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立的条件

纯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里首先需要解释一下:康德所说的纯数学、 自然科学是什么意思。康德所谓“纯”或“纯粹”,有好几层意思。这里讲的“纯粹”,其含义并不是和应用相对的。这里的“纯粹”是和经验相对的。康德的着眼点在于说明数学、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即那些既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又包含有经验内容的知识之所以建立起来,是由于我们主体内具有先天的形式。所以他说:纯数学如何可能,纯自然科学如何可能,是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的。在数学、自然科学中的那些命题所以能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先天的、纯粹的,而不是从经验得来的。一般地说,表象里如果没有属于感觉的东西,这种表象在康德看来就叫作“纯粹的(就先验的意义说)” 。康德还说:《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所谓“先天的知识”,不是指独立于这个或那个经验的知识,而是指“绝对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与这种知识相对立的是经验知识。经验知识只是后天地可能,也就是只有通过经验才可能。“先天的知识如果不包含任何经验的东西,就叫作纯知识” 。关于“纯粹数学”,康德说:“ 纯粹数学 的概念含有不包含经验知识而只为纯粹先天知识的意义。” 《导论》也说得很明确:“纯粹数学这一概念本身就说明它包含的不是经验的知识,而是纯粹先天的知识。” 可见,康德所谓纯数学、纯自然科学,是从哲学角度来说的,他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来回答数学、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立的问题的。但有时把它简单化一点,我们就说:纯数学知识如何可能,纯自然科学知识如何可能。实际上讲的都是指数学、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立的前提条件,即在于先天形式——普遍性、必然性。

康德认为,纯数学知识和纯自然科学知识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回答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因为纯数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只回答了感性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但光有感性知识还不是康德所说的科学知识,感性知识是零碎的、杂多的东西,科学知识必须是具有普遍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因此,除了具有先验感性论所讲的空间和时间的先天形式之外,还必须有先验分析论中所讲的纯概念、范畴,用知性的先天范畴对感性知识进一步加以综合整理,从而得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律。根据以上的理由,可见先验感性论必须和先验分析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回答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当然这两部分(先验感性论和先验分析论)所回答的都属于现象界的知识问题。第三部分(先验辩证论)所回答的是关于宇宙整体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今天讲的题目是康德的认识论的一个开始。

在康德看来,形成感性知识首先要有 外面的东西 刺激我们的感官,引起我们的感觉。这是先验感性论要走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感性知识的第一步。

刚才说的“外面的东西”这个词,是我用的。康德用的是和“外面的东西”一词大体相当的两个名词:一个是“对象”,一个是“物自身”。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讲了以下几段话:“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因为如果不是“ 对象 刺激我们的感官”,既产生表象,又促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起来,把这些表象加以比较、联结或分开,我们的认识怎么能被唤醒、因而活动起来? 又说:“通过我们被 诸对象 所刺激的方式来接受表象的能力(感受性),叫作感性。”“当一个 对象 刺激我们时,对象在表象能力方面所引起的结果是感觉。” 这说明康德在论述感觉、感性认识的产生时都用了“对象”一词。如前所述,在《导论》一书中康德则以“物自身”作为刺激我们感官的外面的东西:“既然我们有理由把感官对象仅仅看作是现象,那么我们就也由之而承认了作为这些现象的基础的自在之物,虽然我们不知道自在之物是怎么一回事,而只知道它的现象,也就是我们的感官被这个不知道的什么东西所感染的方式。”

在康德那里,“对象”一词有几种用法。有时,“对象”大体上是指“物自身”。有时,“对象”是指还没有经过知性的纯概念、范畴加以综合整理的感性认识对象。换句话说,是限定在空间与时间的直观形式中被规定的对象。例如,康德在论述空间与时间和对象的关系时指出:“我们借助于外感官(吾心的一种特性)表象给我们自己外面的诸对象,这些对象毫无例外地在空间里面。这些对象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在空间里被规定的或能够在空间里被规定的。” “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就是一切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它们是使先天综合命题成为可能的东西。但是知识的这两种先天来源,只是我们感性的条件,正由于这点,就决定了它们自身的限制,即它们两者应用于诸对象时,只限于对象被当作为现象,并不表现为物自身。” 康德这里讲的“对象”,显然是指经过空间与时间的直观形式所规定的现象,所以,这种意义下的“对象”也就属于现象。他还明确地说:“通过纯直观的规定,我们能得到关于诸对象的先天的知识(在数学中),但是这只是关于作为现象的对象的形式。” 此外,“对象”一词,有时又是指经过知性概念、范畴整理综合后的认识对象。康德认为,对于感性提供的杂多内容,通过知性范畴加以联结、综合的统一,便构成了认识的对象。

