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5章 愁白头的杨二陛下

雁门关一战,突厥丢下十五万具尸体仓惶北逃。

漠北一战,来护儿阵斩十万。

如此一来,保准突厥几年之内不敢南下中原。

要说杨二陛下没有点飘飘然那是假的。

可是飘飘然之后,杨二陛下又一夜愁白了头。

皇帝的话是要当金子使的。

前面许诺免去大隋几十万将士一应徭役、赋税,这就是涉及几十万户百姓的大事。后面又夸下海口,说要给死伤的将士赡养高堂父母,还要在各郡县建立县学,送他们的孩子去读书。

老天爷,现在杨二陛下才想起来,在大业十一年,大隋有一百九十多个郡。

剔除那些边关郡,一百五十个郡总有吧?

每个郡有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的县,那就是一千多个县,每个县建一所县学,那就是一千多所。

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啊,没有几百万贯根本办不下来。

而大业十年的岁入才多少?

居然是可怜的一百万贯出头。

也就是说将全年的岁入投进去,那也要投好几年才办的下来,就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修保养,以及请先生教学之类的了。

而凌烟阁和汉奸祠的建造和这相比起来,就是小钱了。

对了,还有凯旋之后将士们的奖赏问题。

先前深入草原后,将士们分外给力,堆出了两座万人京观,这就是两个侯爵,相应的田地和宅子,朝廷都是要出钱解决的。

到处都是钱窟窿。

杨二陛下简直是一夜愁白了头。

好在县学的建设可以慢慢来,不急于一时。将士们的封赏也要等到吏部考功司甄选完毕之后,才会进行相应的封赏,有一到三个月的窗口期。

唯一需要立刻解决的,则是凌烟阁和汉奸祠。

自己说出去的话是要当金子使的,不把这两样东西立起来,时间一长,百姓和将士们恐怕就会骂自己言而无信了。

人性这个东西,其实是很复杂的。

但杨二陛下深知,一旦能用钱解决,那么人性又非常简单。

可问题是,杨二陛下很穷,国库里空的可以跑老鼠,少府也是连最后一文钱都拿了出来。

不知道皇后娘娘,连裙摆都盖不住鞋面了吗?

一夜无眠,等到第二天天明,杨二陛下干脆招来古槐庸这个死太监面授机宜:“古槐庸,你有什么好法子在短时间内弄到钱?只要不劳民害民,朕都准了。”

古槐庸瞅了杨二陛下一眼道:“陛下,您老人家若是着急用钱,奴婢这里还有一千多贯,可以给陛下急用。”

现在一个死太监都比朕富贵。

杨二陛下差点气的吐血。

但一千贯屁用不顶,没有几十万贯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大隋这些个死太监,果然比不上明朝魏忠贤那伙人。

连点钱财都搂不出来。

朕养这么一帮子废物到底值不值?

县学的事,可以拖上个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军功封赏这件事最多拖三个月。

三个月后若是拿不出个几十万贯来封赏,杨二陛下觉得,恐怕将士们会拥护一个独孤化及或者李化及之类的狗东西,然后把自己一把勒死。

一想到独孤化及李化及之类的狗东西。

杨二陛下又灵光一现,想起了被自己凌迟的宇文氏:“古槐庸,朕前往雁门关之前,不是暗中下过令,一旦雁门关被围,北镇抚司就立刻和左骁卫前往江都抄没宇文氏吗?所得如何?”

陛下连脸都不要了?

古槐庸偷偷瞅杨二陛下一眼。

合着陛下您老人家干掉宇文氏,不光是因为宇文氏叛国呐,原来连宇文氏的家产一并看上了?这倒是个好主意,抄了宇文氏,正好可以将所得拿出来奖励有功之臣。

自以为猜中皇帝意思,古槐庸越发恭谨。

“陛下,奴婢正要汇报这件事,底下的小子们已经将宇文氏抄没,宇文氏所有家财加起来一共十七万贯有余,田地另外能卖几万贯。”

杨二陛下微微松一口气道:“田地收归国有,暂不发卖,那些钱到了何处?”

“正在路上,估摸着过个几天就能到长安,陛下您看是收进国库还是收进少府?”

眼见杨二陛下脸色一下子难看下来,看自己就像看个白痴,古槐庸立刻改口道:“不过奴婢觉得收进少府更好,若是转进国库,恐怕官员们免不了会从里面上下其手?最后将士们也不一定记得陛下的好。倘若进了少府,由少府出面奖励将士,将士们一定会对陛下和娘娘感恩戴德。”

“如此甚好。”

这个死太监,总算还有最后一点眼力劲。

刚刚自己恨不得一刀砍死他。

“王大伴可曾回来?朕临时又将他差到太原处理王氏的事,他那边有何情况?”

前往雁门关前夕,杨二陛下让王大伴带着圣旨亲自前往涿郡,命令来护儿出征漠北。

当时杨二陛下刚刚穿越,除了王大伴这个自小陪在身边的老太监,真真是不敢相信任何一个人。哪怕现在古槐庸成了北镇抚司扛把子,自己的鹰犬,杨二陛下依旧更相信王大伴一些。

原本太原的事交给古槐庸也可。

但杨二陛下深知权利不专于一司的道理,所以临时又把王大伴调去太原处理王氏的事。等到这次王大伴回来,杨二陛下决定启用王大伴以钳制古槐庸。

毕竟自己现在还是有点势单力薄。

一旦古槐庸倒向世家门阀,自己就该凉凉了。

只能等死罢?

待得古槐庸将一封信递上来,杨二陛下检查一番,确认火漆未被动过,这才打开仔细阅读起来,不一会儿眉头隐隐出现喜色。

王大伴果真是朕的忠心奴仆啊。

这太原王氏平时不显山露水,昔日在朝廷和宇文氏相比,根本就是萤火和皓月争光。但让人跌碎眼镜的是,小小的太原王氏,家财竟然是宇文氏的数倍之多。

瞧瞧,光搜出的现银就有二十万贯,直接堆成了小山。

琉璃翡翠古董字画,折价起码有几万贯。

最值钱的是王氏掌握的铁矿。

据说李渊当年代表关陇贵族出面,想要以三十万贯收购这座铁矿,被王氏以价格太低断然拒绝。

哪怕将铁矿以三十万贯计算,这王氏的家财最少都有五十万贯,几乎抵得上大隋去年一半的岁入了。而要知道的是,这王氏,在如今的大隋,还不是顶尖的世家。

特娘的,合着整个大隋就朕最穷?

“古槐庸,命来护儿抽调右翊卫精兵各一千,暗中前往太原和江都接应。但有图谋不轨者,格杀勿论!” 7yVJ1ZJQ9EhksDyWHEOflBwZdC+Hj/kkAzT2Er1PjspjWy7bvLGabfmX5opBWA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