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的第一反应定律

我们已经知道,一切关系的本质都是自我的变量。

在亲子关系中,存在着“亲”和“子”两个自我。所以,关系也表现为两个自我之间的状态调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必然是两个自我调和到了一种各自满意且又互相满意的状态。

自我的状态(State)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包括心理认知、情绪情感、身体感觉等多方面的状况。那么怎么来判断一个人的自我状态呢?

判断自我状态好坏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感受(Feeling)。

感受是心理状态(即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即身体感觉)的综合。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说:“感受,是我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的那一刹那的产物。”

如果一个人的感受系统(Feeling System)是正常的,就能够敏锐地反映出自己的自我状态。自我状态好,一个人就会心情愉悦,充满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激情。反之,自我状态不佳,就会心情低落,兴致匮乏,悲观失望,进而有可能情绪失控。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整个人体就是一个精微的感受系统。

感受系统(Feeling System)与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不是同一个概念。感觉系统是大脑神经系统中处理感觉信息的一部分。感觉系统包括感受器、神经通路以及大脑中和感觉、知觉有关的部分。通常而言,感觉系统包括那些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相关的系统。而感受系统则是综合了上述各种感觉,以及认知所带来的知觉而形成的一种以舒适或难受为判断标准的整体感觉。

感受包括快乐、痛苦、恐惧、愤怒、悲伤、嫉妒、厌恶等各种情绪,以及疼痛、寒冷、瘙痒等各种生理感觉,以及自豪感、自卑感、迷茫感等综合性知觉。

就人的基本生存欲望而言,自我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面对困难、冲突、烦恼,人的本能反应就是让自己感觉好受。

这是人的第一反应定律(Human First Response Law)。

当然,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上帝,在追求让自己感觉好受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所以,我们必须加以适当的修正:

面对困难、冲突、烦恼,人的本能反应就是力所能及地让自己感觉好受。

我们不断寻找自己的舒适区,努力让自己保持在舒适状态,感觉好受。一旦我们的自我状态受到了外部攻击,我们立即会采用各种方法来加以防御,甚至是反击。

一般而言,为了让自己好受,我们会采取三种策略: 对外攻击、运用防御、自我攻击。

有一个3岁的孩子,妈妈刚刚生了二胎弟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小宝宝身上。这个孩子觉得弟弟抢走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关注,导致自己被忽略了,心情很不好。有一天,妈妈有事要离开一小会儿,就让这个孩子照顾一下才37天大的弟弟。没想到,等到妈妈回来,小宝宝脸色发紫,口吐泡沫,哭闹不止。妈妈追问情况,孩子这才说了实话,说是给弟弟喂了3枚螺丝钉!

妈妈惊恐之余,赶忙带着孩子赶往医院。幸好抢救及时,小宝宝肚子中的3颗螺丝钉被取了出来,脱离了危险。

面对痛苦,为了让自己感觉好受,人甚至会无所不用其极!

这个3岁的小孩,其本身的自控力还没有发展完善,面对毫无招架之力的弟弟,直接采用了最彻底的对外攻击的方式。这其实是一种本能的流露。

这个3岁的孩子,当他被妈妈忽略的时候,就是不存在的。他无法忍受自己的不存在,才会用激烈的方式来向妈妈宣示自己的存在,而这是以给弟弟造成极大伤害为代价的。

一般而言,自控力不足或者当对方处于明显弱势的时候,人们会采取对外攻击这种方式,通过打击对手,给对手制造痛苦,来换取自己的好受。

如果对手比较强势,攻击有可能反受其害,人们往往会发展出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把痛苦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从而让自己在意识层面上感觉不到痛苦,以恢复心理平衡。

比如,一个经常受同伴欺负的小男孩,在得不到大人保护的情况下,就可能幻想出自己有一个神通广大的朋友,总有一天会来帮自己收拾这帮欺负自己的坏孩子。这种幻想就是这个小男孩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有效帮助他的自我状态趋于好受。

电影《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说的“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也是同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上述两种“幻想”,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好受。

又如,有一位著名电视主持人在分享自己的童年曾经被母亲严厉责打的经历时说:“现在想来,小时候挨的每一顿打都很幸福。”但奇怪的是,当他自己有了儿子,却给自己定了一条育儿规矩:不打儿子!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既然他切身体会到“挨打是幸福的”,为什么不让这种幸福在下一代身上传承下去呢?

实际上,这位主持人很清楚,他小时候挨打的时候并不幸福,而是和所有挨打的孩子一样,感到很难受!

