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78章 牛鬼蛇神

王大伴心中一惊:“陛下,您是指?”

杨二陛下点点头:“去岁弘文馆诸生哭宫,朕雷霆大怒心神受损,太医署给朕熬制汤药的时候,竟掺杂了毒物?此事教朕记忆深刻,恰巧朕又发觉了一些不妥……这样,你再去将太医署排查一遍,虽说去岁古槐雍已经排查过一次,但皇长子安危,事关江山社稷,不可轻慢。”

“是!陛下!今晚朕便着手排查太医署!”王大伴心中一惊,不敢想象皇长子若出了意外,大隋将会发生什么事。“陛下,要不将孙太医调回太医署?”

孙太医,便是孙思邈了。

杨二陛下摇摇头。

“孙爱卿已被朕调去火药作坊,正在研究新式天雷弹,一时脱不开身,且朕也没有再将他调回太医署的意思,还是另找其他太医专门照看皇长子,切记找绝对忠心之人。”王大伴忙点头应是。

杨二陛下也希望是自己多疑了,定定心神,转向御书房。

话说,帝党那些老头子,已经等了很久了,杨二陛下才出现在门口,樊子盖已经顾不得体统,冲过来问道:“陛下?娘娘可安全产子?是皇子还是皇女?”

面色紧绷,竟比杨二陛下还要着急。

虞世基等人同样如此。

但没办法啊,皇长子的诞生,事关大隋国本,谁敢轻视?

其实自从皇宫传出萧皇后即将临盆的消息,帝党一众成员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后宫是不敢去的,只能待在御书房等着,一待便是一下午,心神憔悴,只希望能老天爷能给杨二陛下一个儿子。

“王大伴,赐坐。”

“陛下,臣不累,您还是先说娘娘生的是皇子还是皇女罢?臣等了一个下午,宫外诸多同僚,还在等臣的消息呐。”樊子盖苦笑道,见杨二陛下面带喜色,不禁心中一惊,暗想莫非是皇子?“陛下,可曾是皇子?”

“诸卿久等了,方才朕委实走不开。”杨二陛下笑着,顿了一会,才稍稍松一口气,道:“万幸,皇后生的是皇子。”

“真是皇子?”

闻言,樊子盖惊喜交加,不多久,眼角竟是有泪水溢出。

“天佑大隋,天佑大隋啊,终于让陛下您有了龙子,只要皇位得以传承,百官会归心,将士们会归心,天下百姓也会归心,此事实为大隋之幸呐。”樊子盖喜极而泣。

虞世基跟着道:“陛下,今年大隋三道遭灾,民间牛鬼蛇神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头,其中不乏怪论者,扬言大隋将如强秦一般,二世而亡,闹得百姓惴惴不安,朝廷的安抚一直不见成效,现今皇长子出生,那些怪论将不攻自破,哈哈!”

李纲也是笑呵呵的:“陛下,皇长子出生,举国同庆,礼部预备祭天祈福,您看如何?”

杨二陛下自是非常开心。

但祭天就不必了,花费靡巨不说,还特别麻烦。

“祭天之事,还是算了吧,朕不想因为皇长子出生而劳民伤财,至于民间那些个牛鬼蛇神,虞卿细细说来。”

虞世基马上整理神色。

“陛下,年中河东道旱灾初起的时候,民间忽然出现一些怪调,扬言大隋自立国以来,染血无数,大业之后,本该休养生息,但朝廷依旧穷兵黩武,虽驱逐了异族,但汉室儿郎也死伤无数,河东旱灾,是上天降给大隋的警示。”

“八月,河南道和河东道也出现旱灾的苗头,流言进一步传播,到了九月,旱灾变为大旱,更有不计其数的牛鬼蛇神冒出来,地方上为此抓捕了不少传谣者,但谣言的始作俑者,却一直不见踪影……”

杨二陛下越听,眉头皱的越深。

“谣言能传开,必然有一个源头,地方上是故意隐瞒不报,还是真的找不到始作俑者?”

闻言,虞世基立刻不说话了。

他知道这些,是因为看过地方提交的公文,总结后得出来的,详细情况,他并不清楚。

杨二陛下又把目光看向王大伴。

“陛下,此事底下的小子们上报过,奴婢着人调查后,似乎和天竺国的黄教有关。”

“黄教?黄教莫非是想在朕身上,重演梁武帝旧事?”

杨二陛下神色骤然变冷。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开国皇帝叫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在位期间,政绩非常显著,也是出了名的节俭,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却在晚年笃信黄教。

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杜牧亦赋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普通八年,萧衍第一次前往泰同寺出家。

皇帝出家,了解一下?

大通三年,萧衍第二次前往泰同寺出家,九月十五日,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二十五日,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

听听,皇帝出家,朝廷还要出钱向寺庙赎回?

大同十二年,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他赎回。

两亿?

太清元年,萧衍第四次出家,朝廷又出资一亿将其赎回。

三次赎回,总共花了四亿钱。

皇帝出家,朝廷却要找寺庙赎回,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梁朝时的黄教有多么猖狂,便是说神权大于皇权也不为过。

而到了晚年,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太清三年,萧衍病重,躺在台城皇宫的净居殿,嘴里发苦,索要蜂蜜被僧尼拒绝,在发出两声‘嗬!嗬!’(表示惊讶)的声音后,于饥渴交加中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尼玛,一个伺候人的秃头,竟敢拒绝皇帝的要求?

说到底,是因为当时黄教势力太庞大。

不过萧衍也是咎由自取,谁让他一个皇帝没事信那劳什子黄教?若不是萧衍的纵容,黄教怎么可能在中原迅速扩散?

好在隋文帝的脑子很清醒。

等到隋朝统一大江南北,隋文帝开始打压黄教,黄教就此一蹶不振,不敢再兴风作浪,却没想到现在又开始搞事情了?也亏得他们实际挑的好,假借天灾之名,更好忽悠无知百姓。

杨二陛下觉得,恐怕不是地方官府查不出谣言的始作俑者,而是被洗了脑的无知百姓,主动为黄教徒隐瞒。 7EmkJ7Z2GVgKwE0IeMUxs98uICvwuyLvnVpKbhTe+KNPLaKFRNnbYQEERww3gP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