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一、环境问题及其演变

(一)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在环境科学研究中,一般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指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灾 害,这被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 另一类是指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或自然破坏, 这被称为第二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

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问题本质认识的深入,许多过去被认为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第一环境问题,现在看来也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可能演变成表现为第一环境问题的自然灾害等。尽管这种干扰的进程很慢,但是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反映出来。

例如,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早在6000年前曾经被森林所覆盖,覆盖率达69%,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逐渐成为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是由于近代大量的伐木、垦植,导致了森林的毁灭。现在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且水土流失量也由古代的8亿吨/年增加到近代的15亿吨/年,黄河的淤积和泛滥也愈演愈烈。 进入21世纪以后,黄河已发生了多次断流现象,而且断流时间也一次比一次长。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现象统统归结于自然变化的结果,以是否有人为活动的影响为标准来划分第一环境问题与第二环境问题的方法也不是绝对的。

作为环境立法控制对象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第二环境问题 根据第二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主要又可以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两种。前者是指由于人类在工业生产、生活活动等过程中,将大量的污染物质以及未能完全利用的能源(能量)排放到环境之中,致使环境质量发生的不利变化,如酸雨对森林和环境的破坏(酸化)、二氧化碳引起的气候变暖、氟氯烃导致的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现象。后者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或其他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如核实验、生物实验等)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变化,像乱砍滥伐和乱捕滥猎自然资源造成水土流失(soil erosion)、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失衡以及生物物种发生变异或者减少、灭绝等。这两种人为环境问题的共同结果是危害人类的健康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其条件。

(二)环境问题的演变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虽然自然环境及其要素按照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在发生着某种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状况的恶化,但是从事地学或生态学研究的中外学者一般都认为,环境的大部分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而在人为因素中,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掌握了对火的使用可以说是环境变化的罪魁祸首。

人类使用火的结果,使人类自身的生理素质和抵御侵害的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导致了人类的繁衍、人口数量的增多,并且使人类逐渐学会了维持生计和控制自然的本领,例如培植、养育动植物等等。

中外科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耕作区,盛行于两处地方,这些地方不必由人类加以管理就可以保持土壤肥沃度的更新。它们是各大河流的河谷地和岛屿。

以中国为例,人类繁衍较为集中的地方,也正好是江河流域的平原河谷地区。例如,中国古人类中的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新人(又称晚期智人)中的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等的居住地,均分布于河流两旁或平原河谷地区。这些地方不仅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而且依山傍水,既适宜种植植物又可以打猎。 而从现在看来,这两处地方也正是世界各地较为发达或者在一定国度、区域范围内较为发达的地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生动地描述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而导致的来自自然的惩罚:“……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地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狠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自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定居生活以来,以人类居住地为中心的环境退化即告开始,它着重表现在过度捕猎、过度耕作和过度拥挤这三个方面,而且人类社会越发达这种现象也就越突出。

综观现代环境问题的演变历程,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地域环境问题时期、国际环境问题时期以及全球环境问题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

1.地域环境问题时期(18世纪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

自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因生产生活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个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国工业区、开发区一带的局部污染损害和自然资源破坏方面。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环境污染为突出表现的环境问题则在各主要工业国家发展到了顶峰。

专栏1.4 20世纪60年代闻名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

1.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初,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等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使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六十多人死亡。家畜死亡率也比平日大大增高。这是20世纪记录最早的大规模大气污染事件。

2.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城上空开始出现由光化学烟雾造成的黄色烟幕,也称“光化学烟雾”。它的主要危害是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可以导致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1955年,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四百多人。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导致的大规模大气污染事件。

3.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下旬,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一带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造成5911人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有20人死亡。调查发现,这次烟雾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使大气严重污染,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体而酿成灾难。

4.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初,英国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4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5. 日本熊本水俣病事件 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含汞(Hg)催化剂废液随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1954年开始,水俣湾一带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主要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患此症状疾病的除人以外还有猫。由于这种怪病主要发生于水俣湾一带且病因不明,因此人们便将其称为“水俣病”。后来经过调查分析,科学家确认了工厂排放废水中的汞是“水俣病”的起因。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会在体内转化为甲基汞(CH 3 HCl),这种物质通过食用鱼虾和贝类等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会侵害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脑萎缩、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中枢神经疾病。据调查,日本食用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和贝类者有近万人,其中因甲基汞中毒患者的283人中有六十余人死亡。

6. 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 1955年日本在四日市建立了第一座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后在四日市海湾捕获的鱼类便开始出现难闻的石油气味。1959年由昭和石油公司投资186亿日元的四日市炼油厂开始投产,四日市很快发展成为“石油联合企业城”。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使当地天空终年烟雾弥漫,烟雾厚达500米,其中漂浮着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很多在此地居住和工作的人出现了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不适症状。从1960年起,当地患哮喘病的人数激增,一些哮喘病患者甚至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到1979年10月底,当地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达775491人,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