对于康德说的“对象刺激我们感官”这句话里的“对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认为,康德这里说的对象是指现象界里的东西。主张这种看法的理由是:既然在康德看来物自身是和我毫不相干、不可认识的,那么物自身怎么能刺激我们的感官!所以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说的对象刺激于我们感官都是指现象界的东西刺激我们的感官。按照这种看法,“对象”已经包含了人的主观性在里面,因为在康德那里,现象是经过人们的先天形式整理后得到的东西。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按照这种说法,康德哲学中一点唯物主义成分也不存在了,因此这种意见认为康德说的“对象”就是指“物自身”。持这种意见的人断言:《纯粹理性批判》中讲到外面的东西刺激我们感官时往往是用了“对象”一词,但在他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却明确地用了“物自身”。 可见《导论》的论述正好说明了“对象”和“物自身”是同一个意思。我比较倾向于这种看法,康德说“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大体上是指物自身刺激我们的感官,尽管我们不认识它,它还是刺激了我们。我们应该把是否有物自身刺激我们和我们是否能认识物自身两个问题分开来。我们承认了这一点也就承认了康德思想中的唯物主义的因素,因为承认了有一种外面客观存在的东西刺激我们的感官,才引起了感觉。西方哲学界有许多注释家也持这种看法。

的确,康德在使用“物自身”这个名词时,有时用单数的“物自身”(Ding an sich),有时用复数的“物自身”(Dinge an sich)。这样,有人就根据这点认为,复数的“物自身”,只能是指现象,因为在康德看来,本体只能有一个,本体是指无所不包的整体,既然是如此,怎么能用复数呢?可见,复数的“物自身”不能和本体相提并论。根据这个理由,他们便得出结论: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不是什么物自身,而是现象界的东西。此外,还有一种解释:康德尽管使用的“物自身”一词往往是以复数的形式出现,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是指现象界,因为在康德看来,每一个东西都有自己不可认识的物自身,桌子有桌子的物自身;茶杯有茶杯的物自身,如此等等。尽管我们不能认识物自身,但还是可以用复数的形式,所以用复数的物自身并不表示它就是指现象界。我比较倾向于后一种看法。当然,究竟怎样理解才比较正确,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

这里还要说明一个问题:康德说的物自身刺激于我们感官,引起我们的感觉,这个地方的“物自身”并不是指物质性的东西。这点康德自己明白地说过:“物质是现象的实体(Substantia phaenomenon),我是从物质所占有的空间的一切部分中和物质所作用的效果中来探索那些属于物质内部的东西,尽管这些东西很明显只不过是外部感官的现象而已。” 所以物质只是现象,属于可知的范围,而物自身在认识范围内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言说的。他说:物自身,我们“永远既不能先天认识它,也不能后天认识它” 。既然如此,我们怎能把康德的物自身看成物质性的东西呢?可见,我们不能把康德说的刺激我们感官的物自身和我们辩证唯物论讲的物质混为一谈。我们之所以说康德的物自身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仅就其承认物自体是独立于我们主体之外而存在着的这一点来说的。

下面我们讲形成感性知识的第二步。

康德指出:“感觉并不等于感性知识。感觉是对象刺激感官的结果,只是主体的变更,只是主体上的一种变化,它是混沌的主观心理状态。‘例如,色、声、热的感觉就是仅属于我们视、听、触的感性方式的主观结构’。由于这些只是感觉,而不是直观,所以从其自身不会产生任何关于对象的知识,尤其是不会产生任何先天的知识。” 颜色、滋味等“不能真正当作事物的性质,只能当作主体里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实际上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 。感觉是由于外来的东西刺激引起的,可见感觉具有外来的因素,但对于外来的东西本身是我们不知道的,而且作为感觉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所以说,感觉较多的是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较少的是外来的因素。

