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科学知识的一般含义

康德认为人类必须有形而上学,可是,在他以前的形而上学已名声扫地,因此,必须对形而上学进行改造,寻找能使形而上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办法和途径。这个办法和途径主要是通过对纯粹理性本身的批判,划清“知性”与“理性”、科学知识和形而上学的界限。没有这种区分和界限就不可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

什么是科学知识?康德指出,在他以前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派,对科学知识这个问题,都做了片面的回答。以笛卡尔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认为,科学知识是理性认识的产物,是“天赋观念”的产物。他们只承认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而否认感性知识的真实性。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则恰恰相反,认为科学知识不过是感觉经验组合的产物,他们只承认感性知识的真实性,否认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

康德力图克服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片面性,而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他主张科学知识必须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从而认为科学知识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普遍必然性,二是给人们提供新的知识,扩大人们的认识内容。因此,科学知识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一是先天的形式,二是后天的质料,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先天的概念范畴提供知识的形式,后天的感觉提供知识的质料。科学知识是用先天的形式去整理、综合和统一杂多的感觉的产物。

那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质料和形式是怎样结合起来的?科学知识是从哪里开始的?

康德早在《纯粹理性批判》出版前,即1772年,写给马尔克·赫尔茨(Marcus Herz)的一封信中,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先天的东西如何能产生关于物自身的知识?就是说,人们主观的、先天的普遍性、必然性怎么能够运用到超感官的“物自身”,从而认识“物自身”呢?我们知性的机能与物自身相一致的根源是什么?在这一问题上,唯理论者把这种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性概念运用来规定和论证上帝、灵魂、世界等理念,从而认为超感性的“物自身”是可以认识的。后来康德读了休谟的书,说休谟的书使他受到很大启发,并使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他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又译独断论——引者)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当然,康德并不完全同意休谟的观点,因为休谟把认识对象看成就是知觉、印象,在感觉之外是否存在什么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值得怀疑的。康德则肯定感觉表象的基础是“物自身”。但休谟确实使他的思想深化了,使他开始考虑和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究竟有多大,能不能达到“物自身”的问题。研究的结果使他认识到唯理论是一种独断论。因为主观的普遍性必然性只能运用于经验对象,只有运用于现象界,人的认识能力根本不能达到超感性的“物自身”,超感性的东西是不能用名词概念去陈述的。因此,他想到要注重研究科学知识本身的含义以及科学知识如何成立的问题。他认为只有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和阐明形而上学的问题。这是《纯粹理性批判》的“绪论”所要论证的主要内容。这样,康德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可以说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论证知性概念运用于经验对象的“合法性”,论证先天的普遍性必然性只能运用于现象界,另一方面是论证将“知性概念”运用于“物自身”的“不合法性”。“绪论”论证的次序是从第一方面开始,然后进入第二方面的。

关于第一方面,康德认为主要在于认清楚关于科学知识的成立问题,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什么是分析判断,什么是综合判断;说明科学知识是先天综合判断。

首先我们一般地说一说,科学知识是先天的普遍性必然性运用于对经验对象的产物,科学知识属于现象界。

1.知识的经验内容

康德在“绪论”中第一句话就提出了知识从何开始的问题。他说:“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而且“ 按时间先后说 ,先于经验我们没有知识” 。这里的引文“从经验开始”,康德所用的原文是“mit der Erfahrung anfange”,斯密的英文译本译为“begins with experience”。什么是经验?康德所指的经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感性经验,即感性的原料或表象;二是指感性和知性共同活动的产物即科学知识,也就是感性中的东西经过概念范畴整理而得到的知识,例如他说过这样的话:经验是我们知性把粗糙的感性加工而产生的第一产物。在这里,凡是关于现象界的知识都可以叫作经验。很明显,康德上述所谓“知识从经验开始”,乃是指感性经验,即科学知识按时间先后来说开始于感性经验,没有感性经验就没有知识,在感性经验以前,不可能有科学知识或知识(科学知识亦可简称知识)。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感性经验从何而来?康德指出:“如果不是对象刺激(rühren)我们的感官,既产生了表象,又促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起来,把这些表象加以比较、联结或分开,把感觉印象这样一些粗糙的材料构成关于对象的认识,即经验,我们的认识能力怎么能被唤醒、因而活动起来呢?” 这段话告诉我们,是感性刺激引起知性活动,从而构成知识。

