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绪论

【内容简介】 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际交流的、具有结构性特点的声音。“语音四要素”指的是听觉区分声音所依赖的四个物理/声学要素:音色、音高、音长、音强。 人类的发音器官包括肺、气管,喉头,口腔及鼻腔。 国际音标是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一套语音学的记音符号,它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一音一符,一符一音”。 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它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标准共同语。《汉语拼音方案》是对明末以来中外人士创制汉语拼音方案的经验总结。《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的是拉丁字母。

一、若干基本的概念问题

(一)语音、声音、嗓音是一样的概念吗?

在日常生活里,人们一般不大在意这几个词之间到底有无分别,但从语音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指的确实是不一样的东西。

先说声音。它指的是由某种振动或扰动 引起、并在某种媒介(通常是空气)中向周围传播的一种听觉可感的压力波。

图1.1 桌面振动传音示意图

图1.2 空气粒子振动示意图

当我们轻轻地敲击一张桌子,桌面的振动 就会使它周围原本作无规律运动的空气粒子受到挤压,开始做有规律的运动。因为空气粒子间有相互作用,就好像有无形的弹簧相连,于是一层推一层,空气粒子变得时疏时密,空气的压强变得时大时小。当我们的耳朵(听觉)捕捉到这种波动,也就听到了敲桌子的声音。一句话,声音就是听觉感知到的振动波 。在自然界、生活中,人所听到的一切都是声音。

而语音,简单地说,就是言语的声音,即人们说话的声音。语音属于声音的一种,但是有三个特点使得它与一般的声音不同:(1)它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2)它主要用于人际交流,传达思想感情,具有社会性;(3)语音还具有结构性,可以分析出一个个的单位并可以进行重新组合。前两个特点好理解,这里想强调一下第三个特点,它实际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其他生物语言的最重要的方面。

嗓音指的是声带振动或抖动而发出的音。嗓音所指的范围既比语音小,又比语音大——比语音小是因为有些语音,如[s]、[f] ,声带不振动,所以不属于嗓音;比语音大是因为嗓音既包括说话的声音,也包括唱歌、哼曲,甚至包括故意发出的某种或模仿或做作的音调(如有的口技表演就涉及嗓音)。

(二)“语音四要素”说的是什么?

严格说来,所谓的“语音四要素”应该叫做“声音四要素”。它指的是听觉区分声音所依赖的四个物理/声学要素:音色、音高、音长、音强。其中,音色表现为声音的质的方面的特点,所以音色也叫音质;其他三个表现为声音的量的方面的特点,偶尔也叫非音质的或韵律的要素。

图1.3 声波的振幅、周期、频率

图中BC段表示振幅,从A经CD到E是一个周期,A—F在0.1秒的时间内有4个周期,所以频率为40Hz。

由于声音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振动波,所以在具体讲四要素之前,还要约略说说有关波的几个基本概念:振幅、周期、频率。振幅指的是振动体或空气粒子离开平衡点的最大位移量。周期指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频率则是指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一般用赫兹(Hz)。

下面稍微具体地说说“四要素”。

先说 音色 / 音质 。它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本质,是一种声音(波)区别于另一种声音(波)的基本特征。仅有一个频率的音波叫纯音,它的波形是一个如上图所示的正弦波。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听到的几乎都不是纯音音波 ,而是复合音波。所有的复合音波都可以分析为是由若干个振幅、频率不同的纯音分波同时叠加、混合而成的。这些分音中,频率最低的叫做基音,其他的都是陪音。如果陪音频率和基音频率间有整数倍关系,它们混合成的音波周期性很明显,听起来也比较悦耳,可以称作“乐音”(参见图1.4);如果它们之间无整数倍关系,它们混合成的音波就看不出周期,听起来也不那么悦耳,可以叫做“噪音”(参见图1.5)。

图1.4 乐音声波

图1.5 噪音声波

从声音产生的源头来看,一个音是乐音还是噪音?进而是乐音中的哪一个?或噪音中的哪一个?那是由振动/扰动体的材料、振动/扰动的方法及共鸣腔 的状态决定的。比如同样是演奏一小节|3345|,编钟的声音与磬的声音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振动体的材料不同——编钟是金属做的,磬是玉石做的。同是小提琴的弦,拉和弹声音也不一样;这是因为振动的方式不同。同是弹拨的弦乐器,吉他与琵琶的声音也不一样,那主要是由于共鸣腔的形状、大小不同。

图1.6 几种不同的乐器

人之所以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也是因为人有下面三个条件或者说“本领”:第一,我们能控制呼吸和自己的声带,有时让它振动,有时不让它振动,这就造成了发音体的不同;第二,我们能控制口腔内的气流,有时让它爆发而出,有时让它摩擦而出,这相当于采用不同的振动/扰动方法;第三,我们的一些发音器官可以互相配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共鸣腔。

所谓 音长 说的是声音的长短,一般由物体振动的时间决定。例如我们敲鼓时,如果敲一下以后很快又把它按住,声音听起来就很短,消失得很快;如果不按它,声音听起来就比较长,消失得比较慢。在语言中,音长有很重要的作用。有的语言,如日语、泰语,音长可以直接用来区分不同的词。日语的[hodo]是“程度、范围”的意思,而[hodo:] 却是“人行道”;泰语的[sut]是“最后的”, [su:t]是“吸入”。在汉语里,轻声音节的感知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音长。“试试(shìshi)”与“逝世(shìshì)”、“东西(dōngxi)”与“东西(dōngxī)”、“帘子(liánzi)”与“莲子(liánzǐ)”,它们在语音上的重要差别就是前面一个词的末音节比后一个的短。在句子层面,音长的变化会改变语气或被用来适应不同的场合——比如体育赛事转播和平常说话时字/词/句的长短、快慢就明显不同。

