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26章 皇城司办事

在如今的大隋,皇城司的赫赫凶名,不比锦衣卫差多少。

相反在北镇抚司抬升成锦衣卫,专门针对中原之外,将国内交给皇城司后,皇城司这个名字,一下子烙印在了百姓心头,反倒渐渐忘记了锦衣卫的存在。

是以,一听到是皇城司的上官,刘三权态度更加恭敬了。

“原来是皇城司的官爷,几位里面请,里面请。小虎头,还愣着作甚?赶紧倒茶!怠慢了几位上官,仔细你的皮!”刘三权冲店小伙怒气冲冲道。

“小虎头?”陈登闻言淡笑了一下。

刘三权赶紧换上笑脸:“是小名,真名叫胡投,老父是个赌鬼,随便取了个胡投的名字,在他三岁的时候赌光家财,把妻儿都卖了换赌资,没几年老娘病死了,老朽见他可怜,就收养过来,平时给小店打打杂。”

“没想到刘掌柜也是个善人?看来陛下的教化,还是很有作用的。”陈登称赞道。

“可不是?老朽最见不得百姓遭灾,平时看到孤儿孤女,总忍不住救济一二。可惜天下刚太平,老天爷就不乐意了,眼看着一场天灾要来,也不知道会出现多少孤寡。唉……不过,几位上官,老朽方才听你们说,陛下准备从长安和洛阳调运粮食?”刘三权贼眉鼠眼地问道,眼皮子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

陈登却是心底冷笑。

他原来时北镇抚司之人,后来皇城司草创,便调到皇城司,什么样的牛鬼蛇神没见过?这刘三权虽处处流露着对百姓的同情,可最后一句话,却是将心理的想法彻底暴露。

不就是怕粮食调运过来后,会压低太原的粮价吗?

果然和天子说的一样,都是些压榨百姓的混账东西,大灾之年,竟还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若没了百姓,他们赚的银钱再多,不也是一堆烂物?

只是陈登也不在意。

闻言笑笑道:“陛下确实有此意思,否则河东的百姓怕是很难捱过今年,不过若是河东的存粮足够,便从河东本地调配也是可以的嘛。”

“那河东官府的存粮?”刘三权忍不住问道。

陈登脸色一板,刘三权立刻知道问过头了,忙打个哈哈将事情绕过去,笑道:“几位上官莫怒,老朽也是担心河东的百姓,毕竟大灾之年,百姓手中无粮,就难捱了。可惜老朽只是个掌柜,做不得主,否则老朽便是将店里的粮食都捐给灾民,也是愿意的。”

说着,将话兜了回来。

“几位上官,小店里的粮食其实也不多,每日里只有一千斤的量,中午就卖完了。”

“每日只有一千斤的量?”陈登问。

“哎哟,几位上官,老朽哪敢骗你们皇城司?主家亲口告诉我,每日里只能往店里调拨一千斤,再多的话,主家自己就揭不开锅了,而且这每日一千斤,也不知能卖多少天。”刘三权立刻叫苦。

陈登冷笑道:“据某所知,你主家刘崇贵,在下刘乡是出了名的刘扒皮,家里三千亩永业田,都快赶上朝廷的郡公了,私田更是不计其数。佃户辛苦劳作一年,七成的收成要被刘扒皮刮去,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粮食?你不妨转告你主家一声,若是刘氏恶意哄抬粮价,去岁八大盐商的结局,可是历历在目呐。”

闻言,刘三权脸色变幻不定,心想皇城司果然无孔不入。

这皇城司才成立一年不到,原本只是在长安、洛阳、江都三地活动猖獗,收些摊位费之类的破烂名目,没想到天子刚来河东,便将河东也渗透了个遍,连主家有多少田地,收了多少租子,都差的清清楚楚。

话说河东十几个郡,像主家一样的地主老财不在少数,皇城司得安排多少人,才能全部调查清楚?

一会儿。

刘三权强颜欢笑道:“哎哟哟,是哪个杀千刀的在胡说八道?几位上官,你们可千万莫要误会,那都是市井流言啊,主家在下刘乡,是出了名的大善人,逢年过节都会接济穷苦乡民,下刘乡的乡民,谁不对主家感恩戴德?怎么就把主家诽谤成了扒皮?”

说着,袖子一抖,一块玉佩滑到陈登手里。

陈登掂量了一下。

刘三权笑道:“嘿嘿,只是件不值钱的小玩意,权当玩物,把玩把玩的。”

陈登顿了一下,道:“掌柜的,也别说虚头巴脑的话了,若是以前,某指不定收下了,可前不久陛下重组三司,以后皇城司的职位,会全部由宫里的公公充任,等河东事毕,某会重新调回锦衣卫。这是某在皇城司接的最后一件差事,可不想阴沟里翻船,些许铜臭之物,怎能和某的前途比较?”

说着,又把玉佩扔给掌柜,便带着两名属下记录店里的存粮。

最后确实不到一千斤。

陈登有些不相信,又到后院看了一下,空空如也,狐疑地看了属下一眼,后者立刻附身道:“档头,卑职之前调查过,刘氏粮铺的存粮绝不止万斤,卑职以为他们是在恶意哄抬粮价。”

陈登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等来到店外的一处巷子里,才道:“从长安和洛阳调粮,时间上赶不及,天子的本意,是先摸清楚地主老财们的存粮状况,好方便逼他们认捐,这刘氏应该是把粮食藏起来了。你们两个,今天晚上之前,务必把刘氏粮铺的存粮摸清楚,我亲自跑一趟下刘乡,那刘扒皮家里的粮食应该更多,可不能教他得了便宜。”

三人又相互商讨一番细节,便各自离去。

类似的情况在太原郡各处上演,便是在河东其余郡县,皇城司也在秘密调查地主老财们的存粮情况,而行动大了,朝臣终究是会发觉的,于是当晚便有一群官员请求面圣。

其中以太仆寺卿韦孝宽为主。

杨二陛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诧异,因为韦孝宽已经年近七十,差不多可以告老还乡了,虽是世家出身,但在朝堂上一直属于隐形人一类的存在,当初对世家门阀下狠刀的时候,韦孝宽屁都没放一个。

现在怎么为了一点粮食,就敢当出头鸟?

王大伴小声道:“陛下,要不奴婢出去说一声,就说陛下您偶感风寒,今日不见人?”

杨二陛下断然挥手:“不必,一个糟老头子而已,让他进来,朕倒想知道他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uCCCfcPzQJ3k3L4H/tUAOvBTC4WqDAvtNOorjtwONd/KvLqHl8O7inR3dCpHEh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