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饬吏治,杨二陛下也是突然想起来了有这么回事,继而想到已经进行几个月,却没有一点进展,这才不爽。
当务之急,还是粮食的事。
“既然虞卿你敢保证,朕不妨再等等。”
杨二陛下点点头,又话锋一转。
“只是当务之急,还是粮食的事。朕不妨告诉你们,皇城司已经摸查了河东各地的储粮数量,结果让朕既欣喜又愤恨。欣喜的是,这些储粮,应该足够河东百姓度过难关,愤恨的是,这些粮食竟全掌握在豪门手里,百姓家中无一颗余粮。”
“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想必你们都猜的到。”
“朕的要求也不过分,便是那些个豪门,每家捐出七成的存粮。”
李纲迟疑道:“陛下,此事会不会引起那些豪门反弹?”
“反弹?只要刀子够锋利,朕会怕他们反弹?甚至朕巴不得他们反弹,如此一来,朕便有了抄家的借口,剩下的三成存粮,也能拿过来用。”杨二陛下凶神恶煞地说着,令得帝党成员,皆以为眼前之人是个强盗。
“不过,总是抄家,难免会引起混乱……”
“这样,要求他们认捐的时候,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捐粮,朕便不再计较他们过去做了什么破事。若是不捐,便将刘氏和陈氏的结局,与他们说道说道。”
听听,连恐带吓的,这还是一个天子的所作所为?
虽对杨二陛下的性格有了足够的了解,但杨二陛下的毫无下限,还是超出帝党的预料。
“李卿,此事交给你了,你是礼部尚书,找个由头,比如祈雨之类的,把河东各地的豪门乡绅组织到一起,然后将这件事尽早落实下来。”
李纲笑道:“是,陛下,臣遵旨。”
……
却说杨二陛下在顶着河东豪门的粮袋,大隋的众多藩王,也齐聚到了河东。
比如长沙王宋公满。
大朝会上,天子颁布《分封诏》,从此藩王可以移封海外,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土皇帝,宋公满是第一个响应的,所以收获的好处也最多,杨二陛下已经答应将吕宋之地移封给他。
都是宋,用来当新封地岂不正好?
如今过去八个月,和朝廷的手续已经交接完了,就等着招募一些军队和百姓,然后乘船出海,去吕宋之地建国,以后这中原,便由小皇帝一个人瞎折腾了。
所以听闻河东遭遇大旱,宋公满立刻屁颠屁颠地来了。
还带着一大箱一大箱的银钱。
大旱好啊,不大旱上哪招募百姓?
中原百姓都故土难离,不是迫不得已,没人愿意离开故乡,之前他花费重金在各地招募百姓,也只不过招募到几千个卖光了土地的流民,听说去海外不仅送土地,还送一贯钱安家费,这才愿意跟着去海外闯荡。
可几千人怎么够?
那吕宋之地,据说方圆千里,参照大隋的人口密度,怎么着也得弄个几十万人才够吧?比如五十万?如此一来,便是五十万贯的花费,此外还要打点地方衙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没事,老宋家在江南经商多年,别的不多,就是铜臭之物一大堆,一直堆在地窖里发霉。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车队行走在官道上,明显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流离失所的灾民越来越多,宋公满心里乐开了花,偏偏马车外有个天子鹰犬,正是六扇门统带张庭月,现在临时负责藩王移封的事。
他不敢表现出来,便向车夫问道:“还有多久到太原?”
“回老爷的话,再有三天就能到太原城了。”
宋公满点点头,和车内一名年轻人对视了一眼。
后者是蜀王杨秀,杨二陛下的胞弟,皆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所生,年初在曲江池商讨移封事宜的时候,被杨二陛下点名做表率,如今和长沙王一样,封底也被换到了吕宋。
对此杨秀是抗拒的。
他没什么大志,只想着在二哥的杨广的陛下,踏踏实实把今生过往就谢天谢地了,对什么开国当土皇帝,他没有一点兴趣。
见宋公满看过来,杨秀苦着脸道:“王叔,小侄可不可以不去吕宋?那吕宋蛮荒之地,全是刚刚从树上下来的猴子,我们留在中原享福,不比去吕宋更好?陛下是小侄的二哥,反正小侄是胸无大志的,只要能踏踏实实过完今生,就可以了。”
宋公满是杨坚封的异姓王,而杨秀是杨坚的四子,名义上确实是叔侄关系。
闻言做了个嘘声的动作。
一会儿。
见车外的张庭月似乎没有察觉,宋公满才压低声音道:“唉,贤侄,以后你说话可得长点心眼啊,现在陛下文治武功,古今少有,连带着帝党之人,开始不将藩王放在眼里。移封之事,已是定性,不可再改,你刚刚的话若是教帝党听见,少不得要脱一层皮,以后说话万勿慎重啊。”
杨秀也有些后怕,道:“可是小侄确实不想离开中原啊?你说到了太原,小侄若是向陛下求个情,陛下会不会通融一番?”
宋公满脸色一板,道:“贤侄,正因为你是陛下的亲弟弟,陛下更不会给你特例。将藩王移封到海外,对杨氏皇族的统治极有好处,陛下高瞻远瞩,力排众议推行此事。你是亲王,是真真正正的皇族,不像我们这些异姓王,你应该理解陛下的苦衷,也应该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可这样就牺牲了我自己。”杨秀双目无神道。
“陛下是个念及旧情的人,今日你帮了陛下一把,他日陛下肯定会双倍还你人情,更何况你是陛下的亲弟弟?现在为了皇族的延续,让你暂时受了委屈,陛下心中肯定也有愧疚,姑且等等,今后你肯定会感谢陛下。”宋公满道。
闻言,杨秀点点头,忽然沉默下来。
等进了太原城,宋公满先是去觐见了一下杨二陛下,也没有谈及移封的事,就是纯粹的叙叙旧,出宫后便包下城内最大的一栋酒楼,将太原郡说得上话的官员都请了过来,专门商讨招募流民的事。
起初听说宋公满打算招募几十万百姓,太原郡的官员,皆是吓了一跳,以为宋公满想造反,当即准备找借口离场,直到宋公满解释此事杨二陛下已经同意了,这才继续把酒言欢。
待得酒过三巡,众官员的荷包满了,且未曾回家,便有仆人来报,说家里已经多了两三房小妾,正等着老爷回去洞房,于是相视一笑,大刺刺地答应一定帮助长沙王招募百姓,然后急不可耐地回家洞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