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伦常关系其实是种工具

伦常关系太重要(成本效益太高),因此归入特殊类别,无须每天盘点损益!

任教多年来,我接触过许多不同科系的学生;程度上,由大学生到硕博士生不等。此外,在校外的演讲,更是面对各种不同年龄性别背景的听众。

虽然对象场合情境不一,我阐释的其实始终一致:经济分析的精髓,以及这种思维方式的应用,包括对政治、法律、社会等问题的解读。学生以及其他听众的反应大同小异:对于经济思维,可以接受;对于这种思维的广泛运用,觉得有趣和讶异。然而,唯一格格不入、无法认同的,是经济分析对伦常关系的剖析。

关于伦常关系,经济分析有点极端的立场是:伦常关系(父母子女、配偶等)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tool-like arrange-ment),具有功能性(functional purposes)的内涵。不知道多少次,学生以及其他听众告诉我:这种描述太血淋淋,残酷而无人性!

那么,什么是人性呢?英文里有个单词senicide,中文勉强翻译为“老捨”。什么意思?在北极地区、日本和印度,历史上都有这种做法:把年迈而没有生产力、行动不便的老者,带到山洞或某地,留下少量食物和水,然后让老者自生自灭!在资源匮乏、大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形下,老者会成为负担,危及其他人的生存。因此,当那个特殊时刻来临,就以人为的方式,协助老者逝去——面对大自然的考验,要设法生存和繁衍;顺势而为,无关道德和价值判断。这就是人性。

比较不极端的例子,是把场景拉近,想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例子。众所周知,华人社会里,非常讲究伦常关系、人际网络。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以“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捕捉这种人际关系的特质。用图形来反映,差序格局指的不是棋盘式方阵,不是橄榄或葫芦,而是同心圆。

同心圆表示,对每一个人而言,由里到外有亲疏远近:最核心的部分,是配偶子女,稍微向外,是父母——父母和配偶子女孰重,可能因人而异,也可能因事而异。再往外是亲戚妯娌,而后是朋友(死党、好友、朋友、点头之交)。最外围,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同心圆的结构,意味着距离不同,对自己的重要性也不同。然而,换一种描述的方式,不正表示:距离不同,对自己的利害也不同,不是吗?事实上,同心圆的距离,已经隐含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取舍;把不同的人,安排在不同距离的轨道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距离的人,以不同的规则交往互动。为死党,可以两肋插刀(应该是形容词);点头之交这个词,已经生动地描绘互动的模式,如此等等。

一旦涉及最核心的部分,无论是配偶、子女或父母,行为规则更清楚明确:不用想,一切以最高规格、最优先方式处理。原因无他,因为是最重要的人,因为利害关系最大,因为已经分类过。抽象来看,“不用想”并不是不假思索,而是已经完成取舍,不需要再思索。认为经济分析不适用,正间接证明经济分析的力道:伦常关系太重要(成本效益太高),因此归入特殊类别,无须斤斤计较,无须每天盘点损益!

西谚云:家,是一个人的堡垒。堡垒,当然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对所有人开放。对于这个堡垒的性质和结构,经济分析不过是提出平实真切的解读;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希望以“理”解之。

关于伦常关系的分析,其实是对人类的礼赞——绝大部分的地区,绝大部分的人,已经不再需要以“老捨”的方式,处理伦常关系。 wK4Ce7O5B9EWwWVlr/Ibv5Wmy/4uq8p1qg7NBD2FnXEIMAWoAxELe48lZ/FPCj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