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和“自卑”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一个人过度谦虚,总是习惯认为自己确实不如别人,就会形成“自卑”。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自古就讲究“谦、卑”,做父母的都会教育孩子不要“张扬”,要“谨慎”,总会说“枪打出头鸟”,所以孩子自小就知道“深藏不露”,可这种情况成了习惯,孩子就不会去竞争、不会去努力,甚至孩子会认为“自己确实不如很多人”。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这种“过度谦虚”逐渐被社会淘汰,所以,父母们对孩子的养成教育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许多人都愿意同别人比较,孩子也不例外。比家庭、比吃穿、比父母、比成绩、比自身条件……在比较的过程中,一些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的孩子觉得别人做得好,自己做得不好,害怕失败,不会去实践、遇事退缩,也会产生自卑心理。
一些父母也经常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你看看你,这次数学考试才得85分,看看邻居的小康,人家得99分,就是比你强!”类似这样的话,在父母的口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比较也是一种对孩子心理的刺激。
年过不惑的刘先生早已过了童心盎然的年华,但他至今仍然牢记着童年时的最大愿望,那就是妈妈的夸奖。在他的记忆里,妈妈从未夸奖过他。他是家中的老大,什么事只要做得稍有欠缺,便会被妈妈指责。即便他考试得了98分,妈妈也会说,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考不了呢?刘先生现在从事中医工作,医术很好,却不善表达,让他作学术报告,他屡屡推辞;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他做不到,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也因此,他的事业发展受到影响。为什么会对自己缺乏信心?刘先生说,从小,妈妈的指责就让他感觉自己有欠缺,很多事情不可能做好,也就不敢去尝试,很自卑。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他却仍然难以打开这个心结。
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一种不同程度上的人格缺陷。它让人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影响对自己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自卑会影响到人格的健康形成。过分自卑的孩子往往敏感多疑、胆怯懦弱、孤僻内向等。其实,父母要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的心理,并不是“难于上青天”。
自卑多是在青少年时期产生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往往很大,特别是贬抑性的评价:如“真笨”“脑子不转弯”等,都可能严重挫伤男孩的自尊心,使他产生自卑感。
其实,父母对孩子说话时可以多用肯定性的语言,如“很好”“做得不错”等,不要轻率地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
帮助孩子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使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能恰到好处地自我暗示“我能行”。为孩子确定的目标不可太高,可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每次的成功都对孩子是一种激励,让孩子有成就感。父母要教会孩子以宽容、豁达的心态对待挫折,找到失败的原因,并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生活中,过度地保护孩子、替代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和懒惰心理。父母应该明确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的过程中,教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有勇气去做一些事情,培养起自信心。
要让孩子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失败,只有走向成功的曲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视自卑的存在,不退缩,不蛮干,尽力克服,努力超越,这才是一条健康的拼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