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化繁为简,善用懒人的智慧

有这样一种观点:懒人推动了历史。懒人因为不想走路,所以发明了汽车;因为想让沟通更快捷,所以发明了电话……凡此种种,争当“懒人”似乎渐渐成为一种趋势。想想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要怎样“懒惰”起来呢?

一位企业家曾说:“工作过于努力的人,没时间去赚大钱。”在我们身边,也常常能够看到很多人都在抱怨“我的工作太辛苦了,简直没有时间去读书和思考。”你又不是国家领导人,怎么会忙到一点点空闲时间都没有呢?

曾任通用集团CEO的杰克·韦尔奇,有一次,找来了公司一个部门的主管开会。他对那位主管说:“虽然你的部门有盈利,但我认为你可以做得更好。”这位主管很费解,杰克·韦尔奇解释说,他只是希望那位主管对工作能够更加投入,多一点激情,这样工作效率才能提高。

主管听了杰克·韦尔奇的解释还是一头雾水,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了,并直言自己在工作上和用人上的成绩。杰克·韦尔奇听完后点点头,说:“我给你一个假期,放下一切,等你回来时,就会明白我的说法了。”

尚未弄清楚杰克·韦尔奇用意的主管点点头,决定享受这个假期。很快,假期结束了,当这位主管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发现自己精神焕发,工作的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时间和工作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部门的效益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杰克·韦尔奇让部门主管适当“偷懒”的作法,实质上是令其再度蓄力,只有适度地当懒人,才能更加勤快。其实,时间并没有增多,当你因精力充沛,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了别人需要两个小时完成的工作时,你会感觉你的时间多了。这是适当懒惰的结果,也是懒惰的好处。

时间由我们自己主宰,现在你可以看看,你是想做一个聪明又懒惰的人呢,还是做一个聪明又勤奋的人呢?

作为普通的员工,懒惰对于他们而言就像犯罪一样。而不想成为时间的罪人,想“赢在8小时之外”,就要头顶星辰,脚踩大地,把手上的茧子磨得比别人厚。常规来看,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什么样的付出就有什么样的回报,只是单单追求业务量,结果是否尽如人意呢?

一个聪明又懒惰的职场精英会把时间规划起来,在何时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条有理。当超出预计的工作时间而未能完成任务时,要适度调整,把时间用在总结失败和调整状态上。如此,你就会“制造”出懒惰的时间,这部分时间是你提升自己的大好时光,当再次沉浸工作时,你会做得又快又好。

据调查显示,人类精力的60%以上,都用于抵抗压力的侵袭,完成责任以及对规章制度的遵循上。大量丝毫没有意义的人际交往,充斥在我们周围,以至于我们的创造力被浪费、热情被降温,机械的步骤占据了我们的时间和生命。连带着,我们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也在缩减,生命的浓度被世俗慢慢地稀释了。

与其如此,倒不如砍掉那些旁生的枝节,让那些耗时耗力的事情随风而去。朋友打电话邀请你吃饭,你回答“没时间”后,他们不会因此与你断交;电视剧中爱得天崩地裂的场景,极少会出现在现实生活里,所以拒绝它,你不会因此没有爱情。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能让我们舍弃,进而让我们用懒惰的时间进行思考。切记,懒惰的目的是思考,把时间利用起来,而不是单纯的懒惰。

年轻时的丘吉尔曾被派驻印度。在那段时间里,丘吉尔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在大学时代被他忽视的书籍,并总是在阳光下不经意地进行可令其终生受益的思考。同时,他要求母亲给他寄了一套年鉴,其由英国政治年鉴以及世界各国的新闻汇编而成。他边仔细地阅读,边做笔记,逐步掌握了年鉴所包括的丰富事实和资料。

当他阅读国会辩论的重大问题的摘要前,总会仔细地勾画出对这一特定事件的个人看法,而后把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同当时的与会者进行比较,从而在遥远的班加罗尔,进行了诸如国会辩论等政治活动的“演习”。相比较而言,同被派去的同事们则是在慵懒、享乐中度过的,他们思考的是如何能让自己更快活。

我们要懒,要懒到点子上,要用懒把勤招来,让其为我们服务,这堪称是一种境界。大部分成功人士每天都比较忙碌,但他们的忙碌却是建立在懒惰的基础之上的。毋庸置疑,他们主宰着自己的时间,可以让世界为他们旋转。

成功人士也是从普通人演变而成的,他们成功的理由千千万,唯一不变的一个即是他们主宰了自己的时间,让时间成为自己的仆人。而大部分无法取得成功的人,一个原因即是他们被时间摆布了,时间主宰了他们的生命。

长期以来,古今中外都有一种普遍的观念,就是鄙视懒惰。人们一说起懒惰就深恶痛绝。其实,“懒”从某种角度来说,既能成为一种创造的动力,也能提高生产的效率。

我们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起过懒汉,仿佛懒惰是个最丢人的事。实际上,正是“懒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没有“懒汉”,再勤劳的人也会沉溺于单调乏味的劳作无法自拔。如晚饭后,一个小姑娘帮妈妈收拾餐具。她小心翼翼,把碗碟摞得很高。这时,妈妈就会冷言冷语地责备说:“真是懒汉干活!”用不着经过几次批评,这孩子就会养成滥用力气的习惯:即每次少拿一只碗,多跑几趟,把力气花在不必要的往返上面。开始时,她只是做给妈妈看的,久而久之,她养成了习惯,她以为外表表现出勤劳是很重要的。结果,她长大了,总是一副忙碌的倦容。

懒惰的饭店服务员,通常是最令人满意、最优秀的。他们总是力争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因为他们讨厌多走半步路。而那些勤快的伙计却端上咖啡而不带方糖和勺子,他们反正不在乎多走几趟,每趟只拿来一样东西,结果咖啡已经凉了。

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坐在一台蒸汽发动机旁边,每当操纵杆敲下来,就把废蒸汽放出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太累人,于是想办法在机器上装了几条铁丝和螺栓,使得阀门可以靠这些东西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他不但能脱身走掉,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立刻提高了一倍。

杰出的工程师、动作研究之父弗兰克·B·吉尔布雷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以判断一种工作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他发现,懒汉才是最优秀的工人,人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会许多东西,因为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动作都不肯做。而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一个称职的领导人也同样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自去做。

人正是懒得推磨,才发明了风车;懒得走路,才发明汽车;懒得洗衣服,才发明了洗衣机……懒惰的人,身上常常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SrwtGKPNNnDwwaD6c1pYV22tRJ08iIObCgcabNUA7dRNSKQRUnVN2ZIJwva/JE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