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实质和特点

一、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发展心理学家描述在整个人生中与年龄有关的行为变化。所谓整个人生是指一个人从被孕育到死亡。大多数描述发展心理学基本特征的文献中都强调,如果要研究整个生命阶段的变化,传统的发展概念必须加以扩展和修改。越来越强调的是,脱胎于生物学的“成长”概念虽然在有些方面还是有用的,但它的有些特征在研究一生阶段中的老年期变化时就显得不太合适了,或者显得很有局限。那么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呢?

1. 发展是某种变化

是不是有变化就可以推测为是一种发展呢?显然不是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的表现。比如一条河随着季节的更替,水流的宽窄变得不同,这是一种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发展,因为后一段时间中的水的状况并不因前一段时间的状况为变化条件。如果一条河里的水因经008过某次大流量后逐渐产生一些变化,那么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发展。因为新的河水流量发展不是一种偶然事件,而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迄今的河水流量有区别。在新老河水流量之间有某种联系,这就是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发生变化的因素与表面现象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类似的例子也可以在人身上看到,比如一个学生学习一种外语,如果他能每天记住5个新的单词,那么他的知识就有了变化,但是如果今天学的内容与过去学的内容没有联系那还不能看做是发展。如果一个人在第一天记住了10个单词,第二天20个,第三天15个,那不仅仅是学习内容在定期发生变化,而且知识的量也在不断扩大。当然如果今天和昨天学习的内容没有联系,那这种变化还不能看做是发展,而只是任意的单词学习。只有把这些学习过的单词用来回答问题,用来更好地理解课文,把它们与过去学过的东西形成新的联系,那才能说是语言能力的发展。

2. 发展持续整个人生

自科学发展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学家们不约而同地都在研究个体在儿童期和青年期的发展,似乎发展是成熟期以前的事。而成人的变化(成熟期以后)就不算发展,而只是“衰老”了,或者说认为成人是不断衰退或丧失的过程。

对于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家而言,这样的观点实在是太狭窄了。巴尔特斯(P.B.Baltes)认为:“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是成长和衰退过程的全部产物。”如果问一个人在成年期通常会发生哪些变化,那么成人一般会给出这样的回答“年龄越大越不受人欢迎,可控制的变化也越少。但老年人也有所得,老年人更庄重,更有见地”。

发展的概念绝对不是变化“多”与“少”的区分,而是指变化的方向。一种发展可以是一种机能的改善,比如智力的增长,也可以是一种机能的衰退,如视力的降低。有时一种变化没有明显的获得和丧失也是发展。

如果把“发展视为是一种获得和丧失的过程”,这并不意味着获得和丧失的关系在整个人生发展过程中都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获得的东西比丧失的多,有时丧失的东西比获得的更多。如果要描述整个发展过程,就应该从怀孕期开始,在这一人生最早期的阶段就已经出现丧失和获得的过程。对胎儿进行观察时,可以发现“丧失的东西比获得的多”这一假设是成立的。比如胎儿大脑中的脑细胞比他以后所使用的脑细胞要多得多。在这一人生最初的阶段,随着大脑不断发展,没有形成联系的神经细胞就不断地死亡。类似的例子还有女性的卵巢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衰退”。一个女孩在出生时每一侧卵巢中有70万个卵细胞,到青春期这一数量下降到39万个,到18—24岁进一步减少到16万个,而到绝经期,即45—55岁之间,每一侧卵巢中只有1.1万个卵细胞了。

当然在看到高龄仍能有非常出色表现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随着年龄的增长丧失过程阻碍了获得过程。巴尔特斯(P. B.Baltes)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选择和弥补丧失来把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引向有利的轨道上。

3. 发展具有阶段性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重点关注20岁之前个体的心理发展,他们多数把发展分成“阶段”。最简单也是最著名的分类就是把人生的前20年分成儿童期和青年期,而成人通常也被分成三类,即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飞跃,没有什么突变,而人与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事实上不可能从时间上明确定义一个阶段的起始和结束。一个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要比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更容易达到他工作能力的极限。对体力劳动者来说40岁进入成人中期,60岁进入成人后期,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相应要晚10年进入成人中期和后期。

