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學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

1.1 子曰①:“學而時習之②,不亦説乎③?有朋自遠方來④,不亦樂乎⑤?人不知⑥,而不愠⑦,不亦君子乎⑧?”

【譯文】孔子説:“學了後又定時複習它,不是很高興嗎?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别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氣惱,這不就是君子嗎?”

【注釋】①子:對男子的尊稱,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先生”。《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是特指,但“子”的“對男子的尊稱”的意思並未因此而改變;因此翻譯“子曰”爲“孔子説”,並不準確,應當翻譯爲“先生説”。此説爲同門韓國奉化邊瀅雨教授特向著者指出。但考慮到如果譯“子曰”爲“先生説”,那麽,譯“曾子曰”“有子曰”等也應該爲“曾先生説”“有先生説”。著者憚於與傳統的翻譯反差太大,恐讀者一時難以接受,故一仍其舊。特此感謝邊瀅雨教授! ②學而時習之:時,周秦時期“時”如果用做狀語,意思略等於《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時”,是“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的意思。何晏《集解》引王肅説:“時者,學者以時誦習之。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爲説懌。”朱熹《論語集注》把它解爲“時常”,説“時習者,無時而不習”,是用後代的詞義解釋古書,當然是不對的。習,複習。這裏不是“實習”的意思。所謂“實習”,是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拿到實際工作中去運用,以鍛煉實際工作的能力,而孔子教給學生的,就是禮、樂、射、御等實際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弟子學了以後,要反復練習,也就是“複習”。而且没有證據表明,在《論語》的時代,“習”已經引申出了“實習”的意思。③不亦説乎:“不亦”在《論語》時代典籍中出現頻率很高,顯然已經或接近成爲一個詞。成了詞就不能拆開來分析,不能説其中的“亦”等於現在的“也”;因此不能簡單地將“不亦”譯爲“不也”。它用於反問句中,略等於現在的“不是……嗎”“不也……嗎”。説,“悦”的古字,高興、愉快的意思。④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白虎通·辟雍篇》引此句作“朋友自遠方來”。阮元《論語校勘記》:“鄭氏康成注此云:‘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是舊本皆作‘友’字。”查《論語》及先秦典籍如《左傳》《國語》《孟子》,“朋”除用於人名(如“隰朋”)外,都是“朋友”或“友朋”連言,而以前者多見;因此古本《論語》很可能是作“朋友”或“友朋”的。即便不如此,此句之“朋”也難以從晚近之説解作“弟子”(宋翔鳳《樸學齋札記》如此説)。皇侃《義疏》説:“君子以朋友講習,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遠人且至,況其近者乎?”我們以爲得其要旨。⑤樂:讀lè。最近有人讀爲yuè,説是通“悦”,以至於北京奥運會開幕式上表演都這樣讀,真是匪夷所思。這一章的“樂”,從曹魏何晏《集解》到清代劉寶楠《正義》,再到楊伯峻《譯注》、錢穆《新解》,都如字讀作lè。如《經典釋文》云:“音‘洛’。譙周云,悦深而樂淺。一云自内曰‘悦’,自外曰‘樂’。”這裏一是標明“樂”的讀音爲“洛”,與現代普通話對應,則爲lè;二是指出“樂”的意思和上句出現的“悦”(説)的區别——一般的高興叫做“樂”,發自肺腑的高興叫做“悦”。⑥人不知:他人不瞭解我。⑦愠(yùn):《經典釋文》:“怒也。鄭(玄)云:‘怨也。’”我們考察了許多先秦典籍,“愠”都是“惱怒”的意思,故不從鄭説。⑧君子:《論語》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這裏是前者。詳見2.14的《考證》,及本書《附録》的《也談〈論語〉中的“人”與“民”》一文。

1.2 有子曰①:“其爲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鮮矣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⑥!”

