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17章 绑架李渊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隐藏在人群中的说话者,赶紧埋头换了位置。

一会儿,百姓看李渊的眼神,又变得不一样了:刚刚那个人说的对,当今天子喜欢做实事的人,倘若将李渊送到陛前,陛下他老人家总该相信太原百姓的赤诚之心了吧?

裴寂大惊失色道:“护卫!护卫!快保护好唐公!撤!”

“抓住他!”

“乱臣贼子就该死!”

“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造反,害的百姓也被牵连!”

“抓住他,绝对不能让李渊跑了!”

看到李渊想跑,如同一个信号一样,原本有些犹豫的百姓,皆不约而同地冲了过去,哪怕亲兵凶神恶煞地挥舞刀剑也无济于事。

人太多了,哪是二十三十个亲兵拦的下来的?

何况大部分百姓都把手里的物事都砸了出去,比如烂叶子,臭鸡蛋,碎石头,甚至有个铁匠把锤子都扔了过去,那些亲兵才挥舞刀剑,便被砸的鼻青脸肿落荒而逃,竟然不再管李渊的生死。

“抓住他!”

“唐公快跑!”裴寂失声道。

闻言,李渊只是转头看了裴寂一下,并未逃跑。

事实上也无路可逃了。

李渊只是想不通,为什么平时唯唯诺诺的百姓,此时竟然想要将他绑走?如果是以往,别说是绑架了,便是在路上遇到李府的车马,也要主动退到一边等候。然而此时,百姓却像喝了鸡血一样,没有任何害怕,哪怕亲兵在挥舞刀剑,也一心想冲过来将自己抓走。

“百姓们,杨广残暴不仁,骄奢淫逸,先开大运河劳民伤财,后三征高句丽动摇国本,早已不配高居庙堂,本官只是替天行事,想要还天下一个太平安康,你们缘何恨本官?”

闻言,当即有百姓开口回答。

“陛下他老人家是否残暴,我等升斗小民不知,陛下是否骄奢淫逸,我等百姓也不在意,我们只知道天下已经承平,百姓也已经安居乐业,此时若有人造反,绝对是野心作祟,和甚梯田行动绝无关系。”

李渊顿时傻眼了。

“唐公,快跑啊,再跑就来不及了!”裴寂脸都绿了。

“跑?我当然想跑!可你看现在能往哪跑?”李渊气急,脸上忽然出现狠厉之色,道:“亲兵!但有靠近者,格杀勿论。”

不想话才出口,正好有人靠的太近,亲兵也是愚忠,竟真的一刀砍了出去,顿时将一名百姓砍翻在地,虽没有立刻毙命,但恐怕也命不久矣了。

“噗嗤!”

“杀人啦!”

“李渊杀人啦!”

“抓住他!”

“抓住杀人凶手!”

“把他抓住送给陛下,陛下一定会原谅太原百姓的。”

类似的声音此起彼伏。

不一会儿,李渊到底被擒住了,灰头土脸的,衣服上还有几个脚印,是刚刚被百姓踢翻,其他人不小心踩到留下来的,在往上看,两个眼眶也是青紫色的。

显然被招呼过。

“走!现在出城,把李贼送给陛下!”

……

此时在城外,杨二陛下还不知道李渊已经被百姓抓住的事。

他在头疼该怎么处置太原百姓。

这次李渊造反和上回瞿让造反略有不同。

上次瞿让造反,共计二十万大军,其中十多万是临时从荥阳抓的壮丁,还没开始进攻洛阳的时候,便已经跑了一半。而眼前李渊造反,兵力则都是‘招募’过来的,也就表明城上的守军,是自愿跟着造反。

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士造反,杨二陛下根本不会头疼。

因为有将士造反,直接派兵镇压即可。

可太原的兵员都是府兵,闲时操练军阵之道,忙时回乡务农,是百分之百的农民出身,且绝大部分是太原本地的。一旦将这些人都处决了,便要牵涉多少家庭?而太原百姓虽然尊敬杨二陛下,但你要是把我儿子砍了,你看我会不会再效忠于你?

杨二陛下自然不想留下一片祸乱之地,所以临时把薛世雄和段文振等人叫来商议。

不想结果没有商量出来,反倒是黄门禀报军阵前有百姓求见,还把李渊绑来了。不禁惊异道“你说太原百姓恨李渊造反,便趁着李渊不备之时,将其绑住,准备送给朕?”

薛世雄斟酌道:“陛下,恐怕是百姓已经得知了真相,担心朝廷屠城,便主动将李渊绑来,好将功补过。”

闻言,杨二陛下沉默了。

造反这种事,就跟吸食神仙草一样,是会上瘾的。

在杨二陛下的盘算里,只要他当一天皇帝,遇到有人造反,没什么好说的,直接一波推平,然后找个地把俘虏全埋了,省得留下祸根。现在李渊造反,河东的士卒自愿跟随,事情便更加严重了。

如果你说你是被裹挟的,那朕心慈手软,说不定会放你回归乡里。

可你是自愿造反的。

这踏娘的还有忠心可言?若将之放回去,哪天换个地方又造反怎么办?

别说不可能。

早几年草头王为什么那么多,还不是因为朝廷镇压了叛乱之后,很多时候都选择将俘虏放了,然后俘虏们安静一段时间,眼看生活愈发困难,又选择重操旧业,然后换个地方继续造反。

其他人一看,造反被抓住了还能不死?

那还不立刻造反?

所以到了后面几年,各地的草头王简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朝廷再也来不及镇压。

见杨二陛下犹豫不决,薛世雄先是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然后道:“陛下,自古二心者当死,太原郡的府兵便是自愿跟随李渊造反,朝廷无需犹豫,全部杀了便是。若陛下不想背负残暴的名头,便由臣来背。”

“没想到在大非川驻守几年,薛将军的心肠子竟然变硬了许多。