7. 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由于当时把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用去做鸡饲料,造成了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的事件。随后九州大学附属医院陆续发现了因食用被多氯联苯污染的食物而得病的人。病人初期症状是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后期症状转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等,重者会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以至死亡。1978年,确诊患者人数累计达1684人。

8. 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19世纪80年代,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实现了现代化经营,成为从事铅、锌矿的开采、精炼及硫酸生产的大型矿山企业。然而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却直接长期流入周围的环境中,在当地的水田土壤、河流底泥中产生了镉等重金属的沉淀堆积。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由于病因不明人们便将这种疾病叫做“痛痛病”,也叫“骨痛病”。从1931年到1968年,神通川平原地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其中死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

资料来源: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载于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网站,http://www.riel.whu.edu.cn/bbs/dispbbs.asp? boardID=9&ID=153。最后访问时间:2005年10月30日。

虽然已经有科学家对环境问题的发展表示担心,但多数人认为环境与发展是对立的,不能为了环境而牺牲人类的发展。另外,科学家们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在环境问题的对策方面,各国主要采取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在法律对策上也主要采取的是对污染受害者进行事后救济的损害赔偿措施。

2.国际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和平局面的发展扩大,发展经济开始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当时所追求的目标。在资源开发、原材料的输入输出、工业生产以及贸易往来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多,污染物排放总量也越来越大并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伴随着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以及国际水道的流动,环境问题便从地域化开始向国际化的方向发生演变。

例如,大量生产钢铁所排放的烟尘从一个国家吹向另一个国家,河流上游国排放的污水影响到下游国对河水的利用,不断增多的海上石油运输导致海上石油污染。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国内和国际环境纠纷不断加剧。为此各国开始检讨本国发展政策与环境的关系,它触发了在国家一级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公法控制。由于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控制方式和标准不同,使得国际市场上各国工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也表现不一,这样便导致国际贸易发生扭曲。因而又触发各国需要在国际社会统一指导下采取一致行动的愿望。

针对环境问题不断扩大的现实,联合国在1972年组织召开了以处理环境问题国际化为议题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对各国环境保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国内和国际环境法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全球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

环境问题的演变,正如《增长的极限》所引用法国一个儿童游戏所说的池塘中的百合花那样,是呈指数级增长的。

实践证明,尽管人类共同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但由于环境问题演变的惯性以及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等,导致了人类在发展与环境问题总体演变的倾向上把握不定。多数场合下,主管经济的行政主管部门 在既得利益面前往往会侥幸地认为环境问题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在现代科技面前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根本不会恶化下去。再加上各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国际关系复杂性等背景,全球环境保护对策和国际环境条约根本无法实际履行。

目前,发达国家由工业所引发的国内环境问题已初步得以解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国内自然资源的相对缺少和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对较高,加上国内不断严厉的环境法律规定等因素,发达国家在传统生产型企业的发展上已经将目标瞄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含量高的产业,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包括将淘汰的落后设备、废弃物等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从海外获取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则与此相反,它们既面临着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面临由此带来的国内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这样的双重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环境问题的演变呈现出两种景象: 一是过去几个世纪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仍然存在、尚未消除;二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大以及环境的破坏。 其结果,尽管各国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局部环境问题得以缓解,但是由于污染物的长期积累和生态系统的逐渐破坏,导致环境问题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生演变,突出表现在 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海洋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人类共同遗产与国际公域破坏 等方面。( 参见图表1.2: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表1.2 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二、环境问题的成因

如果说早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起因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所造成的人为破坏,那么到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及其以后,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还要加上因工业化和城市化、人口的激增、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科技的滥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其发展背景主要在于:

首先,机器的使用虽然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增强了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和控制能力,但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和浪费也大大地增多。

其次,世界人口呈高度增长趋势,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 。R.马尔萨斯在19世纪初写下的《人口论》一书中曾警告,如果人口的增长得不到抑制,那么人口即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导致人类对资源等生活必需资料的激烈竞争。 参见图表1.3: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数量及其增长预测

表1.3 不同时期的世界人口数量及其增长预测

资料来源:〔日〕木宫高彦著:《公害概论》(日文版),日本有斐阁1974年版,第250页;〔日〕松村弓彦著:《环境法学》(日文版),日本成文堂1995年版,第16页。统计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各年度世界人口预测报告。

最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灭顶之灾的隐患 。火药的发明和核裂变的发现使战争武器的杀伤力、破坏力大幅度提高;猎捕工具的改良导致大量自然生物资源濒临灭绝;生物技术的不当使用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物种灭绝;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农业化学物品的使用不仅造成废弃物的难以降解和土地侵蚀,而且给人类和生物造成积蓄性化学物质危害。

总之,从制造业技术、能源技术、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传统产业技术到现代核技术、生物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信技术,甚至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它们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因为各国或各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类对其有意或无意的不合理的滥用等而给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危害。像今天在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全球环境问题,可以说都是人类在过去几个世纪行为所积累的结果。而这种现象在今天、明天和未来还将继续存在。

环境问题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进步一样,都是渐进性的。当环境问题演变成为全体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时,人们才开始从问题的根源上寻找原因。既然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并且它的范围和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和加深,那么为什么日益文明的人类没有及早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去遏制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呢?