所以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确定的年龄阶段缺乏普遍意义,如成人前期是20—40岁,中期是40—65岁,之后是成人后期。实际上各个阶段的划分不应该按照年龄,而应首先通过对某些生活事件的归类来区分。这样的话成人前期在30—40岁之间,个别人30岁之前就进入这一阶段,而另一些人的成人前期则在35—45岁之间。同样60—70岁中的任何一个年龄都可能是向成人后期的过渡。

4. 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如果毕业几十年后同学重逢,人们会首先产生这样的想法,过去的同学在这段时间里变化怎么如此之大?人们在一生中有什么变化,哪些是不变的特征,这是典型的发展心理学问题。发展心理学家早就对智力和个性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但结论非常的不同,因为他们从不同的层面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假定我们在一段时间里观察一个年轻成人是如何开车的,结果发现他小心翼翼,安全第一。如果40年后再观察这个人也许仍然能得出这个结果。驾车的风格不随驾驶时间的增加而改变,因此在行为上没有任何变化。如果人们试图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行为的稳定性,就能发现一些变化的条件。一个20岁的人尽管有攻击性、冒险性的驾驶风格,但仍非常自如地驾车,因为他的听觉和视觉高度集中,反应也很灵敏,而40年后尽管感觉器官的能力下降了,但这种反应仍能长期保持。60岁的人可以用经验和克制的、小心的驾驶风格来弥补感觉器官能力的不足,所以一个人的行为有变化的方面也有稳定的一面(能力变化了,但小心驾车的风格不变)。

在一项研究中,发展心理学家比较了同一批人在20岁和45岁时个性测验的结果,发现有许多不变的特征,测验的结果非常一致。由此可以推论这些人的个性特征在25年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在另一个研究中,心理学家要求参与者用20岁人的观点来回答个性测验中的问题,只有很少人的回忆与当时的测验结果一致。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认为个体在这25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甚至认为,年轻时不熟练,不仔细,而第二次测验就不同了。但是,当测验结果出来后参与者却认为自己只有很小的变化,到底应该相信哪一个研究结果呢?

回忆过去的测验答案一般会产生记忆的混淆,当然也可能在25年中确实发生了变化。关于个性在一些发展中是变化的还是稳定的引发了一场毫无结果的讨论,因为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有些要变化,而另一些则不变。有些人到了成人期性别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但到了老年期又不同了,他们又保持了自身的性别角色。所以大卫(David Chiriboga)说,与其讨论稳定和变化还不如探讨哪些条件会导致变化和稳定更有意义。

二、发展的一般原则

综合而言,发展过程有三大原则:规律、个别差异和连续性。分述如下:

1. 发展有先后的规律性

无论动作、语言、认知或社会化发展,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先后顺序展开。这种规律性,以动作的变化最为明显。例如,四个月大的胎儿便会转动小臀和伸小腿,出生之后先有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拍其脚掌则脚趾外张、腿部会摇动,达尔文反射(Darwinian Reflex),轻触新生儿手心,则手掌蜷曲,摩罗拥抱反射(Moro-embrace Reflex),受惊吓时双手会张开,然后缩回紧抱……这些反射数月后即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动作。

四个月大的婴儿双腿可向上高举,五个月能用无名指、小指和手掌抓握,六个月能抓物体,且能俯卧和独坐,十个月可以自己扶家具站立,十二个月的站立则是独立且平衡的,一岁时可以用汤匙往自己的嘴里送食物吃,一岁六个月左右会跑,两岁已经可独自上楼梯,同时精细动作技巧渐次由手、眼肌肉协调呈现出来,一系列过程先后顺序明确,而且每一样动作的时刻较为准确,这种发展先后的规律性,因不同发展项目而不同。整体而言,阶段论都包含了发展先后顺序不变的信念在内。