【譯文】有子説:“一個人的爲人,既孝順父母,又敬愛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没有過。君子致力於打基礎,基礎鞏固了,‘道’就會産生。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注釋】①有子:孔子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33歲。《論語》記載孔子的學生一般稱字,唯獨曾參和有若常常稱“子”。有若稱“子”,大約是因爲他在孔子死後一度被孔門弟子所尊重。②弟(tì):“悌”的古字,弟弟尊敬與服從兄長。古代將“孝”和“弟”作爲維持那時的社會制度、社會秩序的一種基本道德力量。③犯:冒犯,觸犯。④鮮(xiǎn):少。《論語》中的六處“鮮”都是這種意思。⑤未之有也:可理解爲“未有之也”。上古漢語的否定句,賓語如果是代詞(例如“之”),該代詞的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前面;但不能説這是所謂“倒裝”,因爲那時的語言本來就是這樣的。⑥其爲仁之本與:其,指孝弟。孝弟爲仁之本,“仁”又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標準。《管子·戒》説:“孝弟者,仁之祖也。”也正是這個意思。又,宋人陳善《捫蝨新語》説,這“仁”字其實是“人”字,古書中“仁”“人”兩個字有很多是寫混了的。後來贊同此説者很多。這裏是説“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我們贊同前者。與,句末語氣詞,“歟”的古字。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

【譯文】孔子説:“花言巧語,滿臉堆笑,是不會有多少‘仁德’的。”

【注釋】①巧言令色:何晏《集解》引包咸説:“巧言,好其言語;令色,善其顔色。皆欲令人説(悦)之,少能有仁也。”

1.4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爲人謀而不忠乎③?與朋友交而不信乎④?傳不習乎⑤?”

【譯文】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别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

【注釋】①曾子:孔子學生,名參(Shēn),字子輿,南武城(故城在今山東省平邑縣城南約60里)人,比孔子小46歲(前505—前435)。②三省(xǐng):“三”字舊讀去聲sàn,不破讀爲sàn也可以。“省”,反省,内省。“三”在這裏是“多次”的意思。上古漢語數詞做狀語修飾動詞時,數詞一般表示動作頻率;而“三”“九”等又一般表示次數的多,不是實數。説詳汪中《述學·釋三九》。這裏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論語》時代的句法便應該是“吾日省者三”,和《憲問》的“君子道者三”一樣。③忠: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只能是下級、晚輩對上級、長輩而言,或國民對國家而言,而不能相反;《論語》時代則不一定。參見14.7注②。④信:誠信。⑤傳(chuán):動詞用做名詞,老師的傳授。

1.5 子曰:“道千乘之國①,敬事而信②,節用而愛人③,使民以時④。”

【譯文】孔子説:“治理具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辦事要嚴肅認真,誠實無欺,節約費用,愛護他人,役使老百姓要在農閒時間。”

【注釋】①道千乘(shèng)之國:“道”,“導”的古字,引導,指導。這裏可譯爲“治理”。千乘之國,在孔子之時已經不是大國,因此子路也説“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11.26)。春秋時代,打仗用車子,所以國家的强弱都用兵車的輛數來衡量。春秋初期,大國都没有千輛兵車。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所載的城濮之戰,晉文公還只有七百乘。但那一時代,征戰頻仍,各國都必須擴軍備戰,因此兵車的發展速度很快;譬如晉國到平丘之會,已有四千乘了(見《左傳·昭公十三年》)。乘,古代用四匹馬拉的兵車。②敬事:“敬”通常用於表示辦事嚴肅認真的態度,因而常和“事”連用,如《衛靈公》的“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③愛人:孔子時代,“人”常常指他人,“愛人”即愛别人,愛他人;詳見本書《附録》部分之《也談〈論語〉中的“人”與“民”》。④使民以時:上古是農業社會,“使民以時”就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違農時”。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①,出則弟②,謹而信③,汎愛衆,而親仁④。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孔子説:“後生小子,在家便孝順父母,出門便敬愛兄長,謹慎而且信實,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力量,就再去學習文獻。”

【注釋】①弟子:《論語》中“弟子”有兩種意義:1.年紀幼小的人。2.學生。這裏用的是前者。參見2.8注②。②入則、出則:這是先秦習語,如:“入則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則高譽其君之德義。”(《晏子春秋·内篇諫下》)“入則務本疾作以實倉廩,出則盡節死敵以安社稷。”(《管子·形勢解》)“是以入則不慈孝父母,出則不長弟鄉里,居處無節,出入無度,男女無别。”(《墨子·尚賢中》)“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告子下》)“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荀子·子道》) ③謹:謹慎。詳見本章《考證》。④仁:“仁”即“仁人”,和《雍也》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樣。古漢語有一種修辭規律:用某一具體人和事物的性質、特徵甚至原料來代表那一具體的人和事物。參見楊樹達《古書疑義舉例續補·以製物之質表物例》(《古書疑義舉例五種》,中華書局1956年)及《中國修辭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十二章。類似的“親仁”之例還有:“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親富不親仁,君焉用之?”(《定公九年》)“使能則百事理,親仁則上不危,任賢則諸侯服。”(《管子·霸言》)這三例中的“仁”都指仁人。

