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70章 求爷爷告奶奶

闻言,杨二陛下动容,重重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

“是朕疏忽了,来人,立刻熬制姜汤,给每个百姓乘上一晚。”杨二陛下吩咐一句,复看向老农。“老人家,朕的话没错罢?此棉衣穿在身上,些许寒冷,怎么惧怕?哈哈!”

老农跟着大笑:“在理,在理,有了棉衣,百姓的确不会再怕寒冷了,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呼啦啦,百姓皆自动跪倒在地。

杨二陛下道:“都平身罢,百姓们,今日你们来了,便与朕一起采摘棉花罢?皇庄的棉花足够多,你们采摘多少都可以拿回去,马上过年了,也好为家中婴孩缝制几件棉衣。”

闻言,百姓皆不知所措。

自古皇庄里的东西碰不得,这个概念已经烙印在百姓心头。

杨二陛下知道自己亲民过头了,虽然是自己让百姓去采摘,但也要百姓有那个胆子。不过今天涉及棉花能否大面积推广,百姓不敢,他哄,也要把百姓哄到地里去。

“为何迟疑?”杨二陛下问。

那老农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解释道:“陛下,您和娘娘既要养活天下百姓,又要养活朝廷百官,本是不易,我们若再收割皇庄里的作物,陛下您该吃什么哟。”

闻言,杨二陛下被噎得不行。

合着天下百姓是我养活的?而不是百姓养着朕?

哪怕杨二陛下再不要脸,此时也不禁羞耻感满满。

“原来在百姓心里,天下百姓是朕养活的?多好的百姓,朕竟至今才发现。”

许久,杨二陛下深吸一口气。

“百姓们,今年朕去草原打劫一次,收获颇丰,现在皇宫里的粮食多到发霉,你们勿须担心朕无法过活,今日田地里的棉花,你们采摘多少,都是你们的,朕亦希望天寒地冻之时,你们身上能多一件保暖衣物,否则朕将寝食难安。”

皇宫里的粮食多到发霉?

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盛情难却,终于有人去到地里,摘一朵,看一眼杨二陛下,见他神色正常,才继续采摘起来。

杨二陛下却是道:“采摘棉花是虽然重要,但代些种子回去吗,更是重中之重,种植棉花,仅需一两亩贫瘠之地即可,你们将种子带回去之后,明年朕会派司农寺的官员教你们怎么种植。”

闻言,百姓恍然大悟。

是啊,光顾着采棉花了,应该采点种子的,等明年种植到自己的地里,就不需要再来占陛下他老人家的便宜了。

于是开始重点收集棉花种子。

杨二陛下松了一口气。

棉花是去年年末找到的,当时他想让百官试种,给百姓做个表率,好尽快推广到民间,没想到百官非常保守,不仅不肯帮忙推广,还将陛下喷的灰头土脸,就差指着杨二陛下的面,骂他十指不沾阳春水了。

这如何能忍?

当时就撂下狠话,今后百官但凡想种植棉花,便拿钱来买种子,一万贯一斤,若是谁家中种了棉花,却被发现不是用钱买的种子,那不好意思了,皇城司会请你去诏狱喝茶。

杨二陛下就是这么强势。

当初你们把朕的脸打的啪啪作响,今日休怪把你们摁到屎盆子里去。

“陛下,臣妾临盆的日子快到了,想给皇子赶制一件棉衣……”萧皇后拉拉杨二陛下的衣角。

“一件婴孩的棉衣而已,皇后你行动不便,且留在凤辇里,朕和仪妃去采摘即可。”

说着,和慕容婉下到田地里。

后方,百官皆面如锅底,都想起了去年打脸天子一事。

当时是爽快了,此时就有点不好下台了。

棉花似乎确有其效,大家伙当然动了心思,家里土地多多,种上百十亩棉花,给全家老小置办几件棉衣,也不费力。

只是一想到杨二陛下撂下的狠话,百官皆备感头疼。

最后聚集到樊子盖周围。

“樊相国,去岁陛下欲要推广棉花,我等不知棉花效用,推诿一下,乃人之常情,要不你去找陛下说说情?棉花利国利民,若百官做了表率,能够更快地往民间推广。”

樊子盖心里别提多腻歪。

好嘛,去年老夫劝你们顺从一下天子,你们一个个把老夫的话当屁放了,现在想让老夫给你们说情?

门都没有。

反正自家去去年就领了种子,今天也在采摘棉花,以后不愁种子,还可以合理合法地种植。你们就不同了,去年狠狠拂了陛下的面子,以后要是教陛下发现你们谁家种了棉花,却不是花钱买的种子,依着陛下睚眦必报的性格,你们不死也要脱层皮。

忙装作头晕,手抚额头道:“老夫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先行回去了,诸位同僚,告辞!”

百官面面相觑。

再在人群里找虞世基,发现虞贼早跑到天子身边去了。

最后,百官的目光落到了死太监王大伴身上,皆朝王大伴拱拱手,道:“王公公,可否替我等到陛下面前美言几句?毕竟推广棉花,是利国利民之举,我等也想尽些微薄之力。”

“诸位大人,今日来前,陛下不知为何事发了大火,现在咱家哪敢去触陛下的霉头?你们还是自求多福罢?”王大伴把鼻子都翘上天了,瓮声瓮气,说完直接闪人。

百官气的牙痒痒。

最后,都将目光看向李纲。

李纲叹息一声道:“本官尽量去劝说一二,至于陛下怎么决定,只能听天命了。”

最后来到杨二陛下身边,却绝口不提求情之事。

“陛下,今年科举,因为北征和河东叛乱,推迟了半年有余,眼下马上入冬了,举子们都急着赶回家过年,是不是尽快举行殿试?”

卧槽,竟然把这茬忘了。

杨二陛下一拍脑袋:“礼部尽快择定殿试日期,到时和朕说一声即可,对了,举子们的衣食住行,可曾照顾到?”

“陛下之关心,无微不至,此乃举子之福,臣替各地举子谢过陛下了。”李纲倍感欣慰,等到杨二陛下轻声‘嗯’了一下,才继续道:“年初的时候,户部拨过一笔专款,春闱通关的举子,现在都在专门的客栈里研习经史,衣食住行都安排好了。” 7EmkJ7Z2GVgKwE0IeMUxs98uICvwuyLvnVpKbhTe+KNPLaKFRNnbYQEERww3gP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