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智慧的人善于隐藏自己

【原文】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

【译文】

才高八斗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表露自己。

【解析】

即使自己的才能很高,也要学会低调处事。在低调中修炼自己,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低调体现的是一种谦卑,谦卑处世人常在。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低调处事是一种大智若愚,韬光养晦之术。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告诫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平平安安过一生。

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刻意隐藏智慧往往是一位智者的第一选择。这其中自有智者对智慧独特认识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他们对智慧的反作用心存忌惮。在封建专制时代,一个人的智慧越大,如果他不为君主所用,他所面临的危险也就愈大。纵是卖身投靠,他们也常常被君主所猜忌,视为潜在的威胁,这就要求真正的智者以保身避祸为头等大事,而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他们的结局大多不妙。

【主题延伸阅读】
不显山不露水,真君子也

真正有智慧的人,从不自我表现。真正的大智有如最大的方形找不到角落。最有价值的器具往往需经过长时间的千锤百炼才能制成。最大的声音是人听不到的声音,最大的影像会大到人无法看到全貌,正所谓“大道无形”。所以一个人处世太张扬,太爱表现自己,绝对不是聪明之举,因为会引起众多人的妒忌,也让别人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这样反而会给自己日后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认为:“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雍正即位之前,历代都以宰相统辖六部,宰相权力往往很大,导致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一个君王有手腕驾驭全局,使宰相为我所用倒好,但如果统领军队的宰相超权行事,时间一长,皇帝就很难驾驭朝政了,和大臣们也容易产生隔膜和分歧,给国家添乱子、造麻烦。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雍正虽然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者,但只要是军国大事,只能召集群臣经过集体讨论,最后才由自己宣布执行,不能随心所欲自行其是。这样,他的权力受到了制约,皇位受到了挑战。雍正为了把权力完全集中到自己一个人手中,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开创性地要求设立一个军机处,这样,他就得到掌握最高权力的目的。

军机处充当最高统治者的秘书的角色,类似于现在的情报机关,保密性很强。军机处设立的时间是在雍正七年六月清政府平息准噶尔叛乱时。雍正密授四位大臣统领有关军需事务,严守军报、军饷等军事机密,这样的工作长达二年多都不被外界熟知,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战斗的最终胜利。

军机处在雍正的领导下,管理得特别严密。他对军政大臣的要求也非常严格,雍正要求参与议事的大臣时刻同自己保持联系,并留在自己最近的地方以便随时召入宫中,商讨应付突发事件。军机处也会像移动的指挥部一样随皇帝的行止而不断改变。皇帝在哪里,“军机处”就设在哪里。在当今,雍正的这些创举,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已经有参照运用,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

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军队的信印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雍正对军机处的印信管理得非常严密。军机处的印信由礼部负责铸造,并将其藏于军机处以外的地方,有人专门管理。当需用印信时,首先是报告皇上给予批准,然后才能有大臣凭牌开启印信,在众人的监督下使用。

设立“军机处”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以前每办一件事情,奏折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周转,最后才能够送达皇上。这样,常常会发生扯皮、推诿、拖沓的现象,官场的这些陋习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保密性也差,皇上的指令无法贯穿始终。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之后,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口谕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地方,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生杀之权,操之自朕”,军机处将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由于在皇上的直接监视下开展工作,所以下面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官员都处处谨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营造了清廉的官场局面。军机处的设置,保证了清朝中央集权的顺利实施,维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社会的动乱和民族的分裂,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的记载中,雍正帝都是一个喜欢秘密行事的皇帝,其实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方面,故而在他死后的乾隆年间,才会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唯有这样,事情办起来才不会出现众多人为的障碍和束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们将会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人为阻烧,事情办起来就会很难成功。 8G8OsuTfYWl4vaJnrRnfJyqsoQ58RlgOqot6eh00gruvuTLqGoUwUM2eNJxxKE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