案例1.3 A县区域内有一大片湿地,碧水青山引来多种生物栖息于此,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和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前景。但是,为招商引资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县政府决定将该湿地予以填埋后建设大片工厂用地,以图通过发展工业来提高本地财政收入并增加就业机会。

问: 县政府的决定是否属于最好的选择?

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学家认为,当决定使用资源的决策人物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问题。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指 市场不能正确估计和分配环境资源,从而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它们的环境成本。

市场失灵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环境的成本外部化。指产品消费的环境成本由他人承担而又未通过市场得到补偿。由于很难区分和履行对环境(如大气质量)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所以不存在环境(质量)的市场,而产品的价格就不能体现污染物的有害影响,结果导致大量的污染。

第二,是对生态系统估值不当 。在环境的总体经济价值 中,环境资产的直接使用价值最容易定量化,它等于由资产提供的实际产品和劳务。一种资源的某些用途(如热带雨林)能够出售,而其他用途(如它对流域的保护)却不能。因此导致资源存在的不能出售的那部分用途被忽视,从而导致资源过度被利用。

第三,是产权界定不清 。对资源的开放管理方式会促使它们可为任何人开发利用(如对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等),而资源的环境效应并不能被使用者所认识,结果导致资源的破坏。在一国范围内因环境资产缺少产权而造成的环境与资源的退化,可能破坏相邻国的生态系统;一个国家在作出资源使用决策时,更容易忽视它对全球环境的效益与成本。

(二)政策失误

当政府的干预政策不能纠正甚至反而造成或者加剧市场失灵时,就会发生政策干预失灵。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在‘七五’到‘九五’期间,政府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损失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

专栏1.5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对“十五小”企业先鼓励、后关闭的政策决定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总体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的总需求大于社会的总供给,并且在产业结构上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1989年3月15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就制定当前产业政策的原则、产业发展序列、保障政策和组织实施作出了具体规定,并且用附件对当前产业发展序列中有关生产的重点支持产业、产品等以目录的形式予以列举。

不幸的是,在该《决定》的产品发展序列目录中,生产类的纸浆、纸及纸板;电镀产品;低热值燃料,基本建设类的纸浆、纸及纸板;焦化产品;低热值燃料以及技术类的纸浆、纸及纸板;皮革及皮革制品;电镀工艺等全部作为国家鼓励和重点支持的名录之中。该政策一出台,国务院各部委纷纷制定了有关贯彻执行《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的意见和办法促进这一产业政策的实施。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的造纸、电镀、皮革、印染、焦化等行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最终导致全国各地环境污染泛滥成灾。

鉴于全国兴起的造纸、电镀、皮革、印染、焦化等“十五类小型企业”所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发展,1996年8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在第三部分“严格把关,坚决控制新污染”中,要求“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简称建设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该决定同时规定:“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对没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擅自建设或投产使用的新建项目,由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停止建设或停止投产使用;对验收时达标,但投入生产或使用后不能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新项目,由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责令其停止超标排放污染物,同时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停产整顿。”

根据该《决定》的要求,各地方人民政府又开始采取措施,对那些曾经支持和鼓励的一大批污染严重的造纸、电镀、制革、印染、炼焦等小企业予以了取缔和关停。为保证该《决定》的贯彻执行,监察部、国家环保局先后组织专题执法检查。到1997年年底,全国共取缔、关停造纸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六万五千多家。

国务院1996年的《决定》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使全国污染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然而,这些被取缔的企业及其贷款银行,都不可避免地承受了损失。仅中国农业银行公布的、因此项行动而无法回收的贷款本息就达五十多亿元。

资料来源:《政策、规划实施后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的若干事例》,载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立法资料汇编》,2002年11月,第190—193页。

在许多场合,政府的看似合理的行动有时是鼓励低效能的,而这些低效能反过来又会引起环境的毁坏。例如,对农业的能源投入和对伐木和开发牧场实行补贴、公共行政部门排污不承担责任、按补贴的价格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电、水和卫生设施)以及公共土地和森林的低效能管理等。

此外, 国际贸易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是政策干预失灵的组成部分,它们也 会加剧已有的市场失灵和环境政策干预失灵

