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切勿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面子”这个东西,人人都爱。因为,它总是与一个人的人格、自尊、荣誉、威信、影响、体面等联系在一起。因此,当一个人的面子受到损害时,他就会下不来台,就会生气。

王芳曾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职员,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文字水平,都处在单位的一流水平,上司对她的能力也是充分肯定的。王芳的热情大方、率真自然,是比较受人欢迎的。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王芳率直和不加掩饰,过于情绪化,不论对谁,只要她看见不对的地方,就不加保留地指责出来,一点也不给人面子。

后来,单位提拔了一个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和业绩都不如她的女同事。王芳很生气,她义愤填膺地跑到上司的办公室去“质问”,并义正词严地与上司“理论”起来。虽然上司那儿早已准备了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是被王芳搞的非常狼狈。

从那以后,上司对她的态度就有了转变,时常给她穿“小鞋”。王芳的情绪受到影响,还因此备受冷落,同事也不敢轻易同她说话了。王芳很难受,又气又急又窝火,自己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工作干了一大堆,上司安排的工作也能高标准地完成,可总是费力不讨好。

积极处世就要懂得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却很少会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常常我行我素,甚至喜欢摆架子,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对上司也不客气,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人人都有自尊和虚荣感,甚至连乞丐都不受嗟来之食,更何况是地位比自己高的上司?纵使上司犯错,而王芳是对的,但如果不注意表达方式就会伤了领导的面子,自己吃力不讨好也就是必然了。

一个人一旦被辱及了“面子”,那真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有时,一个人一旦丢了面子,什么事都会做得出来。

沈某因为与上司合不来准备换工作,心情不太好,晚上就和几个朋友在外面喝酒,一直喝到凌晨,喝了两瓶白酒和10多瓶啤酒,醉得迷迷糊糊。随后,朋友代某和曹某驾驶摩托车送沈某回宿舍楼。送到后准备回去休息。

公司宿舍区有规定,外人进出必须登记。当夜,保安钟某正好在值夜班,见凌晨时分还有人驾车出入,就拦住代某和曹某的车,要求登记一下。代某和曹某说,他们已经送走了朋友,正要回去了,嫌麻烦不愿意登记。这样,一来二去双方僵持不下便吵了起来。

这时,刚上了宿舍楼的沈某听到争吵的声音,便下来询问情况。了解之后,便要求钟某放行,但遭到拒绝。沈某顿时脸色大变,怒火上升,觉得钟某故意不给他面子,便对钟某动起手来。见此情况,沈某的朋友代某和曹某也上前助阵。

面对3名醉汉,钟某招架不住,拿起电话向其他保安求援。沈某等人更加恼火,冲上去打落了钟某手中的电话,紧接着对他大打出手。钟某逃到门卫里屋躲了起来,沈某仍追了进去,顺手拿起屋内的一根铁棍,朝的某头部狠砸了几下。见钟某倒在血泊里,沈某等人这才知道闯了大祸,慌忙逃离现场。

“不该喝那么多酒!”自首后,沈某后悔不已,称对不起钟某和他的家人。其实,这起凶杀案原本完全可以避免,沈某不该为了所谓的“面子”跟钟某发生冲突。

与人相处,一定要给对方“面子”。因为,如果伤了对方面子,自己将会遭受最猛烈的回击。一位外国学者说:“为了保持体面,在中国人中产生出外国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来的‘面子’经。‘好面子’是一种抬高体面;‘失面子’是一种失去体面,失去体在就等于精神上的死亡;不要面子就是不去构筑体面。不论什么样温顺、善良、病弱的中国人,为了‘面子’都可以同任何强者搏斗”。

“面子”也是不能被撕破的。撕破“面子”,就意味着抛弃了一切做人的尊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家伙,真是撕破了脸皮,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意思是说,一些人已经连做人的起码要求都不要了,做什么事情都是不会感到惭愧的。所以,骂人最解恨的要数骂“不要脸”,被骂的也最怕被别人骂“不要脸”。

可见,人不能不要“面子”,否则在社会当中他就难以生存,然而,人也不能将“面子”作为一个“包袱”来背着,这样的生活过于沉重、压抑、甚至痛苦。“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一些人为了“爱面子”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即使受罪也无所顾忌。

在电视连续剧《难舍真情》中的出租车司机鞠长乐,就是这样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鞠长乐深深地爱着厉平,而厉平已经研究生毕业,在大学任教,几乎没有结合的可能;可是厉平有过失败的婚姻,在难耐的寂寞中,鞠长乐走进了她的视野,并为他的热烈追求所感动,他们结了婚。

然而鞠长乐觉得自己在妻子面前总是个受教育的角色,很没面子,于是就买通小报记者在报纸上宣传他学雷锋的先进事迹,并发动小学生给他写有偿服务的表扬信,来满足他与妻子平起平坐的虚荣心。

其实鞠长乐的这种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并非是个别现象。譬如,有的人原本很穷,却“死要面子”,“勒紧裤腰带”与人比阔。有的人,为“死要面子”,四处吹嘘自己如何如何“有能耐”“能办事”,无限夸大自己的所谓“后台”是怎样怎样的“硬”。

有的人明明意外成功,自己明明是“喜出望外”,激动异常,却“死要面子”,故作“深沉”,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有的人为了“面子”,犯了错误“死不认账”,即使被揭穿也要死撑到底,甚至要倒打一耙,推卸责任……既然“面子”对一个人如此重要,那么,给对手最猛烈的回击就是想方设法在各个方面使对手的“面子”丢得干干净净。很多人为回击对手,使对手“丢面子”,往往采取“一报还一报”,恶意攻击、侮辱,或直接或间接,或公众场合或私下攻击对手。

但这样做往往容易反过来损害自己的“面子”,这是一种下下策。聪明的人是决不会这样做。聪明的人往往给对手很足的“面子”。他要一顶高帽,我就送他一顶甚至十顶,让他飘飘然不知自己是谁,自高自大起来的时候自有人收拾他,这叫“借刀杀人”。

总之,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不是教人不要面子,而是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人人都要讲究“面子”,有“诚信”;否则,谁都不会是赢家。然而,也不能太在乎“面子”,否则,吃亏、受罪的总是你自己。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不是佛,我们是人,都是凡夫俗子,没有必要“死要面子”受那份“地狱”之罪。

因为爱面子,也怕没面子,所以有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正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们失去了许多更为有价值的东西。“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这种事情。更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的正当利益受到损害或面临威胁时,有些人却害怕丢面子,不敢站出来据理力争,结果只能看着本应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被他人拿走,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把这有些人爱面子的现象总结在一块儿,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面子与利益的权衡上,采取一种务虚而不务实的态度,把面子放在绝对不可动摇的位置,自动承受由此带来的利益上的巨大损失。

很显然,这些人也是平凡人,也是饮食男女,有着种种现实的需要和理想的设计,利益的获取肯定有助于他们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但是,心理认识上的偏差迫使他们舍利益而保面子,忍受许多常人不会忍受的损失。

《圣经·马太福音》有句话:“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么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为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在与别人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言谈交往中少用一些“绝对肯定”或感情色彩太强烈的语言,而适当多用一些“可能”“也许”“我试试看”和某些感情色彩不强烈、褒贬意义不太明确的中性词,以便自己能“伸缩自如”,是相当可取的。 T3B/FYuw8qCarYH3pB0fOeOa7KWoY7nTJsiEvcT2AKB64bX/5IISSacMP2kDE2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