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18章 人屠

隋朝的府兵制,施行强干弱枝。

大业十二年之前,卫府的结构是四府加上十二卫。

四府常驻长安城内,专门负责天子的安保、出行、仪仗等,十二卫则是机动兵力,均驻扎在长安周边,一旦哪里有叛乱,便可快速发兵灭之,偶尔也会被天子派到边疆,带领边关府兵抵御外敌。

直到去年开始卫府改革,将四府抬升,合计为十六卫。

薛世雄的右御卫,便在大非川和吐蕃人打了十几年。

要说薛世雄是好人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卫府十六名大将军都是舔刀口的主,谁手里没有几万条命?便是二世祖萧君,在雁门关和龙庭历练过两次后,手里也沾染了无数突厥人的血。

人杀的多了,便不会觉得命值钱。

哪怕是杀自己人。

所以薛世雄说要将城内叛军全部坑杀的时候,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但杨二陛下的灵魂脱胎于后世。

城内的叛军皆是河东的府兵,府兵平时务农,战时从军,说到底是半个农民,让杨二陛下杀千千万万的汉族农民,他迈不过心里的坎。因为这和杀汉奸不同,汉奸卖国求荣,精神上已不是汉人,就像后世的某些精日分子一样,广大网友恨不得将他们一刀砍死清净。

闻言,杨二陛下只是沉默着不说话。

薛世雄左右看了一眼,其余将领也是面面相觑。

陛下他老人家不会又心慈手软了吧?

上回瞿让造反,十多万荥阳百姓影从,瞿让兵败之后,陛下将那些百姓都放归乡里,问题不大,因为那是一群无辜百姓,只是被裹挟了,才迫不得已才跟着一起造反。但这回都是叛军啊,是自愿跟着李渊造反,难道也要放了?谁知道放掉后会不会跑到其他地方造反?然后卫府又屁颠屁颠出来平叛?还让不让人过几天安稳日子了?

“陛下!不可犹豫啊!万万不可犹豫!此次叛乱,河东的府兵皆是自愿,不再对陛下和朝廷忠心,若放归乡里,谁敢保证不出问题?陛下,犹豫不得啊!”薛世雄苦苦劝言。

不想被旁边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臣喷了一脸口水。

这次杨二陛下离开长安,目的地是东都,用的是养病的借口,朝臣皆信以为真,大半都跟着来了,一路上对杨二陛下的病情,也是挂念万分。可才到弘农郡,便有鸿翎急使出现在军前,禀报河东发生叛乱,于是玉辇中的杨二陛下,病体立刻痊愈?

然后大军方向一转,北上直趋河东?

如此一来,朝臣哪里不知道被狗皇帝骗了?

生病是假的!

恐怕狗皇帝早知道了的河东的事,怕朝堂反对他亲征,所以才找借口离开长安罢?等出了长安,想要去哪里,还不是由狗皇帝说了算?

当真是好算计呐!

可怜我等混迹朝堂多年,竟然一个不漏的被骗了。

可被骗了也没办法,因为朝臣们发现,现在的朝堂早已经今非昔比了,基本是狗皇帝的一言堂,谁敢不服?

不服的人要么被告老,要么被挂到朱雀门上,和苏威做了邻居。

虽说憋了一肚子火,不敢指责杨二陛下,但拿薛世雄出出气不是正好?

听到薛世雄暗示要坑杀所有叛军,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臣顿时忍不住了,一口唾沫喷到薛世雄的脸上,不等薛世雄擦拭一下,就指着他颤颤巍巍道:“人屠!当真是人屠转世!薛世雄!在大非川驻守十余载,难道人命在你眼里如同草芥不成?城内三万叛军,皆是活生生的汉家儿郎,你竟然蛊惑陛下将他们全部坑杀?你想要陷陛下于不义乎?”

薛世雄才要发怒,发现是一半只脚快踏进棺材板的老臣,又生生将火气压下去。

“吴公,此一时非彼一时,城内叛军皆是自愿随李渊造反,早无忠心可言,放他们一条生路,无异于放虎归山,谁敢保证将他们放了,他们不会继续造反?是他们自己保证,还是吴公你敢保证?”

那吴姓老者又道:“可他们是被李渊蛊惑的!教化一番自会悔过!”

“悔过?谁有那个闲工夫?我薛世雄征战沙场多年,什么阿猫阿狗没见过?今天把他们俘虏了,他们便卑躬屈膝求饶,若明天落在他们手里,你看看他们会怎么做?”薛世雄反问。

“人屠!”

吴姓老臣自觉辩不过薛世雄,又把目光看向杨二陛下。

“陛下,万万不可啊,太原府兵造反,虽是诛九族的大罪,但也是情有可原啊,若不是被李渊蛊惑,他们怎会造反?且陛下仁德,天下皆知,若现在坑杀三万大隋将士,天下百姓会怎么看待?陛下,老臣请您千万三思啊!”

“我等恳请陛下三思!”

呼啦啦一群人翻身下马,直接跪倒在地。

皆是文臣。

武将则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们。

杨二陛下将他们的表现都看在眼里,暗自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觉得中唐之后,叛乱不息是有原因的,实在是初唐杀人杀的太多,导致武将不把人命当回事,今天杀个八百,明天杀个一千,眼皮不带眨一下。

等安史之乱一爆发,就开始杀自己人了。

于是李唐的人口,由七千万直接下降到两千万。

而后来几个朝代的文臣虽然很操蛋,比如宋朝和明朝,但至少起到了掣肘武将的作用,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叛乱,相对于唐朝以前来说,要少的多。

杨二陛下深知,武将嗜杀不是好事,但放任文官飘飘然,就更不是好事了。

他宁愿大隋被自己人打烂,也不想看到异族入主中原。

比如赵宋,便是文人权力太重,导致武将受到极大限制,每当北方游牧民族来袭,朝堂扯皮都能扯上几个月,等到军队赶过去,异族早已经将北上洗劫一空了,如此百十年过去,军队直接失去打仗的能力,蒙元一南下,便势如破竹,九州沦陷。

而明朝的文官权力虽然也大,但皇帝至少吸取了宋朝的教训。

所以可以看到明朝的皇帝,个个头铁的不行,武将也保留了几分血性,有番邦蛮夷闹事,皇帝亲自带兵,不管打不打得过,先打了再说,打不过休养几年继续打。

归结起来就是你死我活。 Q1K6bP82BgPHjVMQncSq3QfsbRKQ2CxigXsZkimXS0PQlyhgVOuNdhdKiQb08f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