既然感觉还不能称为感性知识,那么,康德说的感性知识是什么?按他的意见,感性知识就是一种直观。“一种知识不管在什么方式中或以什么手段同对象发生关系,那知识借以同对象处于直接关系之中的,并且一切思想都借以获得其质料的,就是直观” 。所以,康德说的直观,就是指直接和对象发生关系的知识,也就是感性知识的意思。由此,康德便认为:直观或感性知识包含着两个因素:一个是外物的刺激引起的感觉,这是感性认识的内容,又称质料;一是感性认识的形式,即空间与时间的先天形式。康德认为,光有感觉还是一种杂多的东西,还必须把杂多的东西纳入一定形式里,即纳入空间与时间里,所以,只有把感觉(质料)和形式(空间与时间)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称为直观,称为感性知识。

康德又把直观分为两种:经验的直观和纯粹的直观。经验的直观实际上是指我们感性认识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的主体通过感官和对象发生关系的活动。正如康德说的:“通过感觉与对象发生关系的直观,叫作经验的直观。” 经验的直观给我们提供的东西,总是具有偶然性的,所以,从经验的直观里是得不到数学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命题,得不到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经验的直观只有后天的、经验的可靠性。我们要想获得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必须依靠和经验的直观不同的纯粹的直观。所谓纯粹的直观就是去掉感性内容而单指纯粹的形式,实际上就是指先天的空间和时间,因此,纯粹直观又称为先天直观。康德说:时间与空间两者是一切感性直观的纯形式,正是它们使先天综合命题成为可能的

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直观怎么会先天?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只要有直观,就不会是先天,因为凡是直观的东西总是要具体看到一个内容,感性认识总是在经验之中。所以康德在这个地方费了很大劲,花了很多篇幅来解释什么叫作纯粹直观或先天直观。康德说的纯粹直观或先天直观,实际上就是把具体的感性认识活动过程中的形式和内容,抽象地分开来,即撇开感性的内容,专就其形式而言,这就叫作先天直观或纯粹直观,否则就很难理解,直观怎么会是先天的。

直观是我们的感官和对象发生关系,但可以撇开内容来研究其形式。康德指出:一切表象里如果没有属于感觉的东西,这种表象我们就称为纯粹的(就先验的意义说)。因此,“一般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在直观中,现象的一切杂多在一定的关系中被直观到——必定先天地在心中找到。感性的这种纯形式本身也可以叫作纯粹直观”。如果从物体的表象里,除去知性对于物体的思维的东西,如实体、力、可分性等,也除去属于感觉的东西,如不可分性、硬、色等,那么这个经验直观还会剩下一些东西,就是广延和形状。这种广延与形状属于纯粹直观,即使没有感觉,感官没有任何实际对象,纯粹直观也作为感性的单纯形式先天地发生于心中 。算术、几何都是讲纯粹直观的东西,数学是关于纯粹直观的科学。康德在《导论》中十分明确地指明这点:“我们看到一切数学知识都有这样的特点,即它必须首先在直观里提供它的概念。然而这种直观是先天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经验的直观,而是纯粹的直观。不这样做,它就寸步难行……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这种纯直观及其可能性,我们就会很容易解释先天综合命题在纯粹数学里是怎样可能的,从而也会很容易解释这种科学本身是怎样可能的。” 因为在感性认识活动过程中,必须经过感性直观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所以也可以说,纯数学是关于感性直观形式的科学。总之,康德一方面认为必须要有外物的刺激,要有质料、内容,才有感性知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数学必须撇开其感性的内容,而单讲先天的直观形式,即空间与时间。数学判断只涉及直观的形式,不涉及内容,所以才是必然的,否则就没有必然性。所以数学判断具有先天的可靠性。

