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1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极致

褚老走了,我很难过,发了一条微博:

每年褚橙飘香,必如期而至。褚老于我,如榜样,如兄长,更如挚友。喧嚣一生,刚硬沧桑,终归清净。但死而不亡者寿。送挚友,最后一程。褚厂长一路走好,天堂如今有好橙。

褚厂长以前说我这个人在基本感情上、基本看法上,和他比较一致。我是他的粉丝,他是我们这些企业家的骄傲。我多次去看他,其实我是去取经的。

企业家的尊严

褚厂长在玉溪卷烟厂的时候在全国是赫赫有名的,当时国产的云南烟价格已经超过了万宝路等洋烟的价格,能做到这一点,还是很扬眉吐气的。

那时候,玉溪卷烟厂的年税利达到上百亿元,万科的规模是年产值30亿元,人家一年上缴的税都比万科的产值大得多。但是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管理烟厂时的质量概念。烟农、烟田是第一生产车间,烟叶符合标准才进场。从引进种子到耕种、收获、烤制、分级,这个标准环环相扣,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禇厂长入狱,而后保外就医,开始种橙子。我第一时间通过云南的朋友去见了他,第一次他不在家,第二次(2003年)通过朋友安排去哀牢山上见他,他在山头包了一个2400亩的橙园,准备引水上山。去时,他正和一个老农讨价还价,要修一个水泵,老农开价80元,他还价50元。这样一个曾经创税百亿元的企业家在跟一个老农民讨价还价,这是我站在旁边看到的。他个子非常高,戴着破草帽,穿着破的圆领衫。

见面之后,他兴致勃勃地跟我谈橙园将来挂果子是什么情景。那时候橙苗刚栽上去,只有60厘米高。我就小心翼翼地问,什么时候可以挂果?他说得几年后。那时候他已经75岁,挂果得80岁了。我就反思我自己,70岁的时候我肯定退休了,我从没有给自己设计退休后的生活,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的退休生活该怎么设计,应该说受到了褚厂长的影响。比如说我70岁之后,也许到戈壁滩上种庄稼了。

褚厂长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就是他保持了尊严,这恰好是我们中国人现在真正需要的东西。企业家、工商阶层最需要的就是尊严,怎么独立、怎么尊重自己、怎么尊重别人,这是我从他身上能感受到的。

正是因为他保持着尊严,即使受到挫折,也能恰当对待自己、对待社会。实际上他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想帮他,但是他要证明自己,自己独立去做。褚厂长高龄创业,我以前说这是“中年的延长”,他创造的“褚橙”品牌让企业家看到了希望,这里蕴藏了很大的力量,这力量是工匠精神、独立人格、不断创新,是为社会贡献价值的企业家精神和尊严。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当过兵、当过工人、当过干部、当过技术员,但这些都不是我选择的。

褚厂长所处的时代,岂止是商人,大家都是被决定、被安排的,这是整个社会的环境。褚厂长一直说自己是给国家做事情,70多岁后开始给自己做,给家族做。老两口到哀牢山是自己选择的,不是组织分配的,这10多年,自己说了算,实现了真正的经济独立,这是不是尊严?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是把东西做好,他种的橙子有没有作为工商阶层最起码的尊严在里面?

禇厂长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就是他保持了尊严,走过辉煌,落入谷底,又重新站起,触底反弹。

他一生创立了四个品牌,第一是玉溪牌香烟,第二是褚橙,第三是企业家精神,第四则是家族传承。中国的企业家能延续三代的并不多,因此才有富不过三代一说。前段时间,产品发布,褚家三代到场,除了马静芬大姐外,还包括褚家第二代和第三代。

他从政府官员,到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到做自己的家族企业,最后他的家族企业如何传承,也是需要他来面对的。他和他的家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挖掘企业家精神

很多人说,褚厂长之前做的是特许经营,随便从昆明街头找个人,给他一样的条件也能做得到。我不这样认为,几百家靠特许经营的企业,为什么褚厂长能和其他人不一样?

他以前管工业,现在是管农业,管工业的怎么把农业管好?这是不同的概念,和工人打交道,你发工资人家干活,不干活我还可以罚你;农民不能这样啊,很难控制得住吧?大家对病虫害都没办法,他能把果树的发病率从5%—6%降到1‰。我相信他管烟厂的能力,但这么多年过来,我还是非常好奇,他是怎么把管工业和管农业两种理念结合起来的?

褚厂长在哀牢山谱写出一位中国企业家的传奇,感染影响了几代人,其故事、传奇、精神值得书写、值得传承、值得发扬。

中国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企业家的贡献很大,很大一批企业家成长起来了,他们也面临交接棒。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五个10年,针对中国企业家的研究也需要加强,需要总结,需要传承。

每每回忆过往,会想起褚厂长常说的那句话:“年轻人要有耐心,一锤子打不出一个结果。”

他起伏的一生,终归清净了。而年轻人和下一代,你们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2019年6月 Uf0DBcZH8lvhN4lq1XGyaCmYWUgjnn0wX6rI4so84buXSU+gvbGNmg8QbtosqBuZ



推荐序2
企业家精神和价值究竟是什么

考拉看看团队这次推出这系列作品,邀请我写一篇序言,盛情难却,所以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父亲离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对他的怀念,需要用一些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父亲的企业家精神和价值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算是我对此的一种表达,也希望可以给外界提供一些思考。

回顾父亲的一生,作为企业家,他不但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有方法论,战略和战术。正因为具备这些因素,他才成了一位公认的优秀企业家。

专注解决问题

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骨子里始终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总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农业这个产业本身的可能性,以及他做事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专注”。

我过去搞投资,发现在发展变化比较快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关注很多点,然后快速做出判断。

