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纯粹理性批判》是建立“未来形而上学”的“导论”

康德在批评独断论和怀疑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自己的“批判论”。他的“批判论”对于独断论和经验论的观点,既有反对的地方,又有赞同的地方。康德认为,独断论也有一个长处,承认普遍性、必然性,他的“批判论”汲取了这点。但他不同意独断论把只对有限事物有效的概念、范畴(如:因果性、必然性、实体等等)应用到无限整体、本体上去。康德赞成经验论关于知识离不开感觉经验的观点,认为没有感性直观,就不能形成知识;离开了感性材料,就成为空洞的逻辑上的推论,有如甲就是甲这类同语反复的命题,这不是知识。所以,知识一定要有感性材料这个条件,否则就不能形成知识。康德认为,这是经验论的一个贡献,应该接受过来。同时,康德又指出:经验论根本否认普遍性和必然性,从而也就否认了科学知识。因此,康德的“批判论”要把感性材料和普遍必然性结合在一起。这里应该指出:康德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办法和我们辩证唯物论的办法不同,我们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作为普遍性必然性的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反映。康德则认为,普遍性、必然性是获得经验知识的先决条件。没有普遍必然性这个先决条件,就根本没有知识,也没有知识的对象,所以,感觉经验的材料和普遍必然性必须结合在一起。这是康德的先验唯心论或先验批判论的特点之一。

康德接着指出,要做到这点,即使感性材料和普遍必然性结合起来,就必须考察一下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什么。可以说,整个《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谈这个问题的。那么,究竟怎样来考察人的理性能力。他认为,首先应从人的认识范围的角度来考察一下人的理性能力究竟有多大,它的范围是什么。就是说人的理性能不能认识和达到无限整体?康德考察的结果,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认识无限的整体。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讲的关于普遍性、必然性和感觉材料的结合问题,怎样能结合,怎样不能结合等等,都是对有限的东西来说的,而不是对无限整体来说的。这就是说,康德考察的结果,人的理性能力是很小的,并不像独断论那样狂妄自大,以为人的理性可以认识无所不包的整体。康德认为,独断论对于无限整体是说了等于没有说;而另一方面,怀疑论关于无限整体则是什么也不敢说。

这样,我们就可看出,《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都是对于认识范围来说的,都是围绕人的理性能不能认识无限整体的问题而展开的;无论康德是批评独断论,还是批评怀疑论,也都是围绕这个中心,都是围绕对待超感性的无限整体的态度这个中心出发的。

康德曾针对独断论发问:我们的理性只通过知性的概念、范畴(如因果性、必然性、可能性、现实性等等),能够真正把握整体吗?能够把握物自身吗?运用有限的经验能够规定和说明世界的最后、终极的性质吗?康德的这个发问是针对莱布尼茨、沃尔夫等人来说的。他认为,用有限的经验、概念、范畴这些东西去说明物自身、整体、本体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矛盾,即“二律背反”。在他看来,只要产生矛盾,就说明人们不能认识物自身、本体。康德之所以能够得出知性的概念、范畴不能用以说明和把握无限整体的结论,是他经过长期的思索、考虑的结果,正如他自己说的,是由于“坚持不懈的深思熟虑”的结果

关于怀疑论,上面已经讲到,康德不同意怀疑论根本否认普遍性和必然性,不同意怀疑论根本不要去考虑无限整体、本体的观点。但是康德却从怀疑论者休谟那里得到一个启发,这使他看到了旧玄学或独断论的错误,从而使康德从迷梦中惊醒过来。当然,康德不赞成休谟的结论,因为按照休谟的观点等于取消了玄学。但休谟启发了康德,使他认识到必须推翻旧玄学,重新建立新的、科学的玄学。所以康德说:休谟作了破坏性的工作,破坏了旧玄学。“至今除了休谟的怀疑所能给的启发以外,没有什么现成的东西能够对它有用” 。“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我根本不赞成他的结论。他之所以达成那样的结论,纯粹由于他没有从问题的全面着眼,而仅仅采取了问题的一个片面,假如不看全面,这个片面是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的”。但是“多亏他的第一颗火星,我们才有了这个光明” 。对于玄学“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休谟并没有给这类知识带来什么光明,不过他却打出来一颗火星,如果这个火星遇到一个易燃的火捻,而这个星星之火又得到小心翼翼地护养并且让它着起来的话,从这个火星是能够得出光明来的” 。的确,休谟这颗火星使康德在思想上闪出一道光明,这道光明使他看到了不能用有限事物的概念、范畴说明物自身。这颗火星使康德得到这样的结论:一方面,我们思维中的这些知性概念、范畴运用到有限的经验上、运用到具体科学上,是合理的、合法的;但是,另一方面,把这些概念、范畴运用到超感性的无限的东西上去,即运用到上帝、世界、灵魂这些东西上去,却是不合理的、不合法的。