上面提到康德的这样一句话:感性直观形式空间与时间是“先天地发生于心中”或“先天地在心中找到”。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逻辑学上的解释,一种是心理学上的解释。

前一种解释认为,康德说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原来就存在于心中的形式是感性认识对象成立的前提条件,它不是指空间与时间这种先天形式 在时间上 先于认识,而是指逻辑在先。主张这种看法的,我们可以举出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加拿大哲学家约翰·华特生(J.Watson),一个是英国哲学家史退斯(W.T.Stace)。华特生在《康德哲学讲解》一书中写道:对于空间“真正的解释乃是,所知道的外部对象是随着它的被表现为在空间里面而开始存在的;除非预先假定有属于空间的确定,就不能有任何外部的对象。因之,康德从空间在逻辑上是在先的,就得出结论说,空间是先天的” 。史退斯在他著的《黑格尔哲学》中也持这种观点,他说:“当康德说空间与时间的观念是先于一切经验的时候,当然他的意思并不是指我们生下来就具有一种现成的空间和时间的观念。心理学家勤劳地研究了空间与时间的观念在儿童和幼小的动物中形成的方式,无疑这种观念是从经验中获得的。但是心理学家的这类结论同康德的理论绝不矛盾,实际上同它毫无关系。没有人会设想关于空间与时间的观念会在时间的次序上先于经验,康德更不是如此。它们仅仅是在逻辑次序上先于经验的,因为它是经验的逻辑条件。”

后一种解释,可以举英国哲学家康蒲·斯密作代表。他不同意前一种解释,认为“逻辑在先”的观点,企图把空间观念看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逻辑先决条件,是先于所有空间关系的特殊规定的”,这是曲解了康德在此处所讲的意思。其实,“康德在这里以极其明显的方式断言,心灵如要以空间的话语来解释感觉,就必然已经具有空间的一种 表象 ,而且它认识感觉是用于表象的。感觉的空间表象在时间上是先于外界经验的。看来,这就是康德关于空间的第一论证。它要成立一种消极的结论,即空间不是从经验而来的。但是与此同时,它又产生一种关于它的来源的积极的心理学上的解释”

我们认为,用心理学的意义来解释康德的观点,容易被误解为空间和时间是一种天赋观念,好像时空观念是头脑中固有的,在人们认识活动之前就具有的,然后再去认识,把这些主观上早已存在的时空观念加到对象上去。这种理解不符合康德成熟的思想,过去我们写书、讲课也作过这样简单化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也可以找到一些根据,因为康德自己就曾经这样说过:时空观念是人心中“原先就已经准备好了的(liegt bereit)” 。他用了这样的词,的确容易使人产生上面的理解。不过,应该看到,康德用“liegt bereit”一词是不够准确的,而且还应该了解到,康德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纯粹理性批判》之前,他确有这样的思想,以为空间与时间就是脑子里原来就有的,是后来在人们认识活动中加到外面的对象上去的,就是说,他是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理解的。可是后来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虽然也用了这个词,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其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和深化,当然还保留了原来用字的痕迹,所以,人们对康德的时空理论老是在这上面发生误解。

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正确理解《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空间与时间的观念原先就已经存在心中这样的话呢?空间与时间确实存在于人的心中,但并不是先一分钟、先一秒钟存在人认识活动之先,不是说从时间上讲在人们认识活动之先,在脑子里就已经存在有空洞的空间和时间。这是康德着重强调的,也是平常人们难以理解的。康德的意思是说,空间与时间只是在人们具体的认识活动中才发生的,没有认识活动,也就根本谈不上空间和时间,这也就是说,空间与时间同认识活动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康德说空间和时间原先就已经存在于心中,或者原先在心中已准备好了,这里指的不是时间的先后,即不是说人事先有了空间与时间的观念,然后再去认识,而是指逻辑关系,指逻辑在先。所谓逻辑在先,就是说空间和时间是感性认识的对象之所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即感性认识活动必须有这个前提条件,否则就根本无法谈及感性认识。

