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古希腊、中世纪哲学中“主体”思想的闪光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我们把整个西方哲学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二个阶段是中世纪哲学,第三个阶段是近代哲学。所以我们讲哲学思想发展过程,要从古希腊哲学谈起。

古希腊哲学,从公元前六七世纪算起,大约延续了1000年的时间。古希腊哲学大体上是处在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即幼年时期,这时还是处于主体与客体不可分的阶段,从整个人类的意识发展来说,这时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发问:难道古代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和猪、狗一样,连主体和客体都分不清?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连“自我”都不知道?那还算什么哲学家呢:我说的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即使不是哲学家,而是古代的一般人,也能认识到自我,否则他们就不是人,而是动物了。我说的是指整个人类思想的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某个哲学家个人能意识到自我,但就整个人类认识水平来说,古希腊哲学还处于幼年时期,这时,一般地说,哲学家还没有把自我当成哲学的根本原则,他们把主体与客体看成浑然一体,例如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甚至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等都具有“物活论”的思想,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具有灵魂、具有生命的,这就是把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混在一起了。古希腊哲学中“物活论”的思想最典型地说明了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还没有区分开来。到了古希腊中期,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例如柏拉图已经能够区分出两个世界:一个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感性世界;一个是由许多理念组成的“理念世界”。这两种世界的区分说明柏拉图已把精神性的东西和物质性的东西对立起来。这是不是说柏拉图已经达到了刚才所说的以“自我”或“主体性”为哲学的原则的阶段?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把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对立起来的程度?当然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柏拉图毕竟是处于古希腊时代的人物,而古希腊整个哲学是处在幼年时期。根据柏拉图提出的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的理论,还不能认为他已经把主体与客体真正区分开来了,因为他讲的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都是属于人以外的客观世界的划分,不应该把他提出的两个世界的理论理解为一方面是人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人以外的客体。这就是说,柏拉图还是从本体论的范围内来划分两个世界的。这说明了整个古希腊哲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个时期哲学家主要是研究本体论,而不是研究认识论。这里说的本体论是指关于世界上的事物及其本质的学说,认识论则是指关于人作为主体如何去认识世界的学说。古希腊哲学大体来说还没有以认识论为主来进行研究,换句话说,还没有以主体为主题,研究主体如何去认识世界。古希腊时代的人一般来说,对于人有独立自主、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或是自己决定自己等,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他们还想不到的,即使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著名的哲学家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常说古希腊哲学是朴素的,所谓朴素的,主要就是指古希腊哲学没有把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分开,没有意识到有个我和外部世界的对立,而是朴素地去研究客体,去研究外部世界,这说明了古希腊哲学一般地尚未达到自觉。

这样说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是否一点自我意识、一点主体的思想都没有?当然也不是。人类思想的发展是很复杂的,它经历着曲折前进的过程。我们说古希腊哲学还没有把主体与客体分开,还没有研究主体,这仅仅是就它总的特点来说的,这并不是说古希腊哲学一点特殊情况、一点例外都没有。例如,古代哲学家除了主要研究本体论之外,也接触到一些认识论问题,这是很清楚的,我就不多说了。我这里主要讲一讲智者(“Sophists”一词有些书译为诡辩家)的著名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学说以及苏格拉底的学说和怀疑派的学说,这些哲学家的学说实际上已经意识到“自我”,有了自我意识。比如说,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实际上是近代人本主义的最早的思想理论渊源。这个命题不管你说它是相对主义也好,是唯心主义也好,但是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普罗泰戈拉提出这样的命题,强调人的作用,把人看作是衡量事物存在与否的唯一尺度,就已经表明:在人类意识发展史上意识到自我,而不总是沉没在研究外部世界、研究自然之中,这表现了人类意识的进步,就从这一点来说,普罗泰戈拉比古希腊先前的其他一些哲学家有进步的地方。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主张一切都以人为主,赞同他的唯心主义,而是说普罗泰戈拉这个命题里具有“主体”思想的闪光,“自我”思想的闪光。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自己无知”,并提出哲学应该抛弃对本原、客体问题的讨论,而要转向对人和道德问题的研究。怀疑论者怀疑客观事物的存在,怀疑人的认识能力,最后陷入不可知论,这是极端错误的。但是怀疑论者以自我为中心,研究了人的主体的认识能力,由此提出了对于任何东西,既不要加以肯定,也不要加以否定。以上表明了苏格拉底和怀疑论者意识到有个自我,有了主体思想的萌芽。

