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如果说,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算起,那么,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则从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 1842—1897)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因为这在心理学史上是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科学的著作。但是近代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并不直接源于心理科学的建立,而是有其自身的独特的历史背景。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在西方,中古时代的封建社会,也和其他各国的封建社会一样,妇女和儿童是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并且甚至是受迫害的,因此,不可能产生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约从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起,新兴资产阶级从经济上、政治上以至意识形态上进行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口号。例如,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编写了第一本儿童课本《世界图解》。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J.J.Rousseau )发表了有名的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他抨击当时的儿童教育违反儿童天性,指出:“……他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看待儿童,而不去想想他在未成年之前是个什么样子。”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的三大发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进化论,推翻了形而上学的科学观,促进了辩证的自然观,要求科学要从发展变化上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心理科学受到这一影响,从而也先后开展了动物心理发展、民族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伟大的进化论的创造者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写下著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当时关于这样的著作很少,这就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准备了直接前提。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近代教育的要求。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除上面提到的夸美纽斯、卢梭外,在教育理论中还有一种所谓的“心理学化的教育”观点,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的规律作为依据。其中著名的有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 )、福禄培尔(P.Froebel )、赫尔巴特(F.Herbart )等人。裴斯泰洛齐在1774年还特别对他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用日记法写下了大约一个月的观察记录。虽然现在看来,科学价值不大,但这应当算是儿童心理研究的先声。由于这些教育家的推动,到了19世纪后期,研究儿童的著作和组织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

二、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H.Z.Hollingwerth)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 Mental Growth and Decline: A Survey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 )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古德伊洛弗(Florence L.Goodenough)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写出了在科学性与系统性上超过何林渥斯著作的《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 y )。古德伊洛弗认为,要了解人的心理,必须全面研究影响产生的心理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要把心理看作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过程。不仅要研究表露于外的行为,还要研究内在的心理状态;不仅要研究儿童、青少年,还要研究成年和老年;不仅要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发展,还要研究罪犯和低能人的心理发展。所以,古德伊洛弗主张对人的心理研究,要注意人的整个一生,甚至还要考虑到下一代。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三十多年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成人心理发展作了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其中包括:对成人记忆的研究、对成人思维发展的研究、对成人智力发展趋势的研究、对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对成人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著作。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是巴尔特斯(P.B. Baltes),他分别于1969年和1972年在西弗吉尼亚大学组织了三次毕业发展心理学学术会议,会后出版了三部论文集:《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与研究》(1970)、《毕生发展心理学:方法学问题》(1973)和《毕生发展心理学:人格社会化》(1973)。1978年以来,他担任了《毕生发展与行为》一书的主编。1980年,巴尔特斯等人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发表一篇评价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文章,提出了人生全程研究及其理论发展的原因,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一些追踪研究的被试正进入成年期;二是对老年心理的研究推动了成年期心理的研究;三是许多大学生开展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心理学正是在这近20年的广泛研究中发展起来的。 pNIbnHRDuISsHizri5WToAYgtsUXfm4heUc2S48u7NCsd/fikbCZCgdyrAd5/4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