以上介绍的内容,对于康德提出的感性知识之所以成立的问题,已作了基本的、大概的答复,即感性知识要成立,一个要有外来的东西刺激我们感官,这就是“对象”或“物自身”;一个要有存在于我们心中的先天形式,这就是空间与时间。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感性知识。这样,康德就得出结论说:空间和时间是感性知识成立的逻辑前提,离开了空间和时间这种先天直观形式,就不可能形成任何感性知识。

这里我还要说明一个问题。康德在谈到感性认识活动与先验分析论中的知性思维活动的关系时说:“先验感性论”把直观与思维抽离开来而专门讲直观,专门讲感性知识;真正讲来,即使人们的感性活动也是离不开思维的,就是说,直观中也有思维,感性认识活动里面已经有了思维活动;无知性活动,不能有直观对象的意识。只不过是在论述认识过程的时候,我预先作了一种“暂时的假定”,而实际上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是不可能进行的。所以康德先讲先验感性论,并不意味着感性认识可以离开思维。这一点康德在“先验分析论”中已作了声明。

下面我们进一步讲一讲: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为什么一定要以空间与时间的先天形式作为逻辑前提?康德回答这个问题时采用了两种论证的方法。一种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所采用的方法,叫作综合法;一种是《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所采用的方法,叫作分析法。不过,康德这里讲的综合法和分析法,同上一讲中关于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中的综合、分析的意义是不同的。(当然两者有联系,不过康德没有着重讲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也不去讲它们之间的联系。)

《纯粹理性批判》采用的综合法,先说明空间与时间的性质,然后得出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可能的。换句话说,从空间与时间的先天直观形式出发,向前推进,得到了关于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即得到了既具有普遍、必然性又能扩充新知识的命题,简言之,综合法是从先天综合判断成立的条件出发进而论证其有效性,所以综合法是一种前进的方法。《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采用的分析法,先承认数学有先天综合判断这样一种既定的事实,先承认先天综合判断的有效性,从这种既定事实出发,然后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事实,分析这种有效性之所以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倒退的方法。对于这两种方法,康德在《导论》一书中作过这样的叙述:“在《纯粹理性批判》里,我对这个问题是用综合的办法来处理的,也就是说,我在纯粹理性本身里进行了研究,并且力求在这个源泉本身里,通过一些原理来确定它的成分和它的纯粹使用的法则。这个工作是艰巨的,它要求一个果敢的读者用思想逐步深入到这样一个体系中去,这个体系不根据任何材料,同时也不依靠任何事实,而只是根据理性本身,力求从理性原始萌芽中开展出知识来。相反,《导论》应该是预备课,它应该与其说是阐述一门科学本身,不如说是指出人们需要做什么事情来尽可能地实现这门科学。因此它必须依靠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人们可以有信心地从那里出发,追溯到人们还不知道的源泉,而这源泉的发现将不仅给我们解释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同时也将使我们看到从那里发源的许许多多知识。因而《导论》的方法,特别是为一种未来的形而上学做准备的那些内容,将是 分析的 。”

先讲《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的论证,这个论证比较简单。康德认为,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问题,是一个既定的事实,现在问题是为什么数学中的判断或命题,既是综合的,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即数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他认为原因就在于数学以 直观为基础,不讲经验的直观,不讲感性认识中的内容,只讲感性的形式(时间、空间),所以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如果涉及内容,数学命题就成为偶然的东西。例如,几何学中的命题: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1 80°。算术中计数在时间里一个单位又一个单位地加上去,都不涉及内容,故有普遍性、必然性。所以几何学是以空间为前提的,算术是以时间为前提的。数学是撇开感性内容、材料而专门讨论先天形式的科学:几何学是关于空间的先天形式的科学,算术是关于时间的先天形式的科学——可以看到,《导论》所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从先天综合判断这个事实出发,然后证明它之成立在于时间、空间的纯直观这个先决条件。

从这里,我们看出一个问题:康德一方面强调数学是先天综合判断,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撇开数学的内容,只讲形式,这里实际上就蕴涵着数学命题或判断不是综合判断,而是分析判断的思想。这个漏洞,康德自己没有意识到。所以西方国家当前流行的哲学流派之中,有不少人就不同意康德的看法,认为数学命题不是先天综合判断,而是分析判断。