康德之所以得到上面的结论,除了在哲学上得到休谟怀疑论的“火星”的启示和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了当时的数学、自然科学的方法的启发和影响,正像我们常常说的康德的先验方法、批判方法是从当时数学、物理学的启发得到的。那么康德是怎样得到启发的呢?康德看到了数学、物理学的知识的两种成分:一个是感性材料的成分;一个是普遍形式的成分。例如:凡是数学的知识,必须具有感性直观的东西作基础,同时也离不开感性直观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离开了空间与时间,数学的命题和判断就无法成立。在我们看起来尽管数学很抽象,但毕竟不是关于无限整体的东西,它只能在空间和时间里。比方说,算术中讲数的系列(1,2,3,4……),人们计算数的多少,都离不开时间,离开了时间就无法得到数量的关系,几何学上图形中的线,离开了空间也无法想象。所以数学知识既具有感性直观,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同样,物理学(自然科学)知识,一方面要有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有知性概念范畴,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自然科学知识。

康德从数学、物理学中得到一个结论,即凡是科学知识一定包含两种成分:一个是感性直观获得的材料;一个是普遍必然性的形式。这种普遍必然性的形式是先天的,它是来自人心或人的心灵。不过这种心灵不是张三、李四的个别的人的心灵,而是普遍的人的心灵。因此康德认为,对数学、物理学知识的两种成分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人的心灵,人的主体。没有人的心灵,没有人的主体,就没有知识。但是旧玄学总是认为人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是单纯被动的。康德强调人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所以他认为,新的科学的未来形而上学一定要强调认识的对象是由主体确定的,离开了人的主体,认识的对象就不能成立,根本无法得到科学知识。这也可以说是他的“哥白尼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在大家都知道,现代物理学等等,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当然,康德和我们的观点不同,他的解释是唯心主义的,我们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来讲主体的能动性的。但是就康德强调在认识中人的主体的能动作用来说,这是正确的。

我们还要进一步迫问:康德讲这些东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看到,康德讲认识论问题,其目的并不在认识论本身,可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大讲:科学知识既要有感性直观的东西,又要有普遍必然性的形式,空间与时间是先天直观形式,是数学知识所以能成立的先决条件,知性范畴是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成立的先决条件,人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如此等等。康德在这部著作中花了很大篇幅讲这些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这样一句话:找不到关于整体、本体的 知识 。你别看《批判》讲了这么多的内容,实际上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说明这句话。

《纯粹理性批判》的重点,好像使人们了解怎样获得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什么条件才能使科学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以及如何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其实,康德讲这些都是为了让人们具体地看到:科学知识中没有关于整体的知识,即没有关于上帝、世界、灵魂的东西。所以康德讲这些东西也可以说就是为了要说明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科学知识里找不到超感性的本体。第二句话是:超感性的本体不能以科学知识为根据,而应以道德意识为根据。这不是康德的原话,我是从他说的基本意思中概括出来的。这两句话说的完全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一个是从正面来说,一个是从反面来说罢了,其目的就是要把知识限制在现象界,为自由、本体留有余地。这点对于理解《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是很重要的。