【考證】關於“謹”:

“謹”的本義可能是“少言”,參見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釋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但此句的“謹”當作“謹慎”解,不當如《論語譯注》解爲“少言”,因爲《論語》時代典籍中難以找到可以釋爲“少言”的“謹”。同理,《述而》“子疾病”章(7.35)的三個“禱”也是“祈禱”之意,不大可能是“求延年”。解釋歷史語言中的詞語,尤其要注意語言的社會性。(1)

1.7 子夏曰①:“賢賢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子夏説:“尊敬賢者,輕視美色;侍奉爹娘,能盡全力;侍奉君上,能够獻身;和朋友相交,説話一定誠實守信。這種人,即便没有系統學習過,我一定説他已經學過了。”

【注釋】①子夏:孔子學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44歲(前507—?)。②賢賢易色:尊賢輕色。第一個“賢”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尊敬”的意思,第二個“賢”指賢人。詳見本章《考證》。③致:獻出。

【考證】賢賢易色:

尊賢輕色。第一個“賢”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尊敬”的意思,第二個“賢”指賢人。何晏《集解》引孔安國説:“言以好色之心好賢則善。”孔説以“好賢”解“賢賢”,得之;但解“易”爲“交换”則誤。知者,《論語》時代,表達“用……交换……”,大多是“以……易……”的句式,偶爾也會用“易之以……”或“與……易……”。例如:“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左傳·隱公八年》)“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僖公三十年》)“君將以親易怨,實無禮以速寇。”(《昭公五年》)“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以小易大,彼惡知之?……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爲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爲厲農夫哉?’”(《孟子·滕文公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孟子·盡心上》)“逢丑父與公易位。”(《左傳·成公二年》)有時,介詞“以”的賓語不出現:“宣子爲初言,病有之,以易原縣於樂大心。”(《左傳·昭公七年》)“是何傷哉?彼身織屨,妻辟纑,以易之也。”(《孟子·滕文公下》)果如孔安國所説“以好色之心好賢”,則當爲“以賢賢易色”,所以,本章的“易”,只能是“輕視”的意思。“易”表“輕視”的句子還有:“虢必亡矣。……必易晉而不撫其民矣,不可以五稔。”(《左傳·僖公二年》)“戎狄薦居,貴貨易土,土可賈焉。”(《襄公四年》)“己丑,秦、晉戰于櫟,晉師敗績,易秦故也。”(《襄公十一年》)“吳乘我喪,謂我不能師也,必易我而不戒。”(《襄公十三年》)“且夫戎、狄薦處,貴貨而易土。”(《國語·晉語七》)“賢賢易色”句式正同“貴貨易土”,爲兩個謂賓結構組成的聯合結構。

色,女色。《左傳·成公二年》:“今納夏姬,貪其色也。貪色爲淫,淫爲大罰。”黄懷信《論語新校釋》説釋“易”爲“輕”,與“賢”不對,“賢”無“重”義;其《論語彙校集釋》又説《論語》“色”字凡十八見,指女色者僅二,因而本章之“色”不可能爲女色云云,均不成其爲理由,兹不贅論。

陳祖范《經咫》、宋翔鳳《樸學齋札記》等書説,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關係;那麽,“賢賢易色”也應該是指某一種人事關係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因此認爲這裏是指夫婦關係。但所謂“夫婦爲五倫之首”云云,乃後世觀念,《論》《孟》中未有談及夫婦關係者,談君臣、父母與兒子、朋友關係者則極多。《論語》中兩見“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衛靈公》),正可和“賢賢易色”互證。(2)

1.8 子曰:“君子不重①,則不威;學則不固②。主忠信③。無友不如己者④。過,則勿憚改⑤。”