这种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显然,康德承认感觉是对象(Gegenstände)刺激我们感官的结果,对象刺激我们感官,从而产生了感性经验。可见,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绪论”中康德使用的是“对象”一词,而且“对象”一词是用的复数。但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使用的却是“物自身”(“物本身”)这个词:“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因此,无论如何,我承认在我们之外有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有这样的一些物存在,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固然完全不知道,但是由于它们的影响作用于我们的感性而得到的表象使我们知道它们,我们把这些东西称之为‘物体’,这个名称所指的虽然仅仅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的现象,然而无论如何,它意味着实在的对象的存在。能够把这个叫作唯心主义吗?恰恰与此相反。” 这段话说明“物自身”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感性经验是“物自身”刺激我们感官的结果。没有“物自身”,则感觉无从发生,感性经验无法提供,认识也无从开始。其实,许多康德著作的注释家都是这样看的。康蒲·斯密说:“康德并不用论证,也不提出问题,干脆地认定独立存在对象的存在。有了感觉的存在就须以物自身的存在为其前提。” 又如华特生(J.Watson)指出,康德主张,“感觉”“是通过对象对于主体的影响而引起的。作为影响原因的‘对象’,必然是物自身。所以康德在这里认定知识范围以外有对象存在”。

康德在他的哲学中有时使用“对象”这个词,有时又使用“物自身”这个词。但是,总的来说,用“对象”一词多于用“物自身”一词。康德学说的注释家们中间,有些人认为,康德使用“对象”一词是为了强调主体性,说明认识中主体的能动性,说明在感性认识中已有认识能力的主观活动;至于使用“物自身”一词,则是强调“物自身”为人的认识所不及。不过,无论如何,康德认为,即使我们对“物自身”毫无所知,也并不妨碍我们把它当作感性知识的基础,而且就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也明确断言:“物自身为现象之基础。” 既然是现象的基础,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物自身”已进入了认识论领域,因为它已成为最初认识的基础嘛!应该说,这也是康德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之一。列宁指出:“当康德承认我们之外有某种东西,某种自在之物同我们的表象相符合时,他是唯物主义者。” 然而,新康德主义者把这种唯物主义因素从康德哲学体系中消除掉,这是同康德哲学的原意不相符合的。而且,康德哲学本身是复杂的、矛盾的,对它采取简单化的态度,是错误的。当然,“物自身”这个词的含义也是很复杂的,有时它就是指本体,在认识论以外的本体论范围内,“物自身”或者说本体,乃是一种彼岸世界,那就不能把它当作认识的对象和基础了,本体、整体不是 认识 的对象。

如上所述,康德认为知识按认识过程的时间先后米说,开始于感觉经验,不过,他同时又指出:“虽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 这是康德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说,在康德那里,“开始于经验”(“从经验开始”)同“起源于经验”两者是有区别的。知识起源于经验的观点是洛克等人的经验派的观点。在康德看来,他们显然把“起源于经验”同“开始于经验”混同起来了。康德不同意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的观点,“因为很可能,即使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得自印象的与我们认识能力(感觉印象只作为缘由)自身所供给的二者构成的” 。就是说,知识包含感觉经验,但不止于感觉经验,单单感觉经验或感官印象并不构成知识,知识是由感觉经验和普遍性必然性两个因素构成的。普遍性必然性是先天的(a priori)因素,它来源于人的主观“认识能力”,而不是来源于经验,不是从感觉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它与经验的知识不同,经验知识的来源是后天的(a posteriori),是来源于经验的。而感觉经验中并没有 知识 所必需的普遍性、必然性。

