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记得某省一位主管教育的领导曾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但如果从就业主体去查找问题,就不难发现,他们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沟通技巧不足。”

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编者比较认同这种分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模式,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在从事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采用了“讲、述、写”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文学作品选讲这门课程过程中,讨论教学法更是普遍运用。应当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囿于所任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课时的限制,一直未能系统化地将这些经验归纳整合。

从2009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加强文秘专业课程建设工作,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决定组织校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对课程体系进行再造,对课程体系编排、教材建设、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革故鼎新之举也就为《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的顺利出版提供了诸多便利。众多同人积极参与,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教材的大体框架。《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是为高职院校学生编撰的通识教材,但从其开放的体例和注重实训的特点来看,同样也适合于其他大中专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使用。同时,本教材还是普通公民从事社交、提高口才能力的入门指导书。

本教材共分上、下两编,按照高职教育“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要求,设置了思维训练、心理训练、普通话训练、诵读训练、态势训练等5个基础性项目;另外还有社交、演讲、辩论、求职、推销、谈判等6个提高性项目。11个项目下总计有逻辑训练、普通话训练等26项任务。教材遵循口才技能提升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地从基础篇开始,到提高篇结束。风格上注重理论性和趣味性结合,更有可读性;从实训角度讲,更有可操作性。

本教材的编撰工作具体分工如下:梁志刚负责教材的总体策划、出版社联络等工作,同时编撰了项目十一;王志刚负责教材总体设计、审定、校稿、内联等工作,同时编撰了前言、绪论、项目一、项目二中的任务二、项目五、项目六;熊畅编撰了项目十;周炫负责编撰项目二中的任务一、项目四中的大部分、项目七和项目八;尹喜艳负责编撰项目三、项目四中的一部分;方莉枚负责编撰项目九。

由于编撰周期较短,一些错误和谬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同时申明,在本教材编撰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同行的一些资料,在此一一致谢。

编 者

2010年5月 tuWOmn6HS64RlaeCPzVDnnROeHi5AMwKodnz9/Ou88lSNum3TNH7IOTquo29FJl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