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供给和需求的另一种思考

早上从台北坐车回台中,到台中时已近中午。办完一些简单的琐事之后我发现自己正在台中女中附近,就刚好走几步路到“菜根香”吃午餐。

自己一个人落座在一张小桌子旁,点了招牌面和小菜以后,我不禁回想起有关这家面馆的一些点滴……

菜根香的老板是大陆北方人。三十多年前退伍之后,就在现在这栋富丽堂皇四楼建筑的附近搭了一个临时的棚子卖牛肉面。我记得读小学时还偶尔会提着圆桶形的餐盒,骑十分钟左右的自行车到面棚来买面。老板做的牛肉面浓郁可口、与众不同,在近悦远来之后生意愈做愈大。不但当年的竹棚变成现在的华厦,菜根香还在南北开了多家分店,由台中的总店每天以专车把秘方炖熬的牛肉汤送到各地的分店去。

我还在脑海里想象当年墙边矮矮的面棚子,侍者已经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我连吃了几大口,又喝了好几口汤。虽然我肚子又饿,心理上又已经“准备好”要喜欢这个和自己的童年有某种牵系的东西,但是,我却发觉牛肉不(再)是那么的美味,汤也不(再)是那么的香浓。牛肉面不但和记忆里的不太一样,甚至也不见得比其他地方的牛肉面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慢慢地把面一口一口地放进嘴里,也试着琢磨出一点体会……

最直截了当的解释,当然是菜根香自己的问题。或者是秘方失传,或者是秘方里的原料和过去的不一样,所以,今不如昔。不过,姜是老的辣,两鬓斑白的老板还是殷勤地楼上楼下招呼客人,活秘方还在,而且,两岸交流之后,各种原料的货源更充裕,应该也不是问题。

另一种可能是有人见贤思齐,慢慢摸索出类似的配方。然后,就像台中的“太阳饼”和“一心豆干”一样,仿冒品的味道和真品的味道变得相去不远。群起效尤、鱼目混珠的结果,是“本铺”的东西不再那么突出、高人一等。这种解释当然有某种程度的说服力,不过,除了菜根香“供给”方面的这些因素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解释才是。

从我这个消费者“需求”的方面因素来考虑,可能感觉更清楚。小时候大家的物质条件普遍都不好,三餐也多半是自己家里开伙,偶尔有机会吃到外面买来的东西,心理上总是特别地兴奋,自然也容易感觉东西特别美味。长大之后,在外面用餐变成常态,新鲜感早已消失不见,别人做的东西自然也不像以前那么有吸引力。

而且,在外面用餐的人口增加之后,多的不只是和菜根香类似口味的牛肉面。像中西快餐、日本料理、地方小吃等,各种餐饮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牛肉面只是争奇斗艳的千百种食物之一。因此,即使菜根香在“牛肉面”这一种食物上胜人一筹,即使菜根香的牛肉面还是比我自己家里的伙食高明许多,和其他各擅胜场的美食相比,也不过是千百分之一而已。两种因素烘托之下,菜根香的牛肉面变得平淡无奇并不为过。

不过,在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另外一种更深刻,也让自己稍稍心惊的解释:成长之后,生活、工作和责任都不断地增加,也不断变得愈来愈复杂。占据自己最多心思的,往往是脑海里反复挣扎翻滚的一些思想观念。“吃东西”已经变成生活里很不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不再会激起自己感官上太多的起伏。所以,很可能并不是菜根香的牛肉面变得不好吃,而是我自己变得不太在乎牛肉面的味道了!

我还是耐心地把眼前的牛肉面吃完。在起身去柜台付钱时,我忽然想到“看山是山”的三种境界……不知道哪一天菜根香的牛肉面会不会又变得很可口好吃…… XP++lRGTaYJToKLPMF8TC5akgrk7fJzlphWadhwB0yQH33Y3H65/vh1nzpFozF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