我们应当注意到,康德在说明知识两种成分时,有时用词是不够准确的。他说有经验知识与先天知识之分,前者指感性经验知识,它具有偶然性,后者指先天形式,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这个说法就容易引起误解,使人认为似乎有两种平等、并列的知识。其实不然,康德原意是指知识本身有先天的成分和后天的成分。正如康蒲·斯密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一书中所说的,康德关于“经验的和先验的(即先天的——引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能作为划分两种知识的区别(有如康德在其早期学说中,而且有时也在其晚期学说中所认为的那样)。这两者是不可分割地被包含在一切知识里面的” 。就是说,“先验的和经验的不能看作是两种不相涉的知识,而是要看作一切知识所包含的两个因素” 。康德在说明外来的感性成分时,有时使用“gegeben”(英文译作“given”)一词,意思是“被给予的”, “现有的”,其中包含有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思。就像我们通常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一样,生下来就是:“被给予了的”,或者说是既定的。康德指出,凡是从感官得来的东西,都是被给予的,因为它是来自后天的。

但是,康德对于知识的两种成分,着重研究的是知识的先天成分。知识的这两种成分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有其 内容 方面也有其 形式 方面,康德着重研究的是知识的 形式 方面,而不是知识的内容——感觉经验方面。在康德看来,只有后天的感觉经验,而没有普遍性、必然性这一先天成分,就不能构成科学知识,最多不过是一种混沌的主观的心理状态,是“物自身”或“对象”刺激了我们的感官以后,在我们的感官中所发生的一些变动。例如,在我背后有个东西刺激了我一下,如果发生锐痛的感觉,那么,应该说我便知道这刺激我的也许是针一类的锐利的东西;如果产生钝痛的感觉,则大概可以断定是属于棍棒一类的东西。但是,康德却不是这样看的。他认为,那个刺激我们的外来的东西是什么,是完全不可知的。因为我们无法从我主观的感觉中必然地推论出刺激我们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只能有一种主体变动的心理状态。只有这种主观心理状态,还不能形成知识,要形成科学知识,必须有先天的形式,把感觉材料纳入先天的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之中。因此,先天的形式是形成科学知识的先决条件。总之,没有感性意识之前,谈不上知识或科学知识,但在构成知识时,光有感性意识还不够,必须同时有主观因素、先天因素,这个因素不是从感觉经验中得来的。

2.知识的先天形式

康德把自己的哲学叫“先验唯心主义”,这种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强调先天形式在构成科学知识时的特殊作用和意义。他说:“一切先验的知识与其说是关于对象的知识,不如说是关于这些对象的认识方式的知识,而且这些认识方式又仅限于是先天可能的。这样一种概念的体系,就可以叫先验哲学。” 所以“先天的”一词在康德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怎样理解康德的“先天”因素?“先天的”这个词包含两种意义,一种是指相对先天的知识,它“并不是直接由于经验,而是根据一个普遍规则——可是这规则本身却是取自经验的” 。就是说,这种知识虽然不是直接来自经验,但又不能完全独立于经验,不能绝对地离开经验,它们只是相对地独立于经验。例如,一个人挖掘他的屋子的根基,他会“先天地”知道这屋子要塌下来,无须等待经验到这屋子实际倒塌。这种“先天”就是相对先天。它之所以叫“相对”,因为它是以往经验的产物。它是由于引力的经验规律才知道必须要倒塌下来的,是“通过归纳给予他们以假定的和比较的 普遍性 。所以我们只能正当地说,在到现在为止已经注意到的限度之内,这个或那个法则是没有例外的” 。另一种“先天”是“绝对先天”,这种先天的知识,“是指 绝对独立 于一切经验的知识” ,亦即绝对地独立于感性经验的知识。它有着“严格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任何例外,那它就不是得自经验的而是绝对先天地有效” 。康德所说的12个范畴属之。这12个范畴完全不来自经验,不包含任何感性经验的东西。

