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驴场场址选择

驴场场址的选择要做周密考虑、全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及今后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必须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无人畜共患地方病,适应现代化养驴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建场前,一定要认真考察,合理规划,根据生产规模及发展远景,全面考虑其布局。

一 外部环境条件

外部环境条件是指驴场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如相互间的环境影响、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信息交流、防疫条件等。

1.地形与地势

驴场的场地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并具有缓坡的开阔、平坦的地方。低洼、潮湿的地方容易发生驴的腐蹄病,滋生各种微生物,诱发各种病,不利于驴的健康。总的坡度应向南倾斜(地面坡度以1%~3%较为理想,坡度过大,建筑施工不便,也会因雨水长年冲刷而使场区坎坷不平),山区或丘陵地区应把驴场建在山坡南面或东南面,左右有利于背风向阳,但坡度不宜过大,南面应有广阔的运动场。地形要开阔整齐。场地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太多,场地狭长往往影响建筑物合理布局,拉长了生产作业线,同时也使场区的卫生防疫和生产联系不便。边角太多会增加场区防护设施的投资。

2.便于交通,利于防疫

驴场生产过程中,幼畜、种畜、产品、草料和设备用具等需要运输,要求交通便利。同时,为避免疫病的传播和发生,要求有较好的防疫条件。为了满足驴场防疫和交通的需要,驴场不能紧邻交通要道,主要圈舍区应距公路、铁路交通干线300米以上,但必须有能通行卡车的道路与公路相连,以便于组织生产。最好选择有天然屏障的地方建栏舍。驴场应选建在居民区下风向地势略低的地方,距离住宅区至少应在150米以上;主要圈舍区应距河流300米以上。

3.饲草资源

周围及附近要有丰富的饲草资源,特别是像花生秧、甘苗秧、大豆秸、玉米秸等优质的农副秸秆资源。

4.其他

规模化养驴除一般照明用电外,可能还需要安装一些饲料和饲草加工设备,因而应具备足够的供电力。若能选建在电力设施已经配套的地方更好;在有偿使用的情况下,对于土地的占用,一定做到能少就少,以便减少租赁开支,尽可能占用非耕地资源,充分利用荒坡作为驴场场地;驴场建设还要考虑到以后的发展需要。

二 水环境质量要求

1.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在选择场址时,对水源的水量和水质都应重视,才能保证驴的健康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舍饲条件下,应有自来水或井水,注意保护水源,保证供水。不给驴喝沼泽地和洼地的死水。

饮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不洁饮水引起动物腹泻、营养吸收障碍和其他多种疾病。在目前养殖业中,人们对饲养卫生比较重视,但对饮水卫生状况注意不够,造成多种疾病发生使养驴生产能力下降。

水源最好是不经处理即符合饮用标准,新建水井时,要调查当地是否因水质不良而出现过某些地方病,同时还要做水质化验,以利于人、驴健康。此外,驴场用水要求取用方便,处理技术简便易行。同时要保证水源水质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不受周围条件下的污染。饮水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2008)要求,见表3-1。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见表3-2。

表3-1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表3-2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

2.水的净化与消毒

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与过滤,目的是改善水质的物理性状,除去悬浮物质与部分病原体。消毒的目的是杀虫、灭除水中病原体。

(1)混凝沉淀 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如明矾、硫酸铝等)和铁盐(如硫酸亚铁、三氯化铁)。混凝沉淀的效果与一系列因素有关。混浊度大、温度高,混凝沉淀的时间就长。硫酸铝的用量为50~100毫克/升。

(2)过滤 常用的滤料是沙,也可用矿渣、煤渣等,滤料应无毒无害。集中式给水可修各种形式的沙滤池,分散式给水可在河、岸修建各种形式的渗水井。

(3)消毒 水经过混凝沉淀和沙滤处理后,细菌含量已大大减少,但没有完全除去,还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为了确保饮水安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两大类,即物理消毒法(如煮沸消毒、紫外线灯消毒等)和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的种类很多,常采用的是氯化消毒法。

