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

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旅游休闲是当今世界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消费项目之一,一般在解决温饱后人们就会产生旅游动机。由于长三角地区现代工商业发展较早,民族资本集中,也就成为旧中国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地。建国后,限于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艰苦创业的国策,国内旅游客源市场难有发展。真正具有现代旅游业特征的国内旅游市场,是在伴随改革开放和国际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而兴起和发展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职工节假日不断增多,职工带薪假期制度的实施,以及国家对国内旅游的政策实现了从“不鼓励、不支持、不反对”到“积极发展”、“全面发展”的转变,使得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便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局面,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国内游客一直是中国旅游人口的主体,占全国旅游总人口的90%以上。198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为2.4亿,1998年增至6.94亿,年均增长8.5%。国内旅游支出1985年为80亿元人民币,1998年增至3391.18亿元,年均增长29.9%。1985年平均每个国内游客的支出为33.3元,而1998年则增至344.55元,为1985年的近11倍,即平均每年增幅19.7%,远远高于旅游人次增长速度。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黄金周制度,假日旅游更是如狂飙般异军突起。从1999年到2004年,仅“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人数就由4000万人次快速攀升至1亿多人次,使国内旅游快速向大众化消费方向发展。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46号文件,对促进和引导假日旅游健康发展做出了一系列规定。此后,出游能力和出游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全面繁荣,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确立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从统计数据看,2002—2006年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共计达到54.56亿人次,超过1997—2001五年的总和35.8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2.2%。即便是2003年受“SARS”影响,国内游客人数也仅比2002年下降了0.91%,但仍比2001年增长了近11%。2008年,国内旅游继续强劲增长,出游人数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国内旅游客接待量达到17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700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6.3%。我国国内旅游总体上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如图3-8所示。

图3-8 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1994—2008年)

二、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一)国内需求空间不平衡分布

我国旅游流的基本空间格局是:东密西疏,沿江沿海密、边远内地疏,大城市密、边远区疏。我国东部沿海省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中部省区是传统旅游需求中心。而西南的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新疆等西部省区,由于资源丰富,拥有形成旅游优势产业的市场条件,是21世纪我国旅游需求增长区域。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境外旅游市场的开发和长程游线的设计,重点开发建设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形成了沿海、沿江中心城市的“点—线”式旅游模式。旅游人口流动呈现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出入地,沿(长)江沿海流动,以东部为主的、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在国家著名旅游名胜地观光的“二沿”、“名城”、“名地”流动的格局。各种旅游流分布地域重合,在旅游旺季,长线旅游线和部分传统旅游地易于超载,但同时还有相当一些景区却客源严重不足。在游程及空间上,以游览一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短线旅游为主,游憩-旅游空间集中在中心城市或居住城市的周边地区。受旅游地区位结构影响,旅游者对不同类型景区的旅游需求空间存在着环带状分布的特征。我国旅游需求的地域空间表现出以大城市或著名景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见图3-9。

图3-9 我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空间圈层结构

(引自陈文晖.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空间特征与空间优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12—16)

(二)旅游者消费水平较低,旅游需求受经济水平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沿海到内地到边远山区,情况差别很大。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收入多,消费高,消费结构多样化;内地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也较好,虽收入和消费不能与沿海地区相比,但也有相当的结余可供旅游支出;边远山区的人们有些刚脱贫,有些仅满足温饱问题,还无余力支付旅游费用。所以,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开支不高;而且旅游支出也主要花在行、吃、住三方面,其余的能省则省,平均消费水平不高。

我国当前的国内旅游需求受公务旅行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国民经济的增长,旅游6要素中对国内旅游需求推动较大的产业主要是批发与零售产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中的基本建设主要为国民经济积累产业所吸收,对国内旅游需求影响较小。私有汽车的大量增加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对国内旅游需求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城镇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国内旅游需求的推动在当前还非常微弱,居民消费结构中旅游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还低于生活水平增长速度(雷平,2009)。

(三)旅游者具有广泛性、多样化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收入普遍增加,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用于吃、穿等基本生活后仍有结余。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只有800多亿元,至2005年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4.1万亿元。人民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吃好穿好,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大大增强,使旅游活动在各社会群体、集团、层次之间迅速普及。工人、农民、学生、机关人员、军人、自由职业者都可能成为国内现实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由于其经济支付能力不强,出国旅游者仍为少数。

(四)旅游消费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消费的逐步成熟,国内旅游消费正在转向成熟和理性:在旅游目的上,旅游需求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变。旅游者更加关注旅游主题和文化内涵,即使是观光旅游也不再满足过去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出游方式上,虽仍以团队为主流,但自驾游、自助游不断升温。目前不少旅行社已经开始了面向自驾车旅游的自选式“菜单”服务。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些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已经开始出现由旅游者自己组团、自定时间、自定线路、自定日程、自定标准的“五自旅游”业务。即使旅游者不是自己组团,一些同路人也相约一起试着要求旅行社部分调整原来的行程“套路”。加之受近几年赴港澳“自由行”的启示,从发展趋势看,目前旅游者自己制订线路的消费方式,在未来的国内旅游业务中还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在目的地选择上,开始偏好新兴旅游目的地,从传统旅游热点逐步向“温点”和“冷点”地区转移。除冬季北方冰雪旅游的继续走俏、乡村旅游的继续升温外,新辟旅游目的地旅游、西部旅游(包括青藏高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台湾旅游等都逐渐成为新的热点。而2006年7月青藏铁路开通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宁、兰州至拉萨的旅客列车,便是更加平民化西部旅游的极佳机遇。此外,还有正在兴起的探险旅游,也正是这种注目新辟目的地旅游的一个反映(刘德谦,2007)。

三、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措施

21世纪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国内旅游必将更加持续稳定发展。为主动适应国内旅游发展的新需求,应有相应的发展措施。

(一)继续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将旅游业列为了加快发展的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并制定了“适当超前发展”、“国内抓建设,国外抓促销”的基本方针。正因为如此,政府在调动全社会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促进省区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省区联动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的国内旅游业在增加旅游投入,制定支持和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培育优质的旅游环境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发展主导作用。

(二)加强国内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

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要面向国内旅游需求市场,重点开发一系列中心城市周边度假休闲旅游资源,以适应家庭度假、青年求知、老年康复的需要。面向国内的传统旅游产品要提高档次,配套搞好环境、道路和厕所建设,做到经济、卫生、舒适。针对假日旅游规模大、集中性强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假日旅游产品的建设。每到旅游旺季,东部一些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应该分流一部分到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去,因此,要加速西部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这也是对实施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具体落实。

(三)加强国内旅游的质量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国内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者同样需要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为此,应该适当提高档次,做到内容丰富健康,环境文明洁净,住宿设施要以中低档为主,餐饮娱乐要有地方特色;应该加强国内主要客源地与旅游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应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服务信息系统,全面系统地为国内旅游者提供旅游线路、旅游价格、旅游设施、旅游景点等准确信息;应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旅游紧急救援体系,以确保国内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改进旅游投诉受理、信息咨询服务等机制,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的正当权益。 DB0Rj2w4Sk4Z9rMCBkG0vAN6Ncw+443B6tVzZWeI/JO1pqM/S5BKeNLFzCVbCAe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