音高 就是声音的高低,通常专指乐音的高低,它由振动的快慢或者说频率所决定 。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高就越高。而振动体的大小、长短、松紧、厚薄、粗细都影响着振动的快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短、紧、薄、细的物体振动得快,声音因此也就高。反之,声音就低。竖琴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人们可以通过弹拨竖琴不同长度的琴弦来演奏出高低不同的音符。在言语交际中,音高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是声调和语调最主要的物理表现形式。以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为例,大体可以说:阴平音高较高,上声音高较低;阳平音高由低变高,去声则由高变低。在以后具体讲声调、语调的时候我们还会对音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图1.7 竖琴

音强 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由振动的大小——振幅决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物体振动(或者使空气发生扰动)的力越大,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声音也就越响。如果用力地拨一下琴弦,注意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随着琴弦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小,琴声也变得越来越弱。音强太弱,人听不到声音,然而,音强太强,人耳又会受不了 。在正常的言语交际中,音强是必不可少的,但基本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跟音质、音长、音高不同。

(三)人的发音器官到底有哪些?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发音指的是发出语音,而不是声音。因为人体几乎所有部位都能发出声音,如拍手、跺脚、梳头、摩擦皮肤等等,但是跟语音产生有关的器官却只有:1.肺及气管;2.喉头及声带;3.口腔及鼻腔。人类的几千种语言都是用这些发音器官发出的。

图1.8 发音器官示意图

肺及气管 它们是人类的呼吸器官,但同时也是发音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呼吸的气流给人类的发音提供了产生振动的动力。呼吸主要是靠收缩和扩张肺来进行的。吸气时,肺部扩张,空气从人体外部经过口、鼻、咽喉、气管进入肺;呼气时,肺部收缩,气流从肺沿气管、咽喉、口、鼻呼出体外。语音就是当气流在出入上面这些管道的某个部位时,引起振动或摩擦而产生的。人类已知的语言,绝大多数是用肺里呼出体外的气流作为动力来发音的 。根据测算,人们在平静呼吸时,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大约是相等的。但在说话时,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吸气时间缩短,而呼气时间大大延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时的呼气增加了一项任务:为说话提供动力。此外,每次从肺部呼出气流的多少与声音的强弱关系密切。每当我们大声说话时,就要呼出更多的气流。

喉头及声带 气管的上面是喉头,它由几块软骨以及与其相连的肌肉和韧带组成。喉头内有一对又薄又小的肌肉,两条肌肉的边上各有一条颜色发白的韧带,那就是声带。它们可随着肌肉和软骨的运动而打开或关上、紧张或放松。 声带是真正的发音器官,可以说除了发音,没有别的作用。在平静呼吸时,声带之间一般会形成一个三角形,空气可以自由出入,一般不会发出呼吸声以外的声音。当人们说话或歌唱时,声带常常会闭合,此时空气不断从肺部压出,迫使声带产生振动,发出声波。声带振动的频率和音高的关系最为密切。就像乐器的弦一样,声带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前面已经讲过,普通话的四声就是由声带振动的不同频率形成的。只要把手轻压在喉部,分别发“妈”、“麻”、“马”、“骂”,我们就会感受到声带振动的快慢变化。

图1.9 不同状态下的声带/ 声门

图中上排是喉头镜中所见的喉的入口部分,下排是声带分合示意图;从左至右的四种状态分别是屏气时(或咳嗽前)、呼吸时、耳语时、发声时。

口腔及鼻腔 它们是分布在喉头以上的、可变的声腔 。它们组成了人类语音“乐器”的共鸣箱。口腔的变化非常丰富,并且常常影响到别的腔体。可以说,口腔是控制语音共鸣系统的关键。这与它的构造有关。

口腔主要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口腔的上面一部分包括上唇、上齿、(上)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它们好像一块板,把口腔和鼻腔分成了两层。软腭和小舌可以上下活动,当其下垂时,空气就可能既进入口腔又进入鼻腔(比如我们正常呼吸以及发m, n时);当其向上抬起并抵住咽壁,空气就只能进入口腔而不能进入鼻腔(比如当我们发s或a时)。

口腔的下面一部分包括下唇、下齿、(下)齿龈和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的“舌头”。人类的舌头非常灵活,任何别的动物在这一点上都无法与人相比。在有的语言里“舌头”和“语言”可用同一个名词来指称,如英语的“tongue”。汉语中也有用“舌”来表示“说话”的词语——虽大多不是什么好词儿。例如“长舌”、“学舌”、“饶舌”、“张口结舌”、“三寸不烂之舌”等等。与舌头的运动有关的肌肉组织十分复杂,不但整个舌头可以上下前后地移动,而且一些部位还可以有特别的运动,如舌尖卷起。正是由于舌头的灵活调节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口腔共鸣器,并由此产生许多不同的声音。 7Ke9YhnqYYdNC4987GZVN3RdRsX9yB731cCSEZY+Q8x037wjYwnF7etJRL+9RKp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