在康德看来:无知才是设想自由主体(这里说的自由主体、本体是指无所不包的整体)的条件。康德的原话:“关于伦理的学说和自然的学说各有自己适当的位置,但这一点,如果没有批判首先证明我们对于物自身必然无知(Unwissenheit),而一切能为我们理论上所认识的又只限于现象,则是不可能的。” 这几句话初听起来好像是,康德主张要像小孩那样什么都不懂,他才能设想这个自由主体。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说的“无知”是指限定科学知识的范围,不要用科学知识去说明本体、整体和道德,应该把科学知识限定在现象界范围里,这样你才能设想什么是自由,什么是主体,什么是道德。但是如果你用知性概念,用自然科学知识去说明本体、整体,这就把本体、整体降到了有限的感性的范围,而这就是不自由了。所以你要理解什么是自由,你要设想无所不包的整体,你就必须限定科学知识,就是要“无知”。只有这种意义上的“无知”,你才能够这样说。一位数学家,如果仅仅作为数学家,只限于研究数学本身的问题,对所有别的东西、哲学的东西,都没有兴趣,这样的思想是不容易设想什么本体、主体的。当然,实际上,真正的大的数学家、大的自然科学家,没有不是趋向于考察本体问题、整体问题的,没有不是对哲学也感兴趣的;但是如果用数学这些东西来说明本体,而不超出具体科学范围的东西,这样的脑筋就不太容易设想什么叫本体、整体。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讥讽地说:有人在自然科学上表现出很有才能,但是对于什么叫本体、主体的问题,既不能理解,也没有兴趣。康德自己承认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晦涩难懂,但是他认为,“如果有谁对于我作为导论而放在一切未来形而上学之前的这个纲要 仍然觉得晦涩的话,那就请他考虑到并不是每人都非研究形而上学不可;要考虑到许多人在一些可靠的甚至是深奥的、更能结合直观的科学里边能够成功地发挥他们的天才,而一到用纯粹抽象的概念来进行考察时就无能为力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应该把他们的天才用到别的方面去” 。这段话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根本目的是很重要的。

总而言之,以上讲的都在于说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所叙述的主要内容,即关于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成立条件的问题,无非是为建立关于主体、本体、整体的未来形而上学开辟一条道路,而科学知识只有限制在现象范围内。至于我们要设想究竟什么是主体、本体或整体,那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未来的形而上学即新的玄学,否则,关于本体的形而上学是建立不起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纯粹理性批判》是“未来形而上学”的“导论”。这点在《导论》一书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对这两种科学(指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引者)之所以需要进行研究,不是为了它们自身,而是为了另外一种科学——形而上学。” 意思就是说,在康德看来,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的确定性、可靠性是人所共知的,而我在《批判》一书中之所以大讲特讲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如何可能,其条件是什么等问题,不是为了这两门科学本身,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联邦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特纳(Hans Michael Baumgartner)说得好:《纯粹理性批判》可以看作是“人类自由理论的基础”,此书“对于人类尽管受制于自然规律但同时又能自由行事的问题作了有哲学根据的回答”

既然康德要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怎样才能真正建立起这样的形而上学?为此,康德着重讲到了什么叫作知性“范畴”,什么叫作“理念”的问题,其重点是要分清两者的区别,如果对于“范畴”和“理念”这两个词的意思还含混不清,没有区分开来,那么对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用意就没有真正理解,没有真正抓住,当然也就谈不上建立起科学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康德说:“把理念(即纯粹理性概念)同范畴(即纯粹理智概念)区别开来,作为在种类上、来源上和使用上完全不同的知识,这对于建立一种应该包括所有这些先天知识的体系的科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种区别?形而上学就完全不可能,或者充其量只能说是拼凑,跟既不认识所使用的材料,也不知道这些材料适合做什么,就拼凑空中楼阁一样,不过是一种不合规格的、拙劣的打算而已。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不过是第一次地指明了这种区别的话,那么正是这一点,它在形而上学领域里,在澄清我们概念和指导我们的研究上,已经做了许多贡献。”

