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风险,也有机会

褚时健说过,要干事,就不能怕风险。他的原话是:“要干成事业不担点儿风险怎么行?小心地走路还会绊着个把石头。”

褚时健刚到玉溪卷烟厂,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除了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拔除派系斗争,褚时健更对玉溪厂陈旧的机械设备忧心忡忡。事实上,那时候,百废待兴,很多工厂的机器设备都已老化,或常年失修,已经处于“半罢工”阶段。

玉溪卷烟厂也不例外。上任时,褚时健发现烟草生产车间的情况非常糟糕,工人在车间里走一圈,肩头便落满灰尘,更别提在里面长时间地工作了。机械设备更是十分老旧,当时玉溪卷烟厂不得不增加大量人工来弥补机械化的不足。以劳动密集的工序制丝为例,烟厂工人需要一把一把地解包,再把烟叶一把一把取出,有时候甚至需要人工把烟叶的烟茎去除干净。之后被去掉根部的烟叶也需要工人利用一个大木桶进行加工,最后才能把烟叶铺好放入机器切出烟丝。如果要生产一二十万箱卷烟,甚至需要几百名工人每日不停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褚时健明白,这种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必须改变。因为当时玉溪卷烟厂已经摇摇欲坠,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接下来的市场化竞争中,必将面临灭顶之灾。而改革的开始,便应该从技术设备的革新入手。

必须买进口的先进制烟设备,来替换原来老旧的机械。但是褚时健的这一提法立即遭到了身边人的反对,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当时,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都一穷二白,根本没有那么多资金进行扩大生产的投资。而且多年来工人吃大锅饭的意识已经深入心中,很少有适应竞争的市场思维。

没有资金就意味着需要大量贷款,但是背上债务之后,能不能获得投资回报还是一个未知数。卷烟厂得勒紧腰带过日子,员工的工资和福利还能不能保障?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这一笔天文数字的投资,无疑是把未来押注在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之上。与其寄希望于几年后未知的回报上,不如当下得过且过更有保障。另外,不少员工还反映,国产机器用了这么多年不是照样能够生产,为什么非得要换进口机器?

其实这还牵涉另外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机器的革新,必然会使工人的操作技术和制烟技术进行革新。这就意味着在机器进口之后还得进行大量的技术再教育工作,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人们往往沉溺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以获取安全感。变化就意味着风险,在那个几年如一日的时代,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都不敢冒那个险,甚至在玉溪卷烟厂的管理层内部,是否购买进口机器设备也迟迟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褚时健心中的想法十分坚定:买,一定得买!这是玉溪卷烟厂改变积贫积弱现状、扩大产能的重要基础。为了争取大家的支持,褚时健召开各种会议,不停地向同事灌输机器设备的重要作用。“只要有了新设备,我们的香烟就不愁销路了。”“新设备来了,我们一年半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了。”“以后赚的钱都是我们厂里自己的。”

在褚时健的力推之下,厂内终于决定购买先进设备。1982年,褚时健贷款采购了两台英国的MK9-5卷烟机。1984年,褚时健一举拿下云南外汇贷款指标2300万美元,再一次用于扩大引进设备,震惊众人。当时的2300万美元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要是还不上贷款,那可是要受牢狱之灾的。然而褚时健不怕,因为他深知,变革与风险相伴相生,要革新就不能怕担风险。

原来使用国产卷烟机,技术含量较低,生产的卷烟经常出现质量问题,但是改善机械设备之后,玉溪卷烟厂卷烟的质量和产量一下子上去了,极大地打开了省内外市场,玉溪卷烟厂的卷烟开始走俏。

从一穷二白、岌岌可危,到引进设备提升香烟质量,褚时健将困难当作一块跳板,压力之下,纵身一跃跳得更高,他图新变革,无惧一切困难与风险,让玉溪卷烟厂起死回生的同时,铺就了一条玉溪卷烟厂从一间小厂走向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的道路。 HU5XKu33qVX57oLM6kSLSu4HWcgAB9WAFvVQ1K+JWNy4JKTFGnEfzkalgD+Vj4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