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后,皇帝的仪驾进入长安,百姓皆自发跪到街道两边,祝贺天子平叛归来,脸上都带着笑意,乐呵呵的,整个长安都处在欢乐中,却不想杨二陛下进入皇城之后,并未进宫城,而是转道去了工部,换上一套常服,直奔城外的骊山书院,令得萧皇后的迎接落了个空,立刻明白杨二陛下不满了,心中忐忑,却不能在人前表现出来。
樊子盖也是内心不安。
联姻一事,是他和萧皇后一手促成的,没想到引起天子不满,苦笑一声道:“娘娘勿扰,臣去骊山书院看看,想必陛下只是一时心中堵塞,不会真的怪罪娘娘的。”
萧皇后点点头道:“那有劳樊相了。”
樊子盖拱拱手,告辞离去,到了骊山书院,却见杨二陛下没有半点阴郁之色,反倒乐呵呵的,被将作大匠何稠领着,正围着一台钢铁巨兽转来转去,见他到来,还招招手,笑道:“樊爱卿也来了?正好,一起来看看蒸汽机,朕去岁只是随口提上一句,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何爱卿竟连雏形都做出来了,回头朕重重有赏。”
樊子盖小心观察一番,确定杨二陛下是真的没生气,才稍微放下心来。
但马上又觉得奇怪。
蒸汽机是什么东西?天子竟然如此在意?刚回长安,连后宫都懒得去,直接来了骊山书院?
“陛下?蒸汽机是何物?臣观陛下,似乎对蒸汽机非常在意?”樊子盖试探地问。
“呵呵,何止是在意?为了此物,少府前前后后投进五万贯,就这,还只造出来一个雏形,一时半会派不上用场。”杨二陛下笑道,没有一点心疼的样子。
樊子盖更加迟疑了:“陛下,那此物究竟有何用处?”
蒸汽机有什么用?
杨二陛下表示自己学历有限,只知道这玩意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产物,也是因为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才能拉开序幕,从此由手工转向机器动力。
往细了一点讲……
早期火车的动力来源是蒸汽机。
战舰的动力来源也是蒸汽机。
总之,蒸汽机可以应用在方方面面。
想了想,才道:“此物用处实在太多,一时半会说不清,真要纠结的话,马车是最好的例子。一旦蒸汽机定型,将可以替代马匹,以后货物的运输,不需要人力畜力也可完成,便是海船远行,亦可用蒸汽机代替人力。”
樊子盖是懵逼的,根本不明白一台钢铁巨兽,如何能代替人力畜力?
难道这台钢铁巨兽并非死物,也是能自由活动的?
杨二陛下知晓解释理论,效果不大,便对何稠吩咐道:“何爱卿,你来给樊相国演示一遍,只要教樊相国满意了,以后国库也会往骊山书院投钱,书院不用再担心经费紧张。”
何稠明白杨二陛下的深意,马上道:“是,陛下,但请陛下和樊相往外站一点,蒸汽机启动的时候,还是有些危险的。”
接着,樊子盖便张大了嘴巴。
他看到书院的学生,先是往一个大铁箱子里铲了好些煤炭,里面火焰熊熊燃烧,然后大铁箱子上面,另一个铁箱子冒出热气,显然里面装了水,随着热气的冒出,一个杆子连在盖子上,开始了上下的反复运动,又带动一个轮子(齿轮)转动,最后又通过几个不知名的步骤,竟然将几百斤的磨盘带着转动起来,连驴子都省了。
马上惊掉下巴,惊讶道:“陛下,磨盘如何会自己转动?不对,那铁箱子的盖子上下往复,如何让磨盘转起了圈?”
这是个金主。
何稠早就想抱樊子盖的大腿了,不等杨二陛下回话,穷疯了的何稠马上引着樊子盖来到齿轮前,是一组齿轮,通过曲柄和连杆带着运动:“樊相,此物唤作曲柄,另一物唤作连杆,通过此二者,可带动齿轮运转,齿轮运动,又可带动磨盘转圈。”
樊子盖胡子在颤抖,眼前的事,超出他的理解范畴。
他实在想不通,明明是上下运动的东西,怎么就能变成转圈?
但尽管不清楚其中原理,樊子盖也明白此物的重要性,因为能省去人力畜力,只需要一些木炭烧水即可,磨盘只是其中的应用之一,想必马车和其他地方也是用得上的,以后得省去多少花费?他不敢想象。
杨二陛下笑道:“樊相国觉得此物如何?若是让国库投钱,卿觉得投多少合适?”
樊子盖思虑了许久:“陛下,若是国库有钱,便是投十万百万也不成问题,只是现今国库空虚……”
憋了半天,就给这么个回答?
现在光少府在投钱,等到以后投入量产,朝廷难道要白嫖?
樊老贼当真打的好算盘。
见杨二陛下脸色变得阴沉,樊子盖马上改口:“不过此物既为国之重器,朝廷哪怕咬紧牙关,也要支持将此物造出来,臣认为国库每月向书院投一千贯,比较合适。”
“两千贯,没得商量!”杨二陛下想也不想地道。
一个月两千贯,一年便是两万四千贯,今年春税只有八十五万贯,但花钱的地方一大堆,说实话一下子挪出两万四千贯,樊子盖心里老疼了。且此事是他答应下来的,等回到长安,户部尚书裴矩裴老抠指不定怎么找他的麻烦。
刚刚真不应该追到书院。
便点点头,应承下来。
其实让少府单独投钱,也不是撑不过来,杨二陛下只是不想朝廷养成白嫖的习惯,自己付出的东西,不知道珍惜,他要求国库出钱,便是想国库自己主动来认识蒸汽机的重要性。
不一会儿。
蒸汽机忽然发出刺耳的声音。
何稠脸色一囧,无奈道:“陛下,眼下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密封材料,微臣试着用牛筋捣烂后制作密封材料,但效果不佳,只能撑一刻钟左右,一刻钟后便会被高温熔化。”
杨二陛下早知道会是这种结果,并不生气。
“此事朕给你两个答案,其一,改进牛筋的熬煮办法。其二,去找江南水师统领陈棱,在东海以东万里处,有一地曰太阳神国,为殷商后裔所建,盛产一物,唤作橡胶树,可收集汁液,是制作密封材料的绝佳之物。只要你能说服陈棱派几艘船出海,想必能找到橡胶树,然后移植到交趾郡,今后便不用头疼密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