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发展模式多棱镜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心理学家,不同的心理学派所持的发展心理观有着较大的差异。本章将按照不同的理论派别来讲述各个心理学家的心理发展观。

第一节
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 Theory)是西方现代心理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做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在发展心理学方面有代表性观点的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观点。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Freud)是一个本能决定论者,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弗洛伊德所讲的“性”,不仅包括两性关系,而且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儿童的性生活。儿童的性感是非常普遍和弥散的,他包括吮吸、手淫、排泄产生的快感、身体的舒适、快乐的情感,也包括身体上某些部位受到刺激引起的快感。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的基本心理能量称为“里比多(libido)”。由于里比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中投放的部位不一样,使生殖职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因此弗洛伊德把这一成熟过程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人格发展五阶段

口唇期(0—1岁) 婴儿出生后,最大的生理需要是获取食物,维持营养。新生儿的吸吮动作是快感的来源,因而口唇是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于是,婴儿时时地从吸吮动作中获得快乐,即使并不饥饿,也会把手指头或其他能抓到的东西塞到嘴里去吸吮。这种寻求口唇快感的自然倾向,就是性欲的雏形。寻求口唇快感的性欲倾向会一直保留到成人的性生活中,例如接吻就是一种性欲的活动。

肛门期(1—3岁) 除吸吮外,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排泄时所产生的轻松的快感,使儿童进一步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注意到生殖器官。儿童往往喜欢成人抚摸他们的身体,尤其是臀部。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明显地带有性欲的色彩。肛门期中儿童的冲动大都是被动的,快感来自排泄过程和排泄后肛门口的感觉(包括尿道口在排尿中产生的感觉)。

性器期(3—6岁) 弗洛伊德说:“婴儿由三岁起,毫无疑问地有了性生活。那时生殖器已开始有兴奋的表现;或有周期作手淫或在生殖器中自求满足的活动。”弗洛伊德甚至认为,3岁幼儿的性生活与成人的性生活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因生殖器尚未成熟,以致缺乏稳定的组织;存在的倒错现象;整个冲动为较为薄弱”。这里所谓儿童的“性生活”,主要指的是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甫斯情结(恋母情结)。关于这个情结,弗洛伊德具体地描述道:“我们不难看见小孩要独占母亲而不要父亲;见父母拥抱就不安,见父亲离开母亲就满心愉快。有时候同一个儿童也对父亲表示好感。”这种两极性在小孩身上可以长时期并存不悖,并且和此后永远存在于潜意识中的状态是相同的。女孩也是存在俄狄甫斯情结,她们常迷恋自己的父亲,想要推翻母亲并取而代之。

潜伏期(6—11岁) 儿童进入潜伏期,他们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这时期的儿童深知他们在婴幼儿时期所具有的许多幼稚的嗜好是被社会所不接受的,甚至是看不起的,如公开地抚摸、玩弄生殖器是一件不好的事。于是,儿童只好放弃这种获取快乐的游戏,这时,指导儿童行为的不再仅仅是快乐原则了,儿童学会了兼顾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这一进步的积极意义是儿童学会了道德观念,培养了羞耻的情感。它的压抑功能开始启动,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德、习俗、宗教、文化等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因此,6岁以后的儿童很少再有性欲的表现。这种状况会一直延续到青春期。弗洛伊德把这个时期称之为性欲的潜伏期。由于排除了性欲的冲动和幻想,产生一种新的镇静和自我控制。于是,儿童的精力可以集中到学习、游戏、运动等社会允许的活动中。

生殖期(11—13岁开始) 女孩自11岁,男孩自13岁起,随着性腺的发达和性器官的发育,儿童进入了青春期。性的能量像成年人一样地涌动出来,儿童力争从父母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建立自己的生活。当然,这绝不是一种轻而易举的事情。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揭示,反映了在常态情况下,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趋势。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里比多”的非常态发展形态,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理性欲的发展偏离常态。从弗洛伊德学说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心理的发展是有其生理基础的,性欲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儿童早期的性经验与家长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二、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个体人格发展持续一生,而且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危机。他所谓的危机实际上是指人格发展中重要的转折点,既可能是灾难或威胁,又可能是发展的机遇。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对环境的适应;危机的积极解决则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促进对环境的适应。他指出,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加下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前一阶段危机的消极解决则会缩小下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他指出,人格的健康发展必须综合前一阶段危机解决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这两个方面。所有的发展阶段都是依次相互联系的,最后一个阶段和第一个阶段也相互联系,例如,老人对死亡的态度会影响儿童对生活的态度。因此人的发展的八个阶段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圆圈。埃里克森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基本信任感与基本不信任感(0—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父母和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能够得到他们足够的爱和有规律的照料,满足基本的需要,就能对周围人产生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反之则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儿童这种基本信任感的形成是以后人格健康发展的基础。

自主感与羞愧感(1—3岁) 这个阶段儿童学会了爬行、走路、推拉和说话等。他们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控制外界事物而且能够控制自身的大小便的排泄。因此,儿童有了自己行动的自主意愿,而这常常和父母的意愿构成冲突。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能有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对儿童的行为既给予必要的限制又给予一定的自由,就会使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使儿童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品质,反之则会形成自我疑虑。

主动感与内疚感(3—5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语言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幻想和对未来事件的规划。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能经常肯定和鼓励儿童的自主行为和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反之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并感到内疚。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儿童就会形成明确行为方向和目的的品质;反之则会形成自卑感。

勤奋感与自贬感(5—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大多数正式进入学校,接受小学教育,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如果儿童能够从需要稳定的注意力和一定努力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满足,他们就能发展勤奋感,对未来自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信心,反之则产生自卑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正确评估自我能力的品质;如果危机消极解决,就会感到自己无能。

同一性获得与同一性混乱(12—20岁) 这一阶段儿童接受了更多关于自己和社会的信息,并要对它们进行全面的深入思考,为自己确定未来生活的策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儿童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反之会产生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埃里克森强调了同一性及其反面都是和社会的要求和儿童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有关的。他认为,同一性的形成对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十分重要,它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

亲密感与孤独感(20—24岁)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早期。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敢于与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追求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深刻的爱的人际关系,要求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为一体,这就需要个体作出某种程度的自我牺牲。而没有建立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会担心因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他们会寻求逃避,从而产生孤独感。

繁殖感与停滞感(25—65岁) 这一阶段个体通常已建立了家庭和自己的事业。如果个体已经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递给下一代,或为下一代创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心他人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的,就会变得自私自利。

完善感与失望感(65岁—死亡) 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或老年期。通常大多数人都停止了工作,处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如果个体能顺利度过前面七个阶段,就会具有完善感,不惧怕死亡。而在过去生活中有挫折的人,因已处于人生的终结阶段,无力再实现过去未完成的生活目标,所以对死亡感到惧怕。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消极解决,就会产生失望和无意义感。

表2.1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对照

(埃里克森划分的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相对应,但是,他强调的重点不是性欲的作用,而是个体的社会经验。后三个阶段是他独自阐述的)

埃里克森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首先,他在心理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来考察自我,强调了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这是自我心理学理论的突破性发展。其次,他探讨了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而不是局限于生命的早期和青年期。

现代精神分析论(Neo-Freudians)的代表人物还有霍妮、沙利文等,他们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摒弃了过分强调性欲的观念,主张人既不是主动,也不是被动地在塑造自己的人格,只不过想平衡内在、外在的压力,并希望能与压力和平共处。而这种平衡或维持恒定的动力过程,会终生持续进行。 /wGyiANCLayluGyXOGhlUeRJoLlszVlwTjaknUR52aN/pDKNASvu3OR6QJtwQVw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