什么叫范畴?在康德看来,范畴是关于有限东西的联系、有限东西的关系。我们辩证唯物主义也常讲范畴是关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概念,这实际上也是指有限事物与有限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不是指整体。什么叫理念?理念相当于我们说的绝对真理。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理念就是把握全体,把握相对真理的总和。康德说:理念只是指“条件的绝对全体”,它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 。他认为,理念只是理想性的东西。范畴总是有经验对象与它相应,因为范畴总是要联系这个东西与那个东西,联系总是要有一个经验的对象,理念却不是如此,它没有经验对象与它相应。康德说:“我所谓理念乃是指必然的理性概念,对于这种概念,没有与之相应的对象能在感官的经验中被给予。”“理念是超验的,而且超越一切经验的界限,因而没有一个适合于先验理念的对象能在经验中显现。” 玄学就是讲理念的学问,所以善于区别 范畴 理念 ,乃是建立未来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条件。

以上我是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基本内容来阐述《批判》是“未来形而上学”的“导论”。

下面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结构和章节的安排,来讲一讲《批判》是为建立“未来形而上学”作导论的。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基本结构,我们可以用图表来表示:

这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一个大致的框架。从这个图表中可以看出《批判》一书分为两大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第一部分先验原理论,主要是从正面来讲要建立形而上学这座大厦所用的材料不够,太少了,它不足以建立起形而上学大厦。正像我们要建造一所房子所准备的砖瓦木料等不够用,不足以建造一所房子一样。意思是说,《纯粹理性批判》一书这部分要讲的自然科学知识只限于现象界,不足以建立本体的学问,不足以建立起形而上学。第二部分先验方法论,主要是从反面来讲要建立形而上学这个大厦的计划太大,太狂妄了。第一部分是讲材料,第二部分是讲方法或计划。第一部分是讲科学知识如何成立,讲超感性的整体不能以科学知识为依据;第二部分是讲信仰在实践上高于知识,本体高于现象,玄学高于科学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经过12年的思索写的一些札记、卡片、文章和讲稿,仅用四五个月时间仓促拼凑起来的,所以他的写法很不符合我们平常写书的要求。先验原理论与先验方法论两大部分,在内容和分量上都很不相称,先验原理论占了很大的篇幅,而先验方法论只占了几十页。

先验原理论又分为两个部分: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先验感性论”这部分的内容相当于我们讲的感性认识,不过他的观点和我们的观点不同,因为康德是从唯心主义观点来讲感性认识的。“先验逻辑”这部分的内容相当于我们讲的理性思维。康德把先验感性论放在先验逻辑之前,有的人认为这是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说明他在认识过程中承认先有感性认识后有理性认识。我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康德自己明确说过:“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因为如果不是对象刺激(rühren),我们的感官,既产生了表象,又促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起来,把这些表象加以比较、联结或分开,把感觉印象这样一些粗糙的材料构成关于对象的认识,即经验,我们的认识能力怎么能被唤醒、因而活动起来呢?所以,按时间先后说,先于经验我们没有知识,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 这段话清楚表明康德承认在时间的先后上,感觉经验先于理性思维,这表现了他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康德并不是说知识都来自经验,因为要获得知识还要有先天形式,无论是感性知识还是理性思维都是要以纯粹自我或先验自我为先决条件。康德和我们的观点相反,他的重点是要讲认识的先决条件。

无论是康德的唯心主义,还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就人的具体认识过程的时间顺序来说,他们都承认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有理性认识。过去我们有些简单化,认为康德、黑格尔这些唯心论者完全把我们的认识程序颠倒过来了。其实,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都认为,就人的具体的实际的认识过程来讲,在时间上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有理性思维。康德、黑格尔都不会愚蠢到这样的地步,连认识过程的这个简单事实都不承认。但是问题在于:康德进一步论述感性知识、科学知识如何成立的时候,他认为必须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先天形式、必须通过先天的范畴,换句话说,时空的先天形式和先天的范畴是知识成立的先决条件,是逻辑前提。他的哲学之所以是唯心主义,关键就在这里。