但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有一条“子不言父之过”,无论父母有什么过失,子女都是不能公开指责批评的。后来这句话又演变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无论父母怎么对孩子,出发点都是好的,从而也就是对的。所以,他不能说妈妈打自己不对。

明明感到挨打不舒服,却又不能反抗还击(即对外攻击),这种压抑会让他内心的感受越来越差。为了缓解这种纠结难受的感觉,他就不得不发展出一种来帮助自己缓解难受感觉的心理防御机制,即合理化攻击者的所作所为,让自己接受妈妈的责打是对的,是为我好的,体现在外的表达就是“挨打是幸福的”。有了这种认知,他就能对童年挨打的经历“暂时地”释怀了。

当然,他的潜意识中也很清楚挨打对自己的伤害,所以同时也给自己定下了“不打儿子”的规矩。

强调即匮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遭受自己童年时不愿遭受的伤害。而从深层次来看,这其实也是对自己无奈童年的一种补偿。不过,现实的情况更有可能是,当他被儿子搞得气急败坏的时候,往往会复制他的父母对待他的责打模式,而不能坚守自己“不打儿子”的承诺。

这位主持人对于母亲责打的合理化,其目的就是“自欺欺人”地让自己好受。

自我攻击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当人们在缺乏合适的外部攻击对象或者心理防御机制,而痛苦又很大的情况下,就会采取这种特殊的方式。

一位著名的小品演员S女士带着儿子参加一档综艺节目。节目需要参与者们做一些生活琐事。当她看到别人的孩子在做早饭时,忍不住说:“怎么这么笨呢?我生了一个废物,但是废物也得利用。”当着别人和孩子的面,直接说儿子是废物。

儿子要给她煮鸡蛋,S女士说:“你要能把这俩鸡蛋煮熟了,我就勉强把你留下。”后来,儿子要去搭一个鸡窝,S女士又说:“你要能把这鸡窝做起来,妈妈真觉得这孩子没白养。”

总之,S女士对于儿子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不抱希望,觉得儿子笨手笨脚,啥也不会干。这些负面评价都是面对镜头,当着他人的面毫无顾忌地说出来的。

很多人由此认为,S女士的做法代表了典型的中国家长,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还有的人将此称为中国家长最擅长的“打击式教育”。

其实,这压根和教育不搭边。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一切关系都是自我的变量”,就可以很清晰地洞察S女士为什么会控制不住对儿子的负面评价。

儿子是妈妈自我的变量,也就是妈妈自我的一部分。儿子能力不足,也就等同于妈妈的能力不足,是妈妈的重大缺陷。S女士的潜台词其实是:我怎么生了这么笨的一个儿子。这句话是她内心独白的外显,重点其实不在“儿子”上,而在于“我”上,是她自己对“我”的不满意。所以,对儿子的攻击,实质上就是对她的自我的攻击。

S女士在节目中还说过一句“我要找民政局换一个儿子”,这可真够幽默的。这绝对是一句“神来之语”,一个“换”字淋漓尽致、鲜明确凿地说明,她将儿子当作了自我的变量。

常量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变量才能够替换。S女士的“自我”历时已久,已经基本固化,所以是一个常量,要换只能换变量。既然要换,说明对现有的这个变量不满意,希望换一个更好的,能够弥补她的“自我”的不足。

当看到儿子啥也不会干,比不上别的孩子的时候,S女士的心理是尴尬的、羞愧的。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自我状态。羞愧是一种自我伤害极大的负面情绪,我们经常用“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来形容极度的羞愧。

根据人的第一反应定律,在这样的自我状态下,人们本能地想让自己好受。为了让自己好受,缓解自己的难受,往往倾向于自我攻击。因为对外攻击或者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已经不足以对冲羞愧带来的负面影响了。

自我攻击实质上就是想在心理上消灭自身的存在来消灭内心不好的感受,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让自己好受。

所以,我们不要妄言中国的父母们擅长“打击式教育”了(当然这不代表我们赞同父母们的这种做法)。中国的父母们,大多存在着将孩子的自我完全划归己有的倾向。父母是包公,而孩子是包身工。从而,呵护孩子,就是在呵护自己;攻击孩子,也就是在攻击自己。

当中国的父母们当众批评自己的孩子“笨”“蠢”“没用”“无能”“跟别人家的孩子差远了”,在给孩子们造成了极大伤害的同时,他们内心的伤痛一点都不比孩子经受得少。他们简直是羞愧若死!这种双重伤害的结果正是源自前面说过的双重丧失自我。 /649VQyNG8y9ozS9hIqAObM58mt+5vr7wmN76BXDYzdgWr9zjr4P/HlsuSnFuT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