康德的理论受到了指责,有的人诘难说:康德提出的关于数学命题或判断的理论是一种唯心主义:把空间和时间当成唯心的东西,“这会使整个感性世界变成纯粹的假象”。对此,康德作了回答和驳斥。康德的回答和驳斥分两层意思。首先,承认感性认识是以物自身作为基础。康德指出:由于在我们主体之外有物自身的存在,当它作用于我们感官时,使我们产生了感觉,这些物自身是什么样子我固然不知道,仅知道它的现象,但无论如何实在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我的这种唯心主义并不涉及事物的存在”, “因为在我的思想里我对它从来没有怀疑过”。因此康德认为不能把他的看法和通常意义下的唯心主义混为一谈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中也回答了人家的批评,但没有像《导论》中说得那样突出、明确。此外,康德还指出:按照诘难者的看法,既然我的空间与时间的学说,会把整个世界弄成一个假象,那么这也就必然否认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了。但事实恰恰相反,我把感性认识的前提建立在先天直观形式(空间与时间)上面,正好说明了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的普遍必然性,正好说明感性材料必须经过空间与时间的先天形式加以整理,才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康德还特别提出:也许我用了“先验”一词会引起人家误解,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了使这一称号此后不再引起误解起见,我宁愿收回它,想把它叫作批判的唯心主义” 。但康德认为他的观点不能改变。

还有一个问题要说一说。康德的物自身,是不可认识的,是和主体相对立的,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真理的标准究竟在哪里?按照康德的说法,这个标准是先天的。所以后来费希特、黑格尔都力图把康德的物自身消除掉。费希特认为,承认物自身的存在就是一种独断论,在他看来,康德哲学的不彻底性就在于承认物自身。费希特认为,物自身乃是无,是纯粹的虚构。他提出了“自我”作为最高的、绝对的东西。认为“自我”是创造一切、派生一切的根源,由此建立起他的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与费希特不同,他不是简单取消物自身,而是把物自身融化为无穷的概念、范畴的系列。黑格尔认为,真理是概念、范畴的体系。在他看来,关于真理的简单符合说是独断论,因为客观对象本身既然是独立存在的,你怎么知道你的认识与对象是符合还是不符合呢?黑格尔主张:要把我们的认识的每一个环节放在整个认识的过程与体系中,看看它们之间是否融合贯通,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到哪些判断是站得住的,哪些判断是站不住的。我们可以说,黑格尔的真理观是“融合说”。这种“融合说”有其合理的因素,这就是它看到了真理是体系或过程,真理是全体。但也应该看到,黑格尔是唯心论者,他的“融合说”不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我主张把一般称之为“融合说”的真理观同实践的真理观统一起来:真理是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无穷开放的概念体系。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介绍《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论证方法即综合法。《批判》一书的第一部分“先验感性论”讲了总论以后,分为两节,第一节讲空间,第二节讲时间。在这两节中康德详尽地论证了空间和时间为什么是先天直观形式。论证空间与论证时间的途径基本相同。这种论证康德称之为“说明”。“所谓 说明 (expositio)就是将一个概念里所属的东西做出清晰的表达, 虽然 这种表达不必是详尽的” 。康德在论证空间与时间的问题上用了“说明”一词,这是为了有别于第二部分“先验分析论”中关于概念、范畴的“演绎”而说的。因为论证空间与时间问题是直接把它们的概念中已包含着的东西表达出来,而知性的概念、范畴则是从逻辑作用中一步一步地推演或者演绎出来的。

康德关于空间与时间的“说明”分为两层:一层叫作“形而上学的说明”,一层叫作“先验的说明”。这里说的“形而上学的说明”(又可译为“玄学的说明”),就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从本性上来说明空间和时间的性质。所谓“先验的说明”是从认识论的角度,从应用的意义上来说明空间与时间的性质,前者是论证空间与时间的“体”,后者是论证空间与时间的“用”,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同一个问题。 9pgMwML1IvZ4YxevKvLcPWXaS0fLfsoy6YsmYdmjgyPWDFkmZ/bUPJCb2C1Vqu6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