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65章 首善

听到宋公满的话,那乡老自然感激涕零。

“陛下仁爱,长沙王大善,实乃天下百姓之福,实乃河南百姓之福啊。”

长沙王命人搀扶了一下。

一会儿。

灾民先是在裴矩这边打碗粥,然后又到宋公满这边打碗肉汤,美美喝上一口,顿时感觉来此人间值得了,便是丰收之年,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回肉食,长沙王堪称大隋首善。

首善呐。

宋公满见差不多了,忽然走上高台。

几十个土喇叭一字排开。

“百姓们,相亲们,陛下赈济的粥可能饱腹?”宋公满大声问。

“能饱腹!”灾民亦大声回答。

“那本王赈济的肉食是否可口?”宋公满又问。

“可口!长沙王堪称大隋首善。”

宋公满假装吓一跳,立刻引起百姓哄堂大笑,双方关系立刻融洽起来。

“诸位父老乡亲,本王只是略微施舍,怎敢自称大隋首善?真正的大隋首善,当属陛下,前有《永不加赋》,后有《军功诏》,哪一项不是惠民之举?若说陛下是大隋首善,你们认不认同?”宋公满时刻不忘拍杨二陛下马屁的机会。

灾民齐声道:“认同!”

“对啊,陛下才是大隋的首善,可是啊,乡亲们,你们知道吗,大隋实在太大了,大隋的百姓,也实在太多了,陛下孤身一人,难免会照顾不过来,有些时候,需要我们这些藩王出面。比如这次,便是陛下让本王来河南赈济灾民的,要求本王给河南的灾民某一条富裕之路……”

宋公满循循善诱,慢慢的,百姓皆被吸引。

等到出海给钱给地的话一出,全场皆惊。

有人忍不住大声问:“长沙王,一旦出海,当真给一贯钱安家费?便是刚出生的婴孩,也算一个人头?”

宋公满拍着胸脯道:“本王向来讲究信誉,说给一贯钱便给一贯钱,哪怕刚出生的婴孩,也算一个人头。”

“那土地?”那人追问。

“一百亩永业田,四百亩口分田,按人头给,到了就给!”宋公满斩钉截铁。“且本王方才还未说完,前期出海,肯定不方便带上妻儿,所以妻儿可以先行留在中原。”

到了马上给土地,妻儿可以先行留在中原。

所有人都动心了。

却是因为故土难离的情结,没有下定最后决心。

“出海建国,相当于白手起家,男人打江山,老婆孩子肯定不宜带在身边,而男女交合,又是人之常情,所以愿意跟着本王出海建国的,不光给钱给土地,本王还会额外附赠一个高句丽的女人,给你们当小妾,保证完璧之身!”宋公满丢出终极炸弹。

顿时。

济水河畔,发出震天打动的声响。

灾民你一言我一语,皆是询问什么样的人能报名,什么时间出发。

“本王不欺瞒你们,便是个乞丐想要去海外,本王也欢迎,来多少要多少,河南道不够,本王还会去河北道招募。至于出海日期,还要等舟船建造完才能确定,本王会先行将你们安排到江南,包吃包住!”

“我要报名!”

“我也要报名!”

“让开!我先来!”

“挤什么挤?”

“挤你怎地?”

……

宋公满忙安排人摆上百十张桌子,道:“诸位乡亲父老,莫要着急,只要来了,本王都会要,都稍安勿躁,小心踩到孩子。”

裴矩瞠目结舌。

等到宋公满满头大汗地退下来,裴矩才看着排队报名的灾民,说道:“长沙王,本官佩服,眼前灾民,九成都去报名排队了,剩下的一成,恐怕也不会犹豫太长时间。”

宋公满笑笑道:“本王早说过,河南旱灾比河东严重,百姓已无路可走,只能跟着本王出海建国,且本王给了大实惠,又是送钱又是送地,甚至连女人都送,谁会拒绝?”

裴矩马上拱手以示尊敬。

宋公满又道:“观眼前局势,不消多长时间,三郡灾民都会闻讯赶来,本王会安排他们前往江南,等到灾情消除,裴尚书也可以返回长安了,本王和蜀王亦要前往河北。河南三郡灾民,仅三十万之众,和本王的目标相距甚远,本王和蜀王加在一起,预计要招募一百五十万灾民,缺口还很大,只能再跑一趟河北了。”

裴矩拱拱手道:“那本官先祝长沙王满载而归了。”

“哈哈,多谢多谢。”宋公满同样拱手。

十天后。

三郡灾民闻讯赶来,皆是走投无路,只能去海外讨生活,宋公满请河南折冲府折冲都尉大吃大喝了几天,然后便有一个营的河南府兵,专门护送灾民前往江南,最终目的地是江都。

自从《分封诏》颁布,大隋掀起新一轮造舰计划。

江都是大隋的造船中心。

宋公满自掏十万贯,在江都修建了好几座船厂,专门建造海船,又到杨二陛下面前哭爹喊娘,花五万贯买了十艘五牙大舰,准备当成护航舰只,建国之后,还能改编成一支水师。

等到灾民赶到江都,无不被眼前一幕惊呆。

只见长江的入海口处,几座船厂一字排开,船台之上,横亘着一艘艘庞大的海船,一眼望不到头,人站到下面,如同蚂蚁一般。船厂周围,则摆满了阴干的大树,无数工人在忙活,造船厂的管事,来回奔跑,满头大汗。

皆忙的停不下来。

“那便是出海乘坐的大船吗?”

“老天爷,我见过最大的船,也只有两层高,就那,还把我惊掉了下巴。”

“眼前的大船,恐怕有三百尺高吧?”

大隋的主力战舰是五牙大舰,已是庞然大物,但和眼前的海船相比,仍旧小了一号。

“这海船,恐怕有百尺高吧?”

众人忍不住窃窃私语。

船厂的管事正好路过,闻言笑笑道:“这位倒是有眼力,不错,眼前的海船,皆高百尺,长一百五十尺,是在五牙大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除去了武器装备,另外把船底改尖,更适合远海航行。如今建造成功的,已有三艘,都在东海试航,一两个月才会回来,剩下十七艘都在建造中,最快要半年以后才能下水。” 7EmkJ7Z2GVgKwE0IeMUxs98uICvwuyLvnVpKbhTe+KNPLaKFRNnbYQEERww3gP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