【譯文】孔子説:“君子,不莊重,就没有威嚴;學習了,就不致固陋無知。要時時恪守忠誠信實。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注釋】①君子:這個詞是引號中整個這段話的主語。②學則不固:何晏《集解》:“孔曰:‘固,蔽也。’一曰:‘言人不能敦重,既無威嚴,學又不能堅固識其義理。’”根據“固”在《論語》時代典籍中的用法,我們以爲前説更爲可信。③主忠信:主,“以……爲主”“著重”的意思。參見本章《考證》。④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是不要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無,通“毋”,不要;友,這裏做謂語,交朋友。至於字面後的意思,可謂衆説紛紜,如邢昺《疏》云:“‘無友不如己’者,言無得以忠信不如己者爲友也。”⑤憚(dàn):畏難,有所顧忌。

【考證】主忠信:

主,“以……爲主”“著重”的意思。何晏《集解》引鄭玄説:“主,親也。”若依此説,就與《孟子·萬章上》“於衛主顔讎由”“是時孔子當阨,主司城貞子”的“主”用法類似了。(確切地説,“主顔讎由”是“以顔讎由爲主人”,也就是住顔讎由家的意思。)然則,這一句的“忠信”就是“忠信之人”的意思。雖然理論上古漢語中可以用某一具體的人和事物的性質、特徵甚至原料來代表那一具體的人和事物,但先秦典籍中“忠信”出現頻率較高,卻未見一例表示“忠信之人”者,因此不敢從此説。皇侃《義疏》云:“君子既須威重,又忠信爲心,百行之主也。”近之。我們認爲,當“主顔讎由”一類詞組中的賓語逐漸可以是抽象意義的詞語如“忠信”時,“主”就産生了“以……爲主”“著重”的意義了。(3)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①。”

【譯文】曾子説:“審慎地對待年長者的死亡,追念故去已久的人,老百姓自然會歸於忠厚老實了。”

【注釋】①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何晏《集解》引孔安國説:“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歸於厚也。”《周禮》鄭玄注:“老死曰‘終’。”《左傳·文公十五年》:“喪,親之終也。雖不能始,善終可也。”

1.10 子禽問於子貢曰①:“夫子至於是邦也②,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③?”

【譯文】子禽問子貢説:“他老先生到哪個國家,必然聽到該國的政事,是打聽到的呢?還是别人主動告訴的呢?”子貢説:“他老先生是靠温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來獲得的。他老人家獲得的方法,和别人獲得的方法,大概不同吧?”

【注釋】①子禽問於子貢曰:子禽,陳亢(Gāng)的字。其人又見16.13、19.25。從他逕稱孔子爲“仲尼”而不稱“夫子”來看,至少此時還不是孔子的學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也不載此人。但何晏《集解》引鄭玄説:“子禽,弟子陳亢也。”《禮記·檀弓》鄭玄注也説:“(陳)子亢,子車弟,孔子弟子。”唐代孔穎達説《季氏》有“陳亢問於伯魚”云云,“與伯魚相問,故知孔子弟子”。這一理由實在太過牽强。子貢,孔子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人,比孔子小31歲(前520—?)。②夫子:一種敬稱,凡做過大夫的人,都可獲得這一稱呼。孔子曾爲魯國司寇,其學生便稱他爲“夫子”,後來沿襲以稱呼老師。在一定語境中,也特指孔子。③其諸:“其諸”見於《公羊傳·桓公六年》《閔公元年》《僖公二年》《二十四年》《宣公五年》《十五年》《哀公十四年》,凡七見;而他書未之見。洪頤煊《讀書叢録》云:“《公羊·桓公六年》傳:‘其諸以病桓與?’《閔公元年》傳:‘其諸吾仲孫與?’《僖二十四年》傳:‘其諸此之謂與?’《宣五年》傳:‘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十五年》傳:‘其諸則宜於此焉變矣。’‘其諸’是齊魯間語。”黄家岱《嬹藝軒雜著》説“其諸”意爲“或者”,近之。

1.11 子曰:“父在,觀其志①;父没,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②,可謂孝矣。”

【譯文】孔子説:“他父親還健在,要觀察他的志向;父親不在了,要考察他的行爲;如果他長期不改變父親的合理做法,就可以説是盡孝了。”

