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6章 孙思邈

一硝二磺三木炭,这种配方是记录在后世历史教科书上的。

火药配方应该没问题。

难道说,用这种配方制造出来的火药,威力真的要差一点吗?

摸不着头脑的杨二陛下只得暂时放下疑惑,转而研究其15:2:3的配方,待得将所需要的原料称好搅匀,取出一点放在地上,用火折子点燃,果然燃烧得比刚刚的配方猛烈些。

但用来制造天雷弹,显然还是有点不足。

焦急的杨二陛下登时傻眼了。

配方没问题,混合的也够均匀,威力怎么还是这么小?这就比一般的燃烧速度快不到哪里去,短时间内散发的光热不够,还怎么用来制造心目中能一枚丢出去,就能将突厥人炸个人马翻身的天雷弹?

“皇后,你派人去太医署将孙思邈太医请过来,朕有事要向孙太医请教。”

原来历史上,火药是在隋唐时期发明的,有着药王之称的孙思邈在其中占了很大一份功劳。

正好,孙思邈这个历史上的名人,如今在太医署打工。

等到孙思邈赶到现场,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杨二陛下已经放下手中之物,问道:“孙太医,今日朕请你过来,是有一事想问,据‘抱朴子’记载,旧晋葛洪在火法炼丹上造诣极深,而传言孙太医对此颇有研究,还自创了一种‘丹经内伏硫磺法’,不知孙太医可介绍一二?”

听到杨二陛下的话,孙思邈瞅了萧皇后一眼,眼见萧皇后一脸寒霜,分明是警告自己不要蛊惑杨二陛下炼丹,陛下问什么就答什么,便心中苦笑一下。但想起杨二陛下的话,孙思邈又不禁心中一惊,这‘丹经内伏硫磺法’,还只是停留在他脑海中的一种构想,从未向他人说起,杨二陛下是如何得知的?

且‘丹经内伏硫磺法’,比自己原先打算用的名字贴切许多。

杨二陛下可不知道他刚刚的话,使得孙思邈决定给最近研究出来的炼丹之法换个名字,眼见孙思邈一直低头深思,不觉眉头一皱,道:“怎么,孙太医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

“啊,陛下恕罪,微臣一时有些失神。”孙思邈匆忙回答:“陛下,微臣的确对火法炼丹有所研究,但说造诣极深谈不上。”

杨二陛下不作声色。

“丹经内伏硫磺法,只是微臣最近的一个念头,陛下起的名字倒是非常贴切。此法也无甚特殊之处,只是用来给硫磺、砒霜等剧毒之金石药,在使用前采用烧灼的方式‘伏’一下,使毒性降低到人体经脉可承受的地步。”

“具体方法,乃是取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陶罐里,掘一地坑,放陶罐在坑里和地面持平,四面都用土填实,再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放入罐中,把硫磺和硝石烧起来。等到烧不起火焰了,再拿木炭来翻炒,炒到木炭消去三分之一,就起罐退火,最后趁混合之物还没有冷却,取出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杨二陛下听了云里雾里。

感情这家伙研究火药是为了炼丹之用。

不过话说回来,古代术士捣鼓硫磺和硝石这些东西,本就是用来炼丹的。而这家伙说这么多也不是无用的,至少‘烧灼’、‘退火’这些字眼引起了杨二陛下的注意。

难不成真是原料受潮了?

之前看到火药燃烧缓慢,杨二陛下也猜测过是不是受潮了,只不过在配方上考虑的更多,所以杨二陛下本能的怀疑,是不是配方出现问题。

但杨二陛下敢保证,虽然他后世不学无术,每次去教务处都是商量退学费,但黑火药的两种配方,他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绝对不会错。且小时候的邻居王莽同志消失之前,曾经写过一本“穿越必备物资”的小册子,杨二陛下翻开过,里面不光有游标卡尺的原理,还有黑火药的配方。

所以眼前的配方没有错。

“应该是受潮了,王大伴,给朕支一口锅,把这些东西放在锅上烘干,切记要分开,否则你小命不保。”

等到王大伴去忙活烘干的事,杨二陛下略微思索了一下,就对孙思邈说道:

“孙太医,今日之事,你也瞧见了,估摸着心里有诸多疑问,朕也不瞒你,今日朕乃是要炼制一种名为‘火药’的国之利器,却不是你心中想的何种太古神丹。一旦火药炼制成功,可用来制造另外一物,名‘天雷弹’,威力堪比真正的天雷,一枚天雷弹丢出去,轻则令敌人断手断腿,重则炸死一大片。”

“朕有意筹建火药作坊,可思虑如今的大隋朝,恐怕没有比你更熟悉火药的人了,朕有意让你携领此物之制造,卿可应了?”

萧皇后眼见杨二陛下的确不是要炼丹,紧绷的脸色已经缓和下来。

孙思邈长松一口气,刚刚显然帝后心意不同,他一边要顾忌到萧皇后的警告,一边又要小心地回答杨二陛下的问题,内心实在煎熬。至于现在杨二陛下要他携领什么火药的制造,反正他也在研究这些东西,而太医署又事物清闲,答应下来不是不可以。

便恭谨道:“全凭陛下安排,只是这人手?”

杨二陛下点点头。

眼前虽然遇到些许挫折,但火药最后肯定是会弄出来的,少不了一个督办的人,自己身边,却实在找不到足以信任的人手。

古槐庸去了西海郡,回来后还要领北镇抚司,精盐作坊的事有意让古槐庸督办,所以古槐庸是分身乏力的。

王大伴则要一边领皇城司在各地收‘地税’,一边要在精盐作坊上盯一眼,另外还要时刻留在自己身边,协调宫内和三省的事情,比古槐庸更走不开。

而那些来护儿等卫府大将军,那就更别提了,他们连走出军营的时间都不多。

所以只能另选贤能。

再说火药的危险只有杨二陛下知道,所以只能找个比较了解火药的人,恰巧孙思邈对此有所研究,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了。

“既然孙爱卿答应,那就再好不过了,这火药作坊的筹建迫在眉睫,孙爱卿便直接辞了太医署太医之职,专心火药之事,太医署那里,朕会让其他人接任。” NggHuLR3TrzYFTtuSIhH50rAVRARQiHjMe0umOHU3+DfScuO4XpFpin6q43POB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