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本字典,为东汉许慎所著。本着标明属于方言词的有167个字头,实际辑有方言词191个。涉及西北地区方言的语词为46条。这些语词,有些跟《方言》相同,有些则是许慎自己采集的。凡属于跟《方言》相同的语词,我们在其后注“同《方言》”,后者则不作标注。现将这46条语词胪列于下:
(一)周(洛阳以西)、秦晋、关西、自关以西(共21条,
跟《方言》同者占13条)
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说文·虫部》)
鲝,藏鱼也,南方谓之鱼,今北方谓之鲝。(《鱼部》)
周谓之
,宋谓之糊。(《食部》)
周人谓饷曰饷。(《食部》)
周谓潘曰泔。(《水部》)
桷,秦名为屋椽。周谓之榱。从木,衰声。(《木部》)
周人谓兄曰罤。(同《方言》)
蚊,秦晋谓之蜹。从虫,芮声。(《虫部》)
秦晋谓儿泣不止曰唴。(同《方言》)
秦晋谓好曰
,娥
,长好也。(同《方言》)
嫢,媞也,读若癸。秦晋谓细腰为嫢。(同《方言》)
秦晋听而不闻,闻而不达谓之
。(同《方言》)
秦晋谓生而聋曰耸。(同《方言》)
篇,书也。一曰:关西谓榜曰篇。从竹,扁声。(《竹部》)
锤,关西谓之㫺。(同《方言》)
槌,关西谓之㫺。(同《方言》)
栚,槌之横者也。关西谓之㦸,缳落也。(同《方言》)
关西呼镰为钩。(同《方言》)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同《方言》)
自关以西物大小不同谓之傜。(同《方言》)
自关以西,凡取物之上者为挢捎。(同《方言》)
(二)关中、三辅、秦(共23条,跟《方言》同者占9条)
削,刀鞞也。江南音啸,关中音笑。(同《方言》)
锤,关中谓之槌。(同《方言》)
关中谓夭为袄。(同《方言》)
甹,亟词也。从丂,从由。或曰甹,侠也。三辅谓轻财者为甹。(《丂部》)
䕩,秦名土釜,曰䕩,从鬲,牛声,读若过。(《鬲部》)
雅,楚鸟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从隹,牙声。(《隹部》)
衰,艹雨衣也,秦谓之箄。从衣,象形。(《衣部》)
夃,秦以市买多得为夃,从乃,从文,益至也。(《文部》)
厃,仰也,从人在厂上,一曰屋梠也,秦谓之桷。(《厂部》
秦名为屋椽,周谓之榱,齐鲁谓之桷。(《木部》)
楣,秦谓屋檐联。从木,眉声。(《木部》)
秦谓坑为埂。从土,更声,读若井汲绠。(《土部》)
蕣,艹也,秦谓之藑。蔓地连华,象形,从舛,舛亦声。(《舜部》)
杇,所以涂也。秦谓之杇,关东谓之槾。从木,亏声。(《木部》)
菱,芰也,从草,凌声。秦谓之薢茩。(《艹部》)
秦谓蝉蜕曰蛩。从虫,巩声。(《虫部》)
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从聿,从竹。 (《聿部》)
秦人谓相谒而食麦曰
龎。(同《方言》)徐锴《说文系传》云:“相谒,相见后设麦饭以为常礼,犹今人相见饮茶也。”
筲,饭筥也,受五升。秦人谓筥曰筲。(同《方言》)
蛤,秦人谓之牡厉。(同《方言》)
眄,目徧合也。一曰哀视也。秦语。(同《方言》)
轃,大车箦也。秦声度若臻。(同《方言》)
秦谓陵阪曰阺。(同《方言》)
(三)陇西、凉州、西方(3条,均同《方言》)
陇西谓犬子曰犹。(同《方言》)
凉州谓鬻为
,莫结切。(同《方言》)
咸地,西方谓之卤。(同《方言》)
《说文》中记载的上述语词中,有小部分至今仍然在西北方言中延用。如:
秦晋谓儿泣不止曰唴。
自关以西,凡取物之上者为挢捎。
夃,秦以市买多得为夃,从乃,从文,益至也。
秦人谓筥曰筲。笔者按:即今“笊篱”。
另,据不完全统计,《释名》中有数条与今西北语通或涉及西北语者,胪列于下:
锸,或作铧。(《释名》)
少妇谓长妇曰姒,言其先来己,所当法也。长妇谓少妇曰娣,娣,弟也,己后来也。(《释名》)
姑谓兄弟之女曰侄。(《释名》)
槅,扼也。所以扼牛颈也。(《释名》)
矛头下曰
,关中谓之鐕,音子乱反。(《释名》)
镝,关西曰釭,釭,铰也,言有交刃也。(《释名》)
辋,关西曰
,言曲
也。(《释名》)
除《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外,《尔雅》也有涉及西北的一些方言词。据今人华学诚的研究,《尔雅》中总共有142个方言词语。《尔雅》将秦晋、梁益列为一个方言区,涉及该方言区的方言词有31个,占总数的近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