由此可知,康德对“先天”的区分是比较清楚的。对于上述两种意义下的“先天”,康德着重研究说明的是“绝对的先天”。但是,他把绝对意义下的先天”,又区分为“纯粹的先天知识”和“混杂的先天知识”。所谓“纯粹的先天知识”是指完全不与经验相结合的知识,是“不包含任何经验的东西” ,这种知识“就叫作纯知识”。例如“三角形有三个角”这一命题,在康德看来就是这种不需要任何经验的纯知识。所谓“混杂的先天知识”是指先天的东西同后天的经验相结合的知识(未与后天的经验相结合的先天知识是“纯粹的先天知识”)。例如,“每个变化都有它的原因”这一命题一方面是先天的,另一方面又不是纯粹先天的,即先天而不纯粹,因为变化这一概念只能从经验中得来 。因此,这一命题是“混杂的先天知识”。

康德对先天知识的这种划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康蒲·斯密认为,康德提出所谓混杂而又属于绝对先天的观点,这是一种“混乱”。因为“把绝对先验知识 确定为独立于一切经验之后,在其一种形式上又理解为包含着经验的诸因素的” 。“这样一来, 纯粹 (德文 rein)就获得其第二种意义,有别于上面所确定的(指绝对在经验之先的,指独立于经验的,亦即指出于理性自身的,以普遍性和必然性为其表征的。——引者)。它之使用不再是和先验(a priori)同一意义,而是作为它的一小类,是不混淆的意思” 。康德本来就主张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先天的纯粹的普遍性必然性同后天的感性经验相结合的产物。现在却又把这种结合的产物称为“混杂的先天”,应该说这确实是康德行文上的一种混乱。实际上,康德的原意并不是主张有两种先天的知识,而是主张有原理本身即纯粹的先天的东西和原理的运用的区分。或者说将先天的原理运用到经验中去,使普遍性必然性同感性经验结合起来,构成科学知识。所以这是一个原理的运用问题,不是有另一种先天知识(即所谓“混杂的先天”)。由于康德用词混乱,同一个例子有些地方用来说明“纯粹的先天”,另外一些地方则用来说明“混杂的先天”。我们在学习时可以不管这种行文上的烦琐和混乱,而着重理解康德所侧重探讨的绝对意义下的先天知识就行了。

总起来说,“纯粹”一词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四种用法

第一,“纯粹的”就是“先天的”, “纯粹”与“先天”是同义词,它的反面是“经验的”。

第二,“纯粹的”指 绝对 独立于经验的,其反面是 相对 独立于经验的。

第三,纯粹的知识就是指不混杂于经验的,其反面为“混杂的”。

第四,“纯粹”是指 超越 于经验的意思,是对本体的把握,其反面是“内在的”。但这层意义表明,它已经超出科学知识和认识论的范围,而属于本体论了。康德关于构成科学知识的先天成分并不包含这种意义的“纯粹”。

为了进一步理解康德关于构成科学知识的“纯粹的”“先天成分”,我们必须把它同天赋观念论者所主张的“天赋观念”区别开来。这种区分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天赋观念论”主张知识内容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例如,莱布尼茨认为观念是作为自然的潜在能力和天赋在我们心中的,外界对象只是起着一种唤醒的作用。康德说,莱布尼茨的观点太原始、太笨拙了,因而无法接受。康德认为,知识从时间先后来说开始于经验,这意思是指,知识的内容是后天的、外来的、被给予的。他的所谓“先天”只是知识的形式,也就是指时间空间以及十二范畴而言的。第二,“天赋观念论”不讲知识如何成立,不管知识成立的前提条件,而康德则认为先天的形式虽然不来自经验,但却是知识之所以成立和知识对象之所以成为对象的先决条件。

