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咄苾原先也怀疑过。
可后来他亲身试验了,证明神仙膏并非毒物,反而能避寒和提神,可以说是天狼神赐给突厥牧民的宝物,中原皇帝有眼无珠,竟然愿意将这等好东西卖到草原,脑子被门夹了?
问阿史那·思摩,也说不清楚。
俟利弗设则是支支吾吾。
这也不能怪咄苾想当然,实在是因为知晓断供神仙膏后果的人,只有俟利弗设一个,而因为某些私心,俟利弗设并未将这个后果告诉其他人。现在咄苾等人并不缺神仙膏,等到今后杨二陛下断供,漠北草原定会哀鸿遍野,不费吹灰之力可攻城拔寨,便是离当球长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只怕是隋国皇帝有眼无珠,你也知道,那狗皇帝是一个二世祖,杨坚打下的好江山,几年下来差点被他败光,得到好东西却不知珍惜,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咄苾丝毫不在意地说道。
沽悖点点头。
“明天我会让人往你这里送一百斤神仙膏,你先试着卖出去,尽量卖给贵族。思摩在中原的进货价格是一贯钱一斤,你至少要卖到两贯,然后收益我们平摊。等到我们赚到了足够的钱,即便兵力上不占优势,大汗也不得不向我们低头。”咄苾恶狠狠地道。
原本以为始毕连败两次,嫡系损失殆尽,再无翻身之机,没想到转眼从西突厥借了十万兵马。
更让人意外的是,达头那个狗东西竟愿意借?
当初差点被始毕留在西突厥当人质,咄苾一口恶气到现在还在憋着。
闻言,沽悖点点头,感觉到被子里咄苾的手又不安分起来,刚想说自己没力气了,不想咄苾翻身压上来,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下去,假装抗拒两下,便干脆配合起来。
……
龙庭之中,咄苾在给始毕戴帽子。
辽东之处,始毕也感觉最近几天脑袋怪怪的,眼睛看什么都偏绿色,问周围人,又确定自己眼睛没问题,但看东西总是偏绿,也不是个事儿不是?
便想着回龙庭后一定要找大夫看看。
应该是年纪大了,开始习惯性地头晕眼花。
这次抢劫高句丽,始毕长了个教训,也从杨二陛下那里学到了一个优点,便是全军轻车简从,快速挥师,所以直到突厥大军赶到辽东,各方才反应过来。
高句丽的边军吓破了胆。
如果是和隋朝作战,他们还有底气,毕竟大隋在辽东吃了三场败仗,丢下上百万具尸体,高句丽人从心里瞧不起汉人。
但这回来的,是突厥的大爷!
老天爷哟,高句丽什么时候得罪突厥了?逢年过节都送礼了啊?便是漂亮的女人,也是每年大批大批地送过去,突厥上层用过都说好,到头来竟然还要挨揍?是嫌金银珠宝送少了,还是觉得女人送的不够?
要是不够,可以说,大王肯定会继续送的。
待得消息从边境传回国内,高句丽王高元也吓傻了,慌忙召集文武百官进宫商讨对策。
待得众人看完军报,无一不是脸色苍白。
丞相高几看完军报,两眼一黑差点晕过去,直到被宦官拍了好一会儿后背,才重新恢复正常:“大王,会不会是始毕可汗觉得贡品少了?要不咱们再加点?一倍不够的话,两倍三倍也可以,总好过一场刀兵呐。”
太师金勿可马上驳斥:“一倍?两倍?甚至三倍?说的轻巧?你看国内现在凑的出来?便是凑足原本的贡品都力不从心了。”
高元不明所以,闻言怒道:“高句丽之富饶,不输中原,为何一点贡品都凑不出来?”
金勿可马上翻白眼。
这你也好意思问?年初的时候我提醒过了,是你不将隋朝放在心里,反而大举征兵,竟想反攻中原,搞的十户农民九户从军,现在国内一穷二白,怪得了谁?
“大王,年初隋朝的狗皇帝让来护儿袭扰辽东,您大举征兵,国内粮食欠收,现在国库已经空了。”
言外之意,便是错在你大举征兵。
本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来护儿只是袭扰,不可能第四次进攻高句丽,你倒好,犹如惊弓之鸟,大举征兵,还都送到了边疆,靡费之巨,高句丽差点没撑下来。等到辽东安定下来,国内的田地没人耕种,今年粮食直接减产五成以上,市面上其他买卖也萧条下来,国库不仅没收上来几个大子,还把往年存下来的积蓄全贴了进去。
高元也马上反应过来,不再纠结此事,脸上又变得忧愁。
“诸位爱卿都想想办法,眼前该当如何?突厥进入辽东,直接忽视奚部、隰部还有契丹,又不可能从辽东方向进攻隋朝,目标只可能是我们。突厥人不比中原人,他们个个彪悍,能以一敌十,高句丽不可能是对手,只能趁着眼前还没打起来,尽力争取谈判的机会,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众人皆以为然。
金勿可也点点头。
他刚刚反对高几,其一是看高几不爽。
他是太师,高几只是丞相,按照传统,太师的地位,原本应该比高于丞相,可因为高几出自高氏王族,所以真正掌握大权的是高几,而金勿可一直以来被高几压着。
其二,是想发一下牢骚。
国库是金勿可管,日渐减少,直接把他贪腐的机会弄没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金勿可怎能不痛恨?并且征兵的烂主意,偏偏是高几提出来的。
听到高元的话,金勿可最终说服了自己,国事大于天。
他沉吟了一会儿。
“大王,为今之计,只能多送点美人过去,再派使臣前往突厥大营,亲自向始毕可汗解释一番。今年高句丽被中原人袭扰,粮食欠收,始毕可汗和我们同仇敌忾,会理解我们的苦衷的,只要解释清楚,应该就没事了。”
“光送美人还不够。”高元眼前一亮。“本王觉得可以学一下中原人,也和突厥和亲。”
“妙!妙!当真是妙!大王此计,定能换来高句丽之延续!”高几马上拍马屁。
高元非常受用,继续道:“不过高句丽不能像中原一样,送个假公主去糊弄,我们要送,便送真正的公主!恰巧本王的长女已经芳龄十六,也该到了出嫁的年岁,便由长公主和亲突厥。另外,为了以示诚意,除了要从民间选取美人,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也要至少挑出一名容貌可人的女儿,跟随长公主一起去突厥和亲。如此一来,始毕可汗的怒气,总该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