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称,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服饰文化历史的大国。
然而,说心里话,在走上服装研究和设计道路之前,我对服饰并没有太多的感触。
我只知道,很多民族的服饰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多彩,我从内心里喜欢它。
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每一个民族都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精神、习俗、宗教等等,写在自己的服饰中——无论是在蛮荒的远古,还是在社会日新月异的现代。
民族服饰,是一幅看不尽的画,一本读不完的书,一条不枯的河流,一个永恒的诱惑。
它打破了我做哲学家的梦,却给了我另一个惊喜。
但是,我会永远感谢我的专业——哲学。
时至今天,我还一直认为,哲学,除了使我受到思维逻辑的训练外,还让我得以用更深邃的目光来打量少数民族,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它那永远不可能被挖掘穷尽的价值。
我不会放弃对民族服饰的美的追求。因为,它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汉族外,还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
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在边远地区,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中,较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其独具风格的服饰文化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少数民族服饰以种类繁多的款式、特殊的面料质感、鲜艳夺目的色彩审美、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它蕴涵着的深沉凝重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我庆幸,我看到了一个美的大海。
它的深邃、它的浩瀚、它的斑斓,震撼着我、吸附着我、牵引着我。
我无法摆脱它的诱惑。
我贪婪地读着它,像读着一个个民族的历史,读着一个个民族的智慧。
为什么蒙古族妇女要将三四尺甚至更长一些的布或绸缎缠绕于头上,并将穗头垂下?
原来,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曾下令每个人都要罩以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蒙古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
为什么基诺族成年男子的上衣后背一般都绣有“孔明印”圆形图案?
原来,基诺族的祖先传说是诸葛亮(孔明)南征部队的成员,在途中休息时掉队,当他们再追上部队时,诸葛亮不再收留,但为了他们的生存,诸葛亮赐以茶种,让其种植,并让他们依照自己的帽子式样建房。后来,基诺人在服饰绣上“孔明印”图案,就是为了纪念诸葛亮。
为什么傈僳族妇女的衣裙要用上百片各色布料精心设计剪裁缝制而成?
原来,古时在抵御外敌的战争中,首领们往往用彩布包着奖品,奖励有功的战士,获奖次数越多,得到的彩布越多。妇女们穿上“百布衣”,就是为了表达对作战亲人的思念,也是为了炫耀作战亲人的功绩。
为什么蕨基根是彝族服装的主要纹饰?
原来,蕨基根在彝族祖先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他们曾经靠蕨基根度过饥荒,蕨基根是他们的“救命草”。为了表示感恩之情,他们将蕨基根的形象绘于服装之上,让蕨基根永远与他们相随相伴。
为什么水族的上衣环肩、袖口以及裤脚等处都镶有花边?
原来,水族先民居住的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杂草丛生,毒蛇出没。为了防御毒蛇的危害,一位叫秀的水族姑娘想出一个办法:用彩色丝线在衣领、袖口、襟边、裤脚以及鞋子绣上花边。果然,毒蛇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色彩,再不敢接近于人。
为什么德昂族妇女喜欢穿彩色横条纹的筒裙?
原来,远古时候,德昂族杀牛祭祀。三个姐妹帮忙按牛时,被杀伤的牛在地上挣扎,将牛尾上沾染的血甩到她们的裙子上。后来,她们各自按照裙上血迹的位置和颜色深浅织制了筒裙,从此流传至今。
……这些历史,让我感慨万千。
这些智慧,使我如醉如痴。
当我知道了这些“为什么”之后,我也知道了还有更多的“为什么”还没有答案。
那些答案,在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去解答。
那些年,我每年都要挤出时间到少数民族地区考察、采风。
那是我最惬意的时候,最野心勃勃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就像走在一条长长的时间之路上。这条路,一头通着蛮荒,一头通着现代。
我在这条路上不知疲惫地走着,心,就在蛮荒和现代间游弋。
道路两旁,风光无限,新景叠出,看得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在这个时候,我感到自己已经与广袤无垠的自然连成一个整体。
没有了时间,没有了空间,尘世间那颗浮躁的心也得到了栖息,只剩下心灵的艺术追逐。
我走着。
在与民族服饰一次又一次的零距离接触中,我知道了,中国的民族服饰,不但美,不但文化厚重,不但承载着历史信息,它还创造出了一系列的“世界之最”:最宽的裤脚;最短的裙子;最短的裤子;最小的帽子;最长的袍子;最重的衣服……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