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已经确立的情况下,还要强调让孩子爱上自己的性别呢?因为有些孩子即使明确知道自己的性别,在父母的强制教育下也产生了与自己性别相符的行为,但在心理上却很排斥自己的性别。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一种叫性别认同障碍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通常会产生变性、跨性别或异性装扮癖等情况。尽管小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很少,一般到成年后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做父母的还是要早点给孩子灌输健康的意识。
王女士离异后带着儿子过。出于对前夫的愤恨,她经常当着儿子的面说前夫的不是,说“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之类的话。有一次,儿子拉着她的手说:“妈妈,我以后想做女孩,你别讨厌我。”王女士听了后,吃惊之余更多的是内疚……
孩子幼年时期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并不意味着成人时也会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大部分有性别认同障碍的孩子到青春期发育时,会恢复正常的性别角色,因此,发现孩子出现性别行为异常,父母不必过于焦虑,可以询问心理医生,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引导孩子走向健康。当然,一旦孩子出现性别认同障碍,要想改变得经历艰难的历程,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数据显示,男孩患上性别认同障碍的概率要高于女孩,所以男孩父母一定重视孩子性别角色的培养,那么,平时应该注意哪些呢?
让男孩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是男孩的事实很高兴,孩子也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从而在心理上认可自己的性别。有些父母即使对孩子性别感到有些许的遗憾,也应很好地控制自己,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不在孩子面前说:“我不喜欢男孩”“如果你是个女孩多好”之类的话。父母应该明白,男孩女孩都一样,没有必要因为孩子的性别而产生对孩子的厌烦。
父母就是孩子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生活的身体和视觉接触中,孩子可以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让孩子理解不同的性别角色,如爸爸和儿子一起劳动,让儿子感受作为男子汉应有的坚强和力量。
让男孩觉得作为男子汉是很美好的事情,父母自己首先要对世界的组成有正确的认知,应该告诉孩子男人各有各的风采,女人各有各的特点,这些构成了丰富的人类社会,形成了璀璨的人类文化。不必刻意地贬低女性在男性中的地位,从而达到男孩爱上自己性别的目的。父母在性别教育上,只要顺其自然,辅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不必要太过张扬或担心,否则会让原本健康的孩子反而变得不正常起来。
可以说,对孩子健康的性教育不是简单的性器官知识的教育,而应是生理、心理全面的认识,是整个人生教育的一部分。父母应有目的地从生活中让孩子认识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他们从小确定正常的性别心理,为孩子形成良好的性别认知打下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才会真正地从心里认可自己的性别,爱上自己的性别,并为自己是个男孩而感到高兴、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