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指鹿为马的趣味

各国文化里,用比喻来认知人事物都很普遍。譬如,中文世界里,用“小犬”比喻自己的儿子。这个用法的起源如何,有待查考。还有,“情逾手足”和“情同手足”的说法,是把朋友之间的交情,和手足之情相比。当然,把兄弟称为“手足”,更是不折不扣的比拟。

那么,夫妻关系,怎么比拟比较贴切呢?这个问题,不纯然是文学上、艺术上或思维境界上的益智游戏。在硬邦邦的法律里,这个问题重要无比。因为,离婚率日益增加,是举世皆然的趋势,和婚姻有关的官司,出现的频率远胜于往昔。法官、律师和法律学者们,需要一套好的分析架构,以认知和处理眼前的问题。

奥利弗·威廉森(Oliver Williamson),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经济学者,在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s)方面,有重要的贡献。关于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两大问题:特殊资产(specific as sets)和机会主义(opportunism)。

婚姻关系与契约

员工一旦受雇,马上面对现实问题:各个公司,有各自的公司文化,而特定的工作,需要特别的技巧和知识。要能胜任工作,并且发光发热,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可是,一旦发展出特别的才具,等于是为这家公司量身定做了一台特殊的机器,对这家公司的价值高,对其他公司却可能一文不值。员工该不该投入时间心力,发展“特殊资产”呢?如果发展出特殊资产,公司认定员工别无去处,借机压榨剥削,员工怎么办?

对公司来说,面对的是同一个铜板的反面:对于新进员工,公司要不要投资于教育训练,累积员工的人力资本呢?一旦投入可观的金钱和时间,发展出对公司很重要的“特殊资产”,如果员工趁机对公司予取予求,公司怎么办?

因此,对公司和员工这两方面,都面对特殊资产和机会主义的考验。威廉森的智慧结晶,就是点明经济活动(特别是产业组织内)的潜在难处。他也指明,借着签订长期契约(long-term contract),或是提供适当的升迁渠道、员工福利,以及发展业内业外的商誉等,都有助于化解双方所面对的问题。

可是,婚姻关系,难道可以比拟为员工和雇主之间的“长期契约”吗?何况,员工和雇主,无论是貌合神离还是肝胆相照(都是比拟),毕竟只是从事经济活动而已。婚姻关系,无论是如胶似漆还是同床异梦(又是比拟),毕竟还有生儿育女的面向。以契约比拟婚姻,是不是不伦不类?就事论事,威廉森是著名的经济学者,专长是产业组织,对长期契约有深入研究。可是,他并没有把“婚姻”比拟为“契约”——把婚姻比拟为契约的,是法律学者!而且,运用的概念,正是威廉森发展出来的“特殊资产”和“机会主义”!

人际关系的两面

男女(或同性之间)一旦结婚,会面对与员工和雇主之间同样的难题。如果彼此期望长相厮守,双方都愿意投入心力时间,琢磨对方的好恶,雕塑出适合彼此的“特殊资产”。如果觉得婚姻未必持久,自然不愿意为对方量身打造特别的情怀才具。而且,即使婚姻关系持续,双方也可能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有恃无恐。机会主义的诱惑,就算并不明目张胆(另一个比拟),也一直潜伏左右。

事实上,子女的因素,更突显出婚姻的特质。短期的伴侣关系,通常不会想要有子女,只有长期的关系,才会考虑生儿育女。因此,子女的因素,使得“特殊资产”和“机会主义”的考验,变得更为重要。婚姻关系上,必须发展更精致有效的辅助措施,以为因应。把婚姻比拟为“契约”,容易抽丝剥茧、直指鹄的,掌握婚姻关系最核心的本质。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看成一道光谱(还是比拟)。光谱的一个极端,是一面之缘的交往。路上擦肩而过、便利商店买饮料、飞机上邻座偶遇、打电话给查号台,都是单一交往(one-shot)。光谱的另一个极端,是终身关系,无从改变,也无从脱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庶几近之。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是亲疏浓淡不等、交往多少不一的各种关系。有的交往关系,比较接近一面之缘这个极端,如住家附近超商,工作上认识的客户等。有的交往关系,比较接近终身不变这个极端,如童年好友,多年旧识,患难之交等。

寿命渐长与女性就业及离婚

婚姻关系,过去几乎可以和终身关系画上等号,现在,则是已经离开这个端点,而慢慢向光谱的中间位置移动。移动速度多快多慢,当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几点事实,可以稍稍烘托和佐证。1920年,美国男人平均寿命为54岁,女人为55岁;1980年,男人增加为71岁,女人则变为78岁。(平均寿命延长二十年左右,对很多事都有影响!)此外,1970年左右,美国单薪家庭占所有家庭的35%;2000年,双薪家庭的比例,已经高达67%。(女性就业人口上升,除了引发、助长和支持女权主义之外,想必对婚姻关系产生冲击。)还有,一般家庭里,子女人数减少,同性恋结婚,已经逐渐合法。无论如何比喻比拟,在捕捉婚姻关系的本质时,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是无从忽视的重要背景。

《结婚离婚的法律经济分析》(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Marriage and Divorce ),是一本论文集,撰述各篇章的法律和经济学者,都是一时之选。借着诸多比拟、比喻和论证,希望对这个人类社会的重要主题,能有更上层楼的体会。这本书的读者,不会是大众,而是小众。出版社把这本书带给中文世界的读者,着眼所在,显然不是商业利益,而是基于某种理念和责任感。这种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作风,特别值得一记。

虽千万人而吾往矣,也是一种比拟! Es5QSSrGKjQQJzm3BXeoA68wVjACRN0ZsBCHF5efZsUUxlDc5mYtX4k0W0tz8P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