康德进一步指出,凡是知识,包括严格的科学知识和一般常识,都具有绝对意义下的先天因素,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会成为怀疑论,正像休谟那样把普遍性必然性看成只是“从发生的事情与其以前的事情的重复联想,从起源于这重复联想因而只形成一种主观必然性的联结观念的习惯,来引申这个概念(指因果必然联系的概念——引者),那么这个概念就会完全消失了” 。休谟把普遍性必然性看成对前后相随事件“重复联想”而形成的“习惯”,从而也就否认了科学知识。康德在这里强调指出,问题在于:所谓先天的东西是构成知识的一种必要条件,这绝不是说我们对于超经验的本体有什么知识可言,先天形式根本不适用于超感性的东西,它只能运用于有限的经验,只适用于现象界。但是由于人们的本性总是要求把握无限的整体,似乎不需要感性经验,就可用普遍性必然性或者说用“纯粹理性”去直接规定无限整体,从而获得无限整体的知识,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独断论。显然,康德在这里是批判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等人的形而上学理论。他说,“形而上学最初的做法是独断的,它自信地做这项工作,一点也不预先考查一下理性能不能担任这样巨大的工作”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顾名思义,正是要“批判”一下,也就是检查一下“纯粹理性”是否能担当得起把握本体“这样巨大的工作”。他的结论大家都知道是否定的,他认为“纯粹理性”的概念只能得到关于现象界的知识。这本书名中的“纯粹理性”一词,鲍姆嘉特纳解释得很清楚:“理性知识总是从概念中并与概念一起而发生的。如果这些概念是从经验中获得的,那么,它们就是经验的。但概念源于理性能力自身,所以康德称之为 纯粹的 。” 关于“批判”一词的意义,鲍姆嘉特纳说:“批判”“这个表述,首先是一般流行的意义,即鉴别和区分。但是由此又引申出审查亦即批判地研究之意,就是说,要追问在这里被区分的东西是否有权利提出某种要求。最后,批判也意味着评价:在这种意义下,批判所表示的是一种任务,要说明被鉴别和被审查的纯粹理性的诸概念是否具有知识的意义,要说明我们是否能借助它们进行一般的认识;从而说明我们是否有权利使用它们以达到认识”

那么,为什么当时会有人主张无须感性经验,单凭“纯粹理性”就可以自由地达到无限整体并获得关于无限整体的知识呢?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当时的数学方法所带来的。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数学很发达。当时,“数学给我们一个光辉榜样,它告诉我们,独立于经验,在先天知识方面能往前走多么远。固然,数学所研究的对象和知识,只是以它们能在直观中显示出来为限,可是人们容易忽略这个情况” 。因此,人们根据数学方法,误认为数学家似乎可以无须感性直观,只要遵循形式逻辑与矛盾律、同一律等就可以推演出新的知识及其体系。推而广之,认为人们可以无须感性直观,也可得到关于无限整体的先天知识,从而“错误地把扩大知识领域的要求,导致毫无止境的地步” 。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家就是这样做的。他们认为数学纯粹是分析命题,完全凭概念分析就可以得到数学的全部知识。康德反对这种观点,认为这是违反事实的。事实上,数学原理不是先天分析命题,相反,数学原理都是离不开感性直观的。第二,是当时受传统理论的影响,把本体界看成是完全脱离感觉经验、脱离现象界而独立存在的世界。这种观念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把世界分为“感性世界”和“理念世界”,并且把这两个世界作了形而上学的割裂,认为可以脱离“感性世界”去研究“理念世界”。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等人继承了柏拉图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无须感性经验,只凭概念分析就可以获得关于无限整体的知识。例如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就是如此。这种本体论证明是中世纪安塞尔谟提出来的,认为从概念出发,按照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可以分析出关于上帝这一完满的概念存在着,因为在他看来,既然上帝是一个完满的概念,而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完满的,所以上帝必然存在。康德反对旧形而上学的这种理论。 23WXq5mLxZumQAjqsQO3bbeTFYnrAayDn9uLo9eIeqEPqbR280mroQJ/OcKQJN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