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1章 给皇后补习商业知识

哲巴尔和吕合财的对话,侍女一字不漏地向杨二陛下重新复述了一遍。

杨二陛下也没想到哲巴尔这么上道。

之前筹建长安银行的时候,萧皇后还为这劳什么‘行长’愁了好久,毕竟长安银行掏空了少府的六十万贯现银,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不找个懂票号运作的人当大掌柜看着,她实在不放心。

可此前少府又没有知晓票号运转的掌柜。

就在萧皇后愁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杨二陛下竟然向她推荐了一个西域来的胡子。

说起来,杨二陛下决定让哲巴尔当长安银行的首任行长,也是出于巧合。

前些时日王大伴将哲巴尔带下去严刑拷打一番,不仅逼问出了棉花的产地,还逼问出这家伙来中原之前,竟是西域的一名高利贷商人,因为赚钱赚到心发黑,招惹了一大批仇人,这才不得不来中原避难,同时看看有什么发财的机会。

听到高利贷这个词。

杨二陛下当然来了兴趣,然后让王大伴将已经被折腾的半死不活的哲巴尔带进宫,问了一些话,得知哲巴尔的确是一名高利贷商人,在借贷和存钱方面的理解,远超大隋朝的票号大掌柜。

也就是说这家伙天生就适合当银行家。

恰巧长安银行首任行长找不到合适人选,杨二陛下就将哲巴尔扔过来,并且讲述了一些自己在借贷方面的理解,引得哲巴尔以为遇到了同道中人。

但要说杨二陛下会金融方面的知识,就有些扯淡了。

杨二陛下表示穿越之前,劳资只是个工科狗,对什么金融经济学屁都不懂,只知晓一些关于借贷和储蓄方面的知识。毕竟穿越之前为了建造穿梭机,杨二陛下借遍了周围人,弄得昔日好友烦不胜烦,都开始跟他要利息。

他知道利息算法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那些好友的钱,也最终遗憾地没能还上。

但就算只知道最基本的借贷和储蓄知识,放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大隋朝,也是领先国际的。

瞧瞧,其他票号掌柜只知道放贷,利息还高的吓人。

就算有人来存钱,竟然也要收利息?

这些蠢货就不知道存钱给利息,然后吸引更多人来存钱,扩大票号的现银?然后放贷规模也能扩大,收一波利息的差价,滚雪球滚下去,不得赚的盆满钵满?

唯一知识渊博一些的大胡子哲巴尔,也是杨二陛下稍微透露一点支票的用法,就立刻磕头请教,然后跪请杨二陛下让他当长安银行首任行长。他哲巴尔一定要试验一下杨二陛下所说的支票用法,用钱生钱,然后回到西域,把每个人身上的铜子都赚到自己腰包里。

杨二陛下大手一挥,欣然同意了哲巴尔的任命。

当然,监视哲巴尔的人,任何时刻都不少于十个。

然后,长安银行首任行长新鲜出炉!

当然杨二陛下还是有点不放心,毕竟自己的身家都放在了这里,要是叫这胡子搞砸了,他得哭晕在厕所。所以就再次微服私访,带着萧皇后偷偷来长安银行看看现场情况。

听到侍女的话,杨二陛下点点头道:

“这胡子脑子确实比一般人灵光,朕虽然点拨的很多,但他刚刚也说了很多他自己的见解,都是朕没有考虑到的。只要监视好,银行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王大伴,监视的事就交给你了,如果办砸了提头来见!”

王大伴赶紧应是。

萧皇后却是道:“陛下,先前您短时间赚来三十万贯的事,臣妾倒是看出究竟了,但您还说钱从少府手中出去,最后还是会回到少府,并且会带回来更多钱,这话臣妾还是不大理解。”

瞧瞧,这就是大隋朝的当家女人。

其蠢如猪。

钱生钱的门道,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要知道他先前已经解释过一部分了。

听到萧皇后的话,杨二陛下无奈只得再次解释。

“皇后,此间事了,你不要老待在少府,琐事尽管交给下面的人就是了,多跟在朕身边,学点赚钱的技巧。”

萧皇后马上点头。

能多跟在杨二陛下身边其实也好,毕竟杨二陛下现在一个子嗣都没有,御史言官早就将她弹劾的体无完肤了。

杨二陛下却是不知道萧皇后又浮想联翩了。

他解释道:

“首先,咱们规定精盐的价格,是五十文一斤,并且它的实际价值,也是五十文一斤,而咱们手中有大量精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准备以五十文一斤的价格抛向市面。但市面上其它盐商却不愿看到咱们将盐价拉下来,所以用两贯钱一斤的价格,将咱们手中的精盐全部收购,这样咱们就收到了比五十文一斤更多的利润。”

“一个月下来,咱们光是现银就赚了六十万贯。”

“可是现在,盐商们手中没有现银了,但他们还是要源源不断从咱们手中收购精盐,所以他们就必须到票号借钱,用他们的房契、地契,还有珍宝首饰等作为抵押,但最后,借来的钱又到了咱们手中。”

“关键便是在这。”

“咱们在票号生意里插了一手,那些盐商纷纷来找咱们借钱,少府的钱就是这么出去的,可是这些钱到了盐商们手里,盐商们又会用来向咱们购买精盐。所以最后少府出去的钱,一转眼又到了少府手中,相当于左手换右手,商人们付出的是房契、地契、珍宝首饰等,而少府付出的,只是一堆堆价格虚高的精盐。”

“如果最后精盐价格突然从两贯暴跌到五十文一斤,缩水四十倍,手中只剩下精盐的盐商们,家财自然也缩水了四十倍。”

萧皇后美目微蹙,问道:“那缩水的钱财去了哪?铜钱是死物,总不会凭空消失了吧?”

杨二陛下欣慰地笑了笑。

笑的很勉强。

憋了许久才道:“皇后,朕想问问你,这少府多出来的六十万贯现银,是从何而来的?”

萧皇后愣了,好一会儿才一拍脑袋,羞赧道:“原来是被少府赚走了。”

杨二陛下点点头:“皇后能自己想到是极好的,这次少府用一堆原本不值钱的精盐,从盐商们手里换来六十万贯现银,盐商得到的,只是一堆不值钱的死物,等到少府将盐价重新拉到五十文一斤,这些盐商的死期也就到了。过去吃进去多少,现在就给朕吐出来多少。”

只是让杨二陛下吐血的是,也不知道萧皇后明明懂却装不懂,还是说这娘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商贾上的事情真不懂,竟然又问了一个非常肤浅的问题。

“陛下,既然如此,那先前现银消耗完以后,盐商们为何不及时收手?倘若当时就收手,显然能减少很多损失。臣妾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但掌管少府这些年也学到不少东西,知道亏本的生意不能做,盐商们精于商贾之道,如何会不懂?”

王大伴见杨二陛下脸色黑如锅底,赶紧笑道:

“这个娘娘就有所不知了,在这种时候,盐商们就不是商贾,说他们是赌徒更合适,他们赌的,是少府的精盐库存快见底。一旦少府库存见底,无法将盐价拉下来,他们也就重新控制了盐市,砸在他们手中的精盐,价格不会跌,反而他们还能借此大赚一笔。”

“只是如此就苦了百姓,百姓将会更加吃不起盐,这种状况违背陛下和娘娘的初衷。陛下体恤百姓民生维艰,当然不会让这种状况出现,所以才让作坊拼命增加精盐产量,稳定盐市。” XrhpdkGEuLdncKeh/MbEDtmdH4ZBwoRp1ziJKOANVQ5ZNWGYRpJTDIFr2I+69ja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