【注釋】①其:指兒子,不是指父親。②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何晏《集解》引孔安國説:“父在,子不得自專,故觀其志而已。父没,乃觀其行也。孝子在喪,哀慕猶若父在,無所改於父之道也。”三年,經常表示很長一段時間。汪中《述學·釋三九》對此有精到論述。父之道:我們全面考察《論語》及同時代典籍中“……之道”,它有時指“某某通常的做法”,但更多時候是表示善的、好的東西。這裏也應該這樣看,所以譯爲“合理做法”。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①;先王之道,斯爲美。小大由之②,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有子説:“禮的作用,以和諧爲可貴;過去聖明君王的治理天下,以這一點最爲美好。但是,小事大事都循此而行,有些事就不一定能行得通了;爲了和諧而和諧,不用禮儀制度來節制,也是行不通的。”

【注釋】①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禮記·中庸》)楊樹達《論語疏證》説:“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説文》云:‘龢,調也。’‘盉,調味也。’樂調謂之龢,味調謂之盉,事之調適者謂之和,其義一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參見13.23注①。②由:從……行走。

【考證】禮之用……亦不可行也:

這段話現今許多注本都這樣標點:“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何晏《集解》引馬融説:“人知禮貴和,而每事從和,不以禮爲節,亦不可行。”這似乎是當今諸多注本的依據,從“每事從和”可知。但皇侃《義疏》卻認爲“小大由之”應該下接“有所不行”。邢昺《疏》從之。我們同意皇侃《義疏》,理由是,“不……;亦不……”結構,一般是兩個相互呼應的複句,而斷句爲“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正是相互呼應的兩個複句。論證如下:

含有“亦不”的否定句,它的前面不一定非得有另一個否定句,如:“我君景公引領西望曰:‘庶撫我乎!’君亦不惠稱盟,利吾有狄難。”(《左傳·成公十三年》)但是,一旦在其前面不遠處有另外一個否定句,這兩個否定句一般都是互相呼應的,形成一個“不(弗)……;亦不……”的結構,也即兩個互相呼應的複句。例如:“過衛,衛文公不禮焉。……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鄭僖公之爲大子也,於成之十六年,與子罕適晉,不禮焉。又與子豐適楚,亦不禮焉。”(《襄公七年》)“叔孫與慶封食,不敬。爲賦《相鼠》,亦不知也。”(《襄公二”年》)“子木與之言,弗能對。使叔向侍言焉,子木亦不能對也。”(同上)“天或者以陳氏爲斧斤,既斵喪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其使終饗之,亦不可知也。”(《哀公十五年》)“使君爲藏奸者,不可不去也。臣違君命者,亦不可不殺也。”(《國語·魯語上》)“丕鄭曰:‘吾聞事君者,從其義,不阿其惑。……’里克曰:‘我不佞,雖不識義,亦不阿惑,吾其靜也。’”(《晉語一》)“過衛,衛文公有邢、狄之虞,不能禮焉。甯莊子言於公曰:……公弗聽。自衛過曹,曹共公亦不禮焉。聞其骿脅,欲觀其狀,止其舍,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公子過鄭,鄭文公亦不禮焉。”(《晉語四》)“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越語下》)但是,爲什麽本章卻前言“不行”而後言“不可行”呢?俞樾説:“上云‘有所不行’,此云‘亦不行也’,兩‘不行’之義彼此貫通。‘亦’者亦上文而言,上無‘可’字,則此亦無‘可’字,蓋涉馬注而衍。馬注云:‘不以禮爲節,亦不可行。’此自用以足句,非其所據經文有‘可’字也。”(《群經平議》卷三〇)俞樾所説“兩‘不行’之義彼此貫通”,正可謂一語中的,著者十分贊同;但説“可”字是衍文,我們不能同意。

誠然,有許多“不……;亦不……”的句子上句、下句都無“可”字,如上引各句;或上句、下句都有“可”字。如:“一齊人傅之,衆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逮至人之衆,不可勝計也。則其所謂義者,亦不可勝計。”(《墨子·尚同下》)“與其居處之不安,食飯之不時,飢飽之不節,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喪師多不可勝數,喪師盡不可勝計,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後,亦不可勝數。”(《非攻中》)不過,並非千篇一律。例如:“君子不奪人之親,亦不可奪親也,此之謂乎?”(《禮記·曾子問》)“君子不奪人之喪,亦不可奪喪也。”(《雜記下》,又見《服問》)