上面列举的这些哲学家已经说明人类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自我,具有了“主体性”思想的闪光,但是古希腊哲学毕竟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代,他们尽管具有自我意识的闪光,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的水平。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的思想是人类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而是说人类思想只要进到这一步就是很大的进步,因为它是达到主体与客体统一的高级阶段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有一个问题要在这里游一下。古代怀疑论是不可知论,康德也是不可知论,为什么说古代怀疑论没有自觉地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康德则自觉地认识到这种对立?康德的不可知论和主体性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他认为有一个不可知的彼岸世界,尽管这个彼岸世界是人们认识不到的,可是却是一种崇高的东西,人们向往它,仰慕它。越是说人们向往、仰慕彼岸世界,就越表现了康德的“自我”“主体性”思想,就越体现了康德的主体与客体相对立的思想。古希腊怀疑论则不同,他们是相对主义者,对任何东西既不要肯定,也不要否定,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那样,对一切东西不要说哪个好、哪个坏,反正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古代怀疑论要人们安于现状,世界表现出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人就这样满足了,就这样止步了;他们的脑子里面没有像康德那样在现象界背后还有一个被仰慕的彼岸世界和我们对立着,还有一个本质的东西和现象对立着。这是古代怀疑论与康德怀疑论的重要区别。所以我们用现代的不可知论思想去理解古代怀疑论,严格地说来是不合适的。可见,古代怀疑论尽管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闪光,但也没有像康德哲学那样提出了一个和此岸世界相对立的彼岸世界,承认有此岸与彼岸的对立和区别,承认这一点,是人类思想的一个前进步骤,这是古代哲学家无法达到的。

总之,古希腊哲学虽然也讨论一些认识论问题,但主要研究的还是本体论问题,他们没有认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严格说来,把近代意义下的“主体”与“客体”这两个词套在古代人身上,以此来说明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不合适的,真正的关于“主体性”的学说是到了近代哲学才开始的。

中世纪哲学比较简单。中世纪意识形态的特点,就是基督教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恩格斯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基督教神学的主要特征,就是把人的肉体方面、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即人的七情六欲,人的衣食住行等,同人的精神方面完全分离开来,提倡禁欲主义,压制人的自然方面,如果说人的自然方面叫作存在的话,那么基督教神学就是压制人的存在方面。这样,中世纪哲学是不是把人的精神方面抬高了呢?当然也不是。经院哲学家们主张把人的思维方面、精神方面和上帝、神性结合为一体。如果把人的自然方面、人的七情六欲以及自然界看作是存在的一方的话,那么人的思维和神性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另一方,这另一方简称为思维的一方,这样,我们也可以说,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是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可是应该看到,在这种对立中,不仅人的自然方面的属性被抹杀了,压制了,不仅自然界的研究被扼杀了,而且人的思维方面、精神方面也被抹杀了,因为基督教哲学把人的精神、思维和神混为一体,人性、人的精神完全给神性、上帝所吞没了。这样一来,中世纪主要形成了神与人的对立、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精神与肉体的对立。这种神人对立有点类似于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对立。在这种对立中间,整个人不仅是就人的存在方面、自然方面来说,而且就人的思维方面、精神方面或者说整个人权来说,都完全束缚在神权之下,结果,中世纪哲学既不注重研究自然界,也不重视人的主体性。人权实际上就是讲人的主体性。

当然这也是从总体上来说的,因为即使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人的自由本质,即自我决定,人的主体性,人的独立自主,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发展;要不然,康德主体性思想怎么会突如其来!人类思想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古代有主体性思想的闪光,同样,中世纪对于人的自我决定思想也还是有所发展的,即使在基督教的教义之中也有这样的表现。基督教的教义不是强调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吗,这种说法一方面表现了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一切的;但是另一方面,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反对了那种按照家庭出身和血统来划分人的观点,所以基督教反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出的这种理论:统治者是由金子造的,武士是由银子造的,劳动者是由铜和铁造的。按照柏拉图这种理论,一个人的子子孙孙永远是如此,这样一来,哪里还有一点人的主体性:基督教神学提出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虽然表现了神权统治人权,但是它不是以血统来区分人,而是强调个人本身的平等,这就为后来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主体性学说开辟了道路。所以我们不能否认基督的教义中也包含了主体性的思想因素,否则就会割断历史,不好理解从古代如何会过渡到文艺复兴时期。 aDYxSYv9/GCus6T6p6piokihoOvne8mO/8vTfBAsh07I4cZjrrd7FkAxo+R/LX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