“先验逻辑”这部分把人的思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先验分析论所讲的,一个是先验辩证论所讲的。先验分析论是讲关于现象的知识,先验辩证论是讲关于如何把握整体的问题。先验分析论又分两部分:概念分析和原理分析。概念分析讲知性概念、范畴,原理分析讲概念、范畴如何运用到自然科学中去,构成自然科学共同的基本规律(因为康德这里讲的是哲学,而不是具体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由物理学讲,化学规律由化学讲,所以原理分析是讲所有自然科学共同的基本规律)。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概念分析,还是原理分析,都是讲自然科学、现象界的知识,都是讲关于有限事物的知识。先验辩证论是讲理性要求认识理念:灵魂、世界、上帝。但理性本身只能用知性的关于有限东西的范畴作为工具;而当理性用知性范畴去说明无限整体,去说明灵魂、世界、上帝的时候,就会犯错误。具体来说,会犯哪些错误?这种错误不是平常人说的一般性质的错误,而是人的本性不可避免的错误。康德说,这种矛盾和错误是“一种属于纯理性的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矛盾(Dialektik),这种矛盾并不是一个工作拙劣的人,由于知识不够从而陷入的矛盾,或者是任何一个诡辩家,为了惑乱有理性的人而编造出来的矛盾,而是一种与人类理性分不开的矛盾”

所以,先验分析论是讲关于现象界的认识,先验辩证论是讲关于本体的认识。这样看来,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内容的划分来看,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的第二部分先验分析论都是讲关于现象界的认识问题的,都是关于自然科学知识问题的,占全书的篇幅远不到一半。先验辩证论是讲当人们以只适用于现象界的概念、范畴来说明整体、本体的时候,就会犯错误。这部分是直接为了建立新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扫清道路,占了全书分量的约近一半。从这部著作的篇幅来看,也说明了康德的重点是放在这一部分。过去我们往往把康德的这部著作看成就是讲认识论,这是不够全面的。我们知道,旧的玄学家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沃尔夫等人就是企图用先验分析论的原理、概念、范畴去说明灵魂、世界、上帝,从而犯了错误。所以,康德在先验辩证论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对旧玄学家们作了批判。在康德看来,只有批判了旧玄学,才能建立新的、科学的玄学。

可见,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结构、篇幅来看,也可以说明《批判》一书是建立“未来形而上学”的“导论”,是为建立科学的玄学开辟一条道路。

这里我还要顺带讲一个问题。在上面列的图表中已经标明:“概念分析论”相当于形式逻辑的概念,“原理分析论”相当于形式逻辑的判断,“先验辩证论”相当于形式逻辑的推论。这些都是在“先验逻辑”的标题之下的,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先验逻辑与传统的形式逻辑区别开来,因为形式逻辑讲的概念、判断和推论,只是一种思维形式,而不涉及思维的内容;但康德的先验逻辑却不是如此,它还要讲内容,但他又没有摆脱形式逻辑的那套框架。

在“概念分析论”中提出的十二范畴,相当于形式逻辑的概念部分。“原理分析论”是把十二范畴变成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这大体上也和形式逻辑的判断相应。但是,“先验辩证论”讲的推论,却和形式逻辑的推论不同。“先验辩证论”的推论是从前提推到结论,从结论推到更大的前提,又从大前提推到更大的结论,再从这个更大范围的结论,又推到更大范围的前提,如此不断地往前推,一直推到最后,就是无所不包的整体。可见,所谓“先验辩证论”的推论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到了无所不包的整体,就进入了玄学。

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内容安排来看,从认识论到本体论,要经过几个步骤,即从具体感性认识经过抽象得到概念、范畴,以至于基本原理,更进而通过推论达到无所不包的整体。所以,尽管这部著作的内容有许多地方显得紊乱(主要是指某些问题的表达,某些名词、概念的使用,前后不一致),给我们理解这部著作带来了困难,但是此书的基本思想是一贯的,其基本线索的发展是很合乎逻辑的:从个别的有限的感性认识,到概念、范畴的知性认识,最后达到无所不包的整体,走进玄学的大门。 mwFGBydDEG/eMkag+AVZoUasId+x7p0ZFuE0vh8OCbOpD9Skr9hpjayFR6cgWaI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