后来我发现,有时候一个人面对太多选择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天才,也会给自己制造很多错误的可能性,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对某一个点上的关注度不够,你的判断就不可能太客观、准确。

特别是在面对诱惑时,比如所谓赚大钱的机会,如果耐不住寂寞而动摇,事业很可能就会走向终结。人生和种花一样,需要修枝剪叶做一些减法。在这方面,父亲的思路十分清晰,内心十分坚定,所以他总能干脆利落地做出决策。

管烟厂的时候如此,后来种橙子也是如此。他每次站在土地上盯着树叶、树枝、树干、果子看的时候,眼神里都是专注。

专注就是要解决问题,做一件事必须专注度非常高,盯着一件事,然后把它做好。这是我在父亲身边一直留意他做事时学到的。我觉得父亲按天分来讲,并不属于天才类型的人。但是为什么他每做一件事都能成?关键就在于他的聚焦和专注,盯着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东西。

在企业家圈子里很多人都认为,父亲从糖厂、烟厂到褚橙,都做得很成功,有一种经商的才能,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专业素养,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匠人精神,我想那就是用专业精神专注地将事情做到极致。

商业逻辑、战略高度和坚韧

总结父亲的经营管理之道,除了专注,我认为还有三点很关键:商业逻辑、战略高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首先,他尊重商业规律,懂得商业逻辑,始终坚持经营的本质。父亲做过糖厂、烟厂,种过橙。别人都说他干什么成什么,并且都能做到行业第一。这也让很多人产生疑惑,为什么他总能做到?

道理说起来非常简单,老父亲一直在思考钻研企业靠什么赚钱,经营的本质是什么。企业要赚钱,是基本的责任所在,是商业专业主义的体现。一个盈利的企业,是对社会、员工、股东、合作伙伴最大的回报。活下来,并活得好,就是他办企业的基本逻辑。现在经常有新的商业模式出来,大家喜欢追风口,要做飞起来的猪。其实还要想一想,风停了怎么办?猪自己没有翅膀,不能飞,诸如此类追风口的企业有没有遵循基本的商业逻辑?企业靠什么赚钱?

老父亲干一行成一行,首先他的商业智慧就体现在他始终尊重商业规律,有商业逻辑。至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市场营销,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慢慢地一个一个解决。经营不需要用那么多高级华丽的词来形容,本质上就是把企业持续做下去,为客户创造价值。

第二,他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这个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拉长时间来看,做好一件事,战略高度不仅需要有预判眼光,而且还考验企业家的把控力,需要有战略,有战术,有战斗力。

父亲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便展现了他的战略思维,红塔山成功后,他在能源、医药、金融等板块的布局,为红塔集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年龄很大的时候,父亲重新选择在农业领域里创业,这个选择也是一个战略选择。农业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人们也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当然,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企业,不管是产业、产品、市场定位,还是领导力、企业文化,总会有不同之处。适合这家企业的战略规划、布局,不一定适合另一家。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有可能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企业家要懂自己的企业,熟悉行业,也就是要理解商业规律,才有可能具备战略高度。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老父亲那样极致。

第三,他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周其仁教授说,企业家精神就是解决问题的精神。在父亲的这一生,问题始终没有间断过,接受濒临破产的糖厂、烟厂,然后老年开始种橙,面对问题父亲始终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越多,他越坚忍。

作为企业家也好,作为个人也好,遇到困难,是继续向前走,还是掉头回来?企业家就是要不断解决问题,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接下来一定有更大的问题,如果没有,那就代表着停滞不前,甚至是在后退、走下坡路。所以,没有问题的时候,一定是危机来了。

我很欣赏一个词叫“痛快”。拆开来理解就是,只有经历很大的痛苦,才能感受到极致的快乐。

解决问题是让人痛并快乐着的事情,脚下路陡坡弯急,但向前一步的风光一定更美。父亲在困难面前一直坚持解决问题,这很多人都见识过。这是不认输、不妥协的倔强,也是千锤百炼后的强大自信。

坚持做好产品

我之前在金融业打拼多年,如今认真做农民,体会到了父亲在土地上踏实前行的心境。每次在基地看到大家热情工作,看到乡亲们不用远走他乡,而是一家团圆,都在果园工作,我为他们感到很高兴。褚橙基地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还有很多老农人,其中有很多人跟随父亲创业直到现在,他们愿意在这片土地上干活,而且干得很好。可以说这片土地因为他们而充满生机,他们因为热爱这片土地而满载希望。

干农业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要坚持做好产品,搞好产品质量。父亲不去基地的时候,总会打电话给基地的作业长们,询问当天的温度、气候、病虫害等情况,他一定要做到心里有谱。在开会的时候,他的数据信息总是最精确的,有关企业经营的一切全在他脑子里。有人说他记忆力好,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他在坚持解决问题,具有坚持搞好产品质量的理念。

农业这个行业,到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规模化、相对标准化的东西,或者说还处于爬坡上坎的阶段。标准化的操作体系,对农业来讲相对难一些,但是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会越来越好。一旦做到某种程度,我们的产业就能规模化发展。实现这一步还需要继续努力。农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行业,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这个行业,也希望有更多用户可以消费到优质的农产品。

我希望我们的事业可以做得更大一些,有更多的资源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也需要多一些像父亲一样的企业家,不但能搞好企业,还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让更多的人重新回到土地上。

父亲一直坚持做高品质产品,一个一个解决问题,这既是管理经营之道,也是精神之力。这是我的理解,也是我和褚橙团队正在践行的理念。

坚持初心,回归本质,砥砺前行,做好一件事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以上是我个人之见,也用来和大家探讨。

褚一斌
2019年8月于云南褚橙基地 Q6NCK9md8YE8pT0iLsBXGHK/YgK9R384x03ZncjxstMB0eDLR8f804hJ6U/lQL5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