1)消毒剂。常用的氯化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粉精和液态氯。集中式给水的消毒,主要用液态氯,经加氯机配成氯的水溶液或直接将氯气加入管道中。小型水厂和一般分散式给水多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杀菌能力取决于其所含的“有效氯”。新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25%~35%,但在空气中易受二氧化碳、水分、光线和高温等影响发生分解,使有效氯含量不断减少。因此必须将漂白粉装在密封的棕色瓶内,放在低温、干燥、阴暗处,并在使用前检查有效氯含量。如果有效氯含量在15%以下,则不宜作为饮水消毒用。

2)消毒原理。氯化消毒法主要是由于氯在水中形成次氯酸及次氯酸根。同时,次氯酸的氧化能力强,可破坏巯基酶的活性,使微生物因糖代谢发生严重障碍而死亡。

3)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一是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加入水中的氯化消毒剂用量通常按有效氯计算。一般情况下,清洁水的加氯量为1~2毫克/升,接触30分钟后水中余氯量大于0.3毫克/升,消毒的效果较好。二是水的pH。pH的高低可影响生成次氯酸的浓度。pH低时,主要以次氯酸形式存在;pH升高,次氯酸可离解成次氯酸根,次氯酸的杀菌效果是次氯酸根的80~100倍。三是水温。水温高,杀菌效果好;水温低时,只有增加氯量才会收到应有的杀菌效果。四是水的混浊度。混浊度高的水必须首先进行沉淀过滤处理,再进行氯化消毒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消毒方法。不同水源及不同供水方式,消毒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分散式给水消毒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普通消毒法。在井中逐日加入漂白粉,一般井水的需氯量为0.5~1.5毫克/升。比较混浊的井水,需氯量可达3~5毫克/升。消毒时,将需要的漂白粉用水配成0.5%~0.7%的溶液,把澄清液倒入水中,用洁净的竹竿在井内搅动,30分钟后从井中取水样测定余氯含量,以0.3~0.5毫克/升为宜。如果余氯不足或过多,说明消毒所加漂白粉的量太少或太多,应调整所加漂白粉的量。第二种是持续消毒法。持续消毒法是将盛有漂白粉的各种开孔容器放在井内使其漂浮于井水中,借取水时的振荡,氯液不断渗出与井水接触,使井水中经常保持适量的有效氯,可持续使用数天,此法效果良好、使用方便、节省人力。装漂白粉的容器有竹筒、塑料袋、陶瓷罐、小口瓶等。采用持续消毒法应经常检查余氯量及细菌数,根据消毒效果改进持续消毒器。如果发现容器小孔堵塞,应取出疏通。容器内漂白粉使用一定时间后,应重新补充。

三 土壤质量要求

驴场场地的土壤情况对驴机体健康影响很大。土壤透气、透水性、吸湿性、毛细管特性及土壤中的化学成分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场区的空气、水质,也影响土壤的净化作用。适合建立驴场的土壤,应该是透气性好、易渗水、热容量大、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的土壤,故沙壤土地区为理想的驴场场地。沙壤土透水通气性良好、持水性小,因而雨后不会泥泞,易于保持驴场有适当的干燥环境,防止病原菌、蚊蝇、寄生虫卵等生存和繁殖,同时也利于土壤本身的自净。选择沙壤土质建场,对驴本身的健康、卫生防疫、绿化种植等都有好处。选址时应避免在旧驴场(包括其他旧牧场)场地上改建或新建。

但在一定的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选择理想的土壤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在驴舍的设计、施工、使用和其他日常管理,设法弥补当地土壤的缺陷。 z73aKPaMGAMFZDbkiCp4Tq5KpFQGtDjoJ43VpQMnYfwIzkRrZ/aPSJ15mTdbg1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