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却说裴矩自渭水顺流而下,在弘农郡拐入黄河,经过几天的航行,又在荥阳郡拐入济水,到达河南道受灾最严重的东平郡,已是半个月之后的事。
其实在舟船进入荥阳境内的时候,路上已经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流民,皆是往洛阳而去。
洛阳是隋朝的东都。
隋朝主要的粮仓,都建设在洛阳周围,比如兴洛仓,是隋朝最大的粮仓,储存的粮食,可供洛阳军民食用三年,此外还有回洛仓、洛口仓、河阳仓、含嘉仓等大粮仓。
裴矩忧心忡忡。
现任的荥阳郡守,叫崔庭和,早在舟船进入荥阳境内的时候,便上船同行了,见状宽慰道:“裴尚书,荥阳是东都和东平郡之间的天然屏障,前往东都的灾民,下官都安置在了荥阳境内,东都一时不会有问题。”
裴矩稍稍放下心。
洛阳也属于河南道,他最担心的,便是局势控制不住,灾民都一股脑地往洛阳跑,导致整个河南都乱起来。
“崔太守有心了,若是灾民都到了洛阳,事情只会一发不可收拾。”裴矩心有余悸,扭头一看,见同行的长沙王宋公满满脸喜色,本来不太好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更加阴郁了。
宋公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裴尚书稍安勿躁,依本王看,此次河南遭灾,断然不会引发动乱。”
“缘何?”裴矩问。
宋公再次笑了笑。
“原本河南的灾情轻一点,本王还没有十足的底气,可现在,本王却信心十足呐,你也知道,陛下允许本王招募五十万中原百姓出海建国。先前在河东,本王原想招募二十万百姓,但河东旱灾并非十分严重,百姓没有被逼到绝境上,对于是否出海,选择性更广,到最后本王只招募到几万百姓,远远低于预期。”
“可河南不同,粮食基本颗粒无收,朝廷的赈济只够饱腹,不可能让他们吃好喝好。”
“若本王答应给一贯钱的安家费,再送一个漂亮的高句丽小妾,你说灾民会不会跟着本王出海?恐怕是个傻子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吧?最后灾民都被本王招募走了,哪会有动乱发生?”
裴矩道:“可受灾之地,不止河南,还有河北,两道加在一起,受灾百姓何止五十万?”
“这不是还有蜀王吗?”宋公满马上把杨秀请到人前。“对蜀王,陛下可是照顾颇多,不仅在海外给蜀王化了一块最好的地盘,还允许蜀王招募一百万中原百姓,和本王的五十万加在一起,总能化解两道的危机吧?”
杨秀有些羞涩地朝几人拱拱手。
“蜀王安好。”裴矩回了一礼,复看向宋公满。“若蜀王招募一百万,倒真的能为朝廷分担压力。”
宋公满点点头:“可不是?所以陛下把本王和蜀王都赶到了河南,待得河南安定下来,本王还要即刻和蜀王前往河北。河北的灾情,比河南严重,总共九个郡颗粒无收,博陵甚至出现蝗灾,暗无天日。来护儿已经焦头烂额,一天往兵部发报三次。”
裴矩明白宋公满的意思,道:“本官会尽快处置好河南灾情。”
待得几日过去,船队进入济阴郡境内,过了济阴郡,便是受灾最严重的东平郡。裴矩命人将船上的帆布掀开,露出底下一袋袋粮食,两岸的流民见状,不由自主地随着船队往东平郡方向走。
船舷两侧,适时有‘土喇叭’伸出来。
“诸位百姓,朝廷已经在调运粮食了,第一批粮食会调运到东平郡,家中无余粮的百姓,可随船队往东平走,只要去了东平,就一定吃得上饭。陛下言明,绝不会让此次天灾饿死任何一个百姓。”
同样的话语,被土喇叭反复播报。
那些流民,起先都静静地听着,待得三遍过后,人群终于欢呼起来。
“你们听见没有,陛下他老人家往东平郡调粮了。”
“听见了!听见了!”
“陛下没有忘记灾民!”
“陛下果然是百姓的陛下,天灾一降临,就马上往灾区调粮。”
人群欢呼声不绝。
有老者老泪纵横,直接跪倒在地,朝长安的方向,重重叩首三次。
有妇人擦擦眼角的泪水,看着怀中瘦骨嶙峋的婴儿,泪眼婆娑道:“有粮了,有粮了!”
黑瘦的汉子,则放下肩上的担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裴矩在船上看得一清二楚,心下惨然,终于明白杨二陛下为什么会对地方的豪门动刀子了,地方豪族明明不缺粮食,宁愿放在府库里发霉,也不愿拿出来赈济灾民,究竟是多冷血的人才干的出来?
且裴矩听樊子盖随口提过一句,说天子大动肝火,不光因为地方豪族不肯赈济灾民,还因为某些人竟然趁着天灾,哄抬粮价!
简直非人所为!
待得到在东平郡靠岸,裴矩连郡城都不想进,直接在河岸上支起一百口大锅。
那些流民见状,老一些的,主动到四处寻找柴火,汉子则排队到船上搬运粮食,一船船粮食被搬空,好让空船马上返回长安和洛阳,继续运粮。搬上岸的粮食,人们并未据为己有,都搬到大锅边上放着了,然后站到一旁排队。
妇人自动聚集起来,几人一组,来到锅边生火做饭。
一切都井井有条,竟不需要人安排。
裴矩动容,骤然明白这是百姓对天子的信任,是烙印到骨子里的信任,天子说不会饿死一个百姓,百姓便马上相信了。
不消半个时辰,河岸上已有粥香传来。
越来越多的流民闻询赶来,裴矩皆让他们排队,最后一百口大锅后面,排起了一百条长龙,秩序井然,基本没人排队,更没有哄抢之事发生。
待得黄昏时分,裴矩已是精疲力尽。
东平郡守孔嗣业匆匆赶来。
带着一帮子地方官。
下午的时候,听说裴矩到了东平郡,孔嗣业吓了一跳,因为他事先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正准备到城门迎接,别驾却说裴矩在济水河畔赈济灾民,并不打算入城,忙匆匆赶来,方一见面,便面带惶恐,道:“裴尚书,如今已是十月中旬,天寒地冻,还请尚书大人快快入城避寒,下官已经备了温汤酒菜,尚书大人万勿以身体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