我們將此章標點爲“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正是互相呼應的兩個複句;而標點爲“……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則與那時語言的句法不合。我們這裏的做法,楊樹達先生謂之“審句例”,並説這是高郵王念孫、引之父子之所以“尤爲傑出”的原因之一(見《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之《訓詁學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這類規律的求得,積累到一定數量,即可匯集成一部新的《古書疑義舉例》。(4)

1.13 有子曰:“信近於義①,言可復也②。恭近於禮,遠恥辱也③。因不失其親④,亦可宗也⑤。”

【譯文】有子説:“諾言大致符合義,説的話就能兑現。態度容貌端莊而合於禮,就不會遭受侮辱。對姻親保持親近,[這種態度]也是值得推崇的。”

【注釋】①近於:接近於;與《季氏》“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的“近於”意思相同,不過本章的“近於”意義抽象一點。②言可復:“復”有實現、履行之意:《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欲復其願,而棄其本……能無凶乎?”“言可復”即説話能够兑現。《左傳》“復言”有三例:《僖公九年》荀息説:“吾與先君言矣,不可以貳,能欲復言而愛身乎?”又《哀公十六年》葉公説:“吾聞勝也好復言,……復言非信也。”這兩處三例“復言”與《國語·楚語下》子高(即葉公)所説“復言而不謀身,展也”一樣,都是實踐諾言之義。《襄公二”年》“壬申,左師復言於子木”,這一處“復言”則是“復命”之意。③遠: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之遠離。此處可譯爲“避免”。④因不失其親:因,通“姻”。孔安國説:“言所親不失其親,亦可宗敬。”參見本章《考證》。⑤宗:尊敬。

【考證】因不失其親:

因,通“姻”。何晏《集解》引孔安國説:“因,親也。言所親不失其親,亦可宗敬。”朱熹《集注》説:“因,猶‘依’也。……所依者不失其可親之人,則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楊伯峻《譯注》因而翻譯這兩句爲“依靠關係深的人,也就可靠了”。我之所以不採納此説,一是朱熹並未提出理由推翻先儒成説;二是,遍查《論語》成書時代的典籍包括《左傳》《國語》《孟子》等,“因”作爲表“依憑”義的動詞雖很常見,卻一般不帶“不失其親”這樣的謂詞性結構做賓語。(5)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説:“君子,吃飯不追求吃飽,居住不追求安逸,工作勤勞敏捷,説話卻惜字如金,去得道之人那兒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説是好學了。”

【注釋】①正:何晏《集解》引孔安國説:“正,謂問其是非也。”《論語》中的“正”字多次用爲動詞,表示“使……正”。《泰伯》:“正顔色,斯近信矣。”《鄉黨》:“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子路》:“必也正名乎?”“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都是其例,這裏當然也不例外。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①?”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②,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③。’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④,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⑤。”

【譯文】子貢説:“貧窮卻不諂媚,有錢卻不驕泰,怎麽樣?”孔子説:“可以了;但不如貧窮卻又快樂,有錢卻謙虛好禮呢。”

子貢説:“《詩經》上説:‘好比象骨細切磋,又像玉石細琢磨。’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説:“賜啊,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已知的,你能推知未知的了。”

【注釋】①何如:怎樣,怎麽樣。《論語》中的“何如”,都是這個意思。②貧而樂:皇侃本“樂”下有“道”字。鄭玄注云:“樂謂志於道,不以貧爲憂苦。”但較早的定州漢墓竹簡本“樂”下無“道”字。“道”字大約是後世人爲追求句式工整所加。參見劉笑敢《老子古今·導論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見於《詩經·衛風·淇奥》。譯文從向熹先生譯注的《詩經》。④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名。⑤告諸往而知來者:諸,用法同“之”。“往”,往者,過去的事,此處探下省略了“者”字;這裏指已知的事。“來者”,未來的事,這裏指未知的事。《孟子·盡心下》:“夫子之設科也,往者不追,來者不拒。”《易經·説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譯文】孔子説:“我不擔心别人不瞭解我,我擔心自己不瞭解别人。”

【注釋】①不己知:不瞭解自己。周秦漢語中,當一個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爲代詞時,這一代詞往往要放在動詞前面。 mNWZc1Rb3Fs8EPSZwLP9Q5f3PNvCIjC90dl9EqLCvWkm0DKNrvqp67cipcLOUAj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