2. 发展有个别差异

在发展的过程中,个别儿童之间有差异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因为这些差异属于速率与形式的差异,所以并不违反发展规律性的原则。有关发展的个别差异,霍林沃斯(Hollingworth)曾归纳成下述原则:

1. 个体各种特征发展的速度彼此不同,而达到各个特征最大限度的发展时间也不相同。

2. 个体各个特征的发展速度,通常都根据其开始发展时进行的速度而定。即开始的时候发展速度较快,后来的发展也较快,开始时发展速度较慢后来也比较慢。

3. 个体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并非跳跃式的。但是根据Koffka 的观察报告,发现有些儿童起初有一个时期会说话,后来却无法说话,直到过了相当一段时期又能说话。所以这个原则还有一个限制,即当发展到某一程度时,个体发展可能会出现某些质的改变。如儿童与青年的差别,这两个时期个体的性格、态度、人生观等显然不同,这并不仅仅是量的不同,而且还存在质的差别。

4. 个体发展的速度和达到成熟的时间各有差别,这种差别在性别上表现很明显,而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

5. 某一种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规则或中断时,往往都是由于外部因素(环境)的影响。

每个儿童在社会能力的发展上有快有慢,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一般来讲,人类个体发展的速度是年龄越小速度越快。通常意义上的社会能力指标有:(1)区分的自我概念和传统的自我概念;(2)具有主动和控制的自我概念;(3)个人生活常规程序的养成;(4)给予真实的自我评价;(5)区别和辨认自己和他人的情感;(6)觉察及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社会关系;(7)维持积极情感的人际关系;(8)知觉与了解不同的角色;(9)适当的约束反社会行为;(10)具有道德及利他倾向;(11)具有好奇心与探索行为;(12)注意力的集中;(13)具有知觉(视、听、触、嗅)的技能;(14)小肌肉动作能力;(15)大肌肉动作能力;(16)手眼协调能力;(17)语言技能;(18)分类能力;(19)记忆能力;(20)批判思考能力;(21)创造思考能力;(22)问题解决能力;(23)获得及运用信息的能力;(24)数量与关系概念的了解与运用;(25)具有一般知识;(26)具有成就动机;(27)运用资源促进学习或解决问题;(28)对学习、学校经验持积极态度;(29)喜欢幽默、幻想和游戏乐趣。

3. 发展的连续性原则

从动物行为发展观,到现代信息发展观都认为:发展的连续观主要强调的是按照顺序、渐渐展开、前后相延续的特性。然而,或许在某阶段质的改变多于量的改变,或个体某一阶段对某些事物较敏感,也可能有特殊事件中断发展的延续,而这些个人或环境的事件凸显了改变在序列发展中的影响。

图1.2 发展的连续性模型

(摘自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

4. 发展的周期性

发展具有周期性,一般而言生命的前七年是第一周期, 8—14岁是第二周期,15—21岁是第三周期。发展的顺序是从大脑到四肢,再从四肢的运动引导出意志。幼儿的思考是由图形形成的;对成人而言,图形只是意识的层面之一。成人只有睡眠时才做梦,未成熟的儿童,即使在醒着的时候,仍有可能是处于做梦的状态。但不论如何,生命的基础在于最初的六七年。

总而言之,发展是指在从受精到死亡的时期中,个体行为产生连续性与扩展性改变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个体行为不断充实。其发展原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略到精细,从分立到调和,从分化到统一。

发展心理学上有几个受到争论的议题,例如遗传重要还是环境重要?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个体的成长是稳定的还是开放式的变化?在发展心理学中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流派,他们的学说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也各具特点,且互相碰撞,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卷。我们将在第二章中介绍这些理论派别。 5RX7glZQ5q1270DZlZO+XYW38V++6XWV1pu/TACiqrmlhWJTg++wloKu2W2Z+/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