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一章 |

你的孩子真的存在吗
——亲子关系的本质

也许你早就身为父母,也许你刚刚当了父母,也许你即将成为父母,那么,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生孩子?

在人的一生中,要做无数个决定,但如果要评选一个最轻率的决定,很可能是非“生孩子”莫属了。

在生孩子之前,你根本想不到要在这个小东西身上花那么多年的时间,你根本没想到要为他花那么多的钱,你根本没想到他会给你带来那么多的烦恼,随时可能把你气得半死。更可怕的是,你似乎根本没办法左右他的思想与行为,让他长成你想要的模样!

如果从投资的视角来看,生养孩子就是一项投资巨大、风险巨大、周期极长、回报极不确定的投资。但是,你和你的伴侣没有多想,就近乎本能地踏上了这一个没有回头路的进程。

你当然很爱自己的孩子,要为他的成功与幸福承担无限责任。但是你却不知道一个残酷的现实:

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幸福,和你花在他身上的时间与金钱的多少并不直接相关。仅仅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富养,并不能消除孩子的匮乏心态;即便你给予了孩子大量的陪伴,如果相处的方式不正确,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伤害反而越大。

真正能够让孩子既成功又幸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你对他的养育方式。

但是,你从来没有学习过什么才是正确的养育方式,你关于养育的一切经验基本上都来自你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你的。可是,你的父母懂得什么是正确的养育方式吗?

你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不是由衷地感到自己既成功又幸福,对当下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并且对未来有一个非常乐观的预期呢?

如果你的回答稍有犹疑,就足以说明你很可能并未得到最适宜的养育。但这并不是唆使你归咎于你的父母。要知道,你的父母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因为你的父母的父母也同样缺乏关于正确养育的理念与技能。

你最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我要怎样做才能构建正确的养育方式,打破不正确养育方式的代代相传?

如果你投入几十万元在一个商业项目上,你一定会去了解相关的背景与信息,学习相关的技能与方法。但是,当你要在孩子身上投入数以百万计的钱和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时,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养育孩子的方法与技能就敢于生养孩子呢?

况且,养育孩子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过了投资做生意。这件事虽然如此重要,但很多父母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亲子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基本上都源自不正确的养育方式。那么,现代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亲子关系的根本问题就在于:

很多时候,孩子是不存在的。

曾经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和父母怄气时愤怒地说:“你们把我生下来,有没有征求我的同意?!”

理智而成熟的父母们乍一听到这句话,难免会笑出声来。孩子的这句话明显不符合科学逻辑嘛。在孩子生下来之前,无知无识,不会说话,怎么可能去征求他的同意呢?

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孩子出生之前,而是在孩子出生之后,他依然是不存在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就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言,孩子是不存在的。

有的父母看到这里,可能就气炸了!心想,我天天围着孩子转,衣食住行加学习,样样操心,简直都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了,你竟然说我的孩子是不存在的!那我天天是在为谁辛苦为谁忙?!

这些父母的激烈反应恰好揭示了一种隐藏很深、误解很深的对于亲子关系的不当认知。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关注,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无形中就残忍剥夺了孩子的存在感和感受能力。

以研究母婴关系闻名于世的发展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西尔维娅·布洛迪(Sylvia Brody)在回忆自己职业生涯的原初动力时说:“10岁那年的某一天,我正在随意翻看一本女性杂志,偶然发现一篇题为《孩子是人》( Children Are People )的文章,我大吃一惊,在外面那个大世界中竟然也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 [1]

当我看到布洛迪的这句话的时候,我才是大吃一惊!

布洛迪10岁那年是1924年。显然在美国的那个年代,大人们很少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否则布洛迪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惊讶,这个经历也不会重要而醒目到在她接近百岁之际浮现在她的回忆之中。

这么多年过去了,孩子是不是已经存在了?有多少父母已经开始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

从当前亲子关系的普遍状况来看,事实并不容乐观。如果父母们不再自欺欺人的话,他们应该对自己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状况心中有数。

要辨析亲子关系是否正常,孩子是否存在,倒也不难。如果身为父母的你的全情付出,带来的是孩子的快乐成长,自己的满心欢愉,那么你的付出就是正确的、健康的。反之,亲子双方中只要有一方感觉不爽,亲子关系就可能是存在问题的,你所谓的爱就可能是有毒的、掺有杂质的。这样的爱付出越多,对亲子关系的毒害越大。

存在是以个体的感受为载体的。

当一个人感觉不好受的时候,就是他的存在感遭到了侵犯,甚至是剥夺,也就是处于消失状态了。一个孩子,只有他的感受被充分顾及和充分尊重的时候,才是存在的。

美国西安大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保罗·弗勒旺(Paul Frewen)通过大脑扫描,从生理上验证了,人们越是不能感受到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大脑中负责自我意识的区域的活动就越少。 [2]

当你的感受被无视、被忽略的时候,你就是被剥夺了存在感。

这个结论适用于所有人,包括大人和孩子。

现在,你还敢说你的孩子是存在的吗? v5V8ec+e6/x38b4IN61rTVEwqIynINtqzhIun6pxJmf0x1YfGu0EJakuZi5i9l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