(三)科学不确定性

科学不确定性是指 即使依靠现有科学技术也不能就某一行为可能造成未来的不良影响得出明确和确定结论的现象 。现实中如果某一行为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还存在着科学不确定性因素的话,这样就会导致决策风险的提高,并影响到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于是便会形成所谓“决策于未知之中”(decision-making in uncertainties) 的情形。

科学不确定性因素会促使人们,特别是经济功利主义者忽视对环境利益的考虑。如果加上当前显著经济利益的驱使、结合对行为所致环境问题没有充分证据的支持,更容易造成决策者为求当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环境利益。由于过去一直沿用使用与配置自然资源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因而造成了许多不可恢复的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损害,并造成由上一代人作决策,而由下一代人承担不良后果的局面。

事实证明,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正是由于人类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为谋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量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积累所致。

(四)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联系,是20世纪后期国际社会讨论的比较热烈的话题,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目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贸易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哪一方面得到发展都必然会对另一方面产生危害: 环境控制越严,就越会妨碍自由贸易;反之,自由贸易越发达,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就会越严重。

经济学家研究认为,对环境能够产生不良影响的国际贸易活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是涉及对环境有影响的商品交易 。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首先是从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有害废弃物交易活动,其次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在有害废弃物贸易方面,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资料,在人口仅占世界总数15%的24个成员国,所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约占世界总量的77%,其中有10%以上通过贸易流向了发展中国家。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方面,由于稀有野生动植物本身的经济价值,使得国际上一些不法之徒纷纷将目光投向野生动植物物种繁多,但制度不严、管理不善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的灭绝,使世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第二,是能够引起环境问题的贸易活动 。这类贸易活动主要包括热带木材贸易、水产品类贸易等,其特点在于,它们都属于因国际贸易而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

第三,是因国际投资带来的环境影响 。这类贸易活动主要是发达国家对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其特点在于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且制定的环境标准不严或者过于宽松,而将污染企业或落后的生产技术投入这些国家,从而导致“污染转嫁”。

在案例1.3中,县政府的决定存在着很大的瑕疵。通过填埋湿地修建工厂用地的方法可以在短期内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但大规模环境的改变将影响A县未来长远的发展利益。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应当与本土特色相结合,县政府应当在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以发挥湿地资源优势的方法获得经济的发展,如开展生态旅游和相关服务业等,同样可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参见第四章第二节

三、环境问题的影响及其对策

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以法定的“环境”概念为对象,源于人为原因的环境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导致环境价值、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逸失;二是因环境污染等造成对人类生活的妨害、侵害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三是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全球环境功能的退化;四是导致人类心理和感观上对环境与自然舒适性认识的降低。

专栏1.6 21世纪中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1. 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2. 水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 目前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五十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1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的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以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后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五百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五十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加入世贸组织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 三峡库区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资料来源:《困扰中国的十大环境问题》,载中国公众科技网,http:www.cpst.net.cn。最后访问时间:2005年3月10日。

环境问题的演进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但是真正以“环境问题”为对象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在20世纪中叶才出现的。

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环境侵害,如污染造成人类健康和财产损害的问题,20世纪中叶在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了反环境污染的论说。例如,针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提出资本积累和垄断资本是环境污染根源的资本理论;针对人口增多和工业经济增长以及资源有限提出零速增长理论;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破坏提出返回原始状态的理论,等等。与此相对,另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上述理论过于悲观,过分强调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副作用。他们认为,之所以出现环境问题,是因为人类社会在发展中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当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为人类所认识以后,人类完全有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渐避免、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许多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在工程学、医学、卫生学、地学、生物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都分别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例如,工程技术学研究认为,环境污染属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只要解决了污染防治技术,环境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经济学研究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市场机制的缺陷,它主要是经济结构的问题。生态学(地学、生物学)研究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因此其对策应当是以前瞻性的眼光制定和实施基本和长期的环境政策。 法学研究则从公民权利保护的立场把握环境问题的实态,将重点放在环境损害责任的所在及因果关系的认定等方面的实际处理上。

环境问题的多学科研究以及环境管理的实践,促进了人类对环境问题在更深一个层次上的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科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环境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也逐渐统一,前述各学科的环境管理思想也被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以经济手段来推进市场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并且以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来判断环境政策的优良;以行政手段来推行环境管理政策,控制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法律手段来规范人类行为,保障环境保护的经济、行政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提高自然资源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减低污染物的产生,等等。而所有这些,则又是基于生态平衡的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前提的。

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整合性的环境保护理念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环境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已基本形成,这就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思想理论的出现。在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指导环境保护领域的国家行动以及国际合作的关键词。

上述应对环境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为环境立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也可以说,环境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NgumfWw8FYi7wt/I4gCDXeCHY+XuGFOLbvWOy9ERfka34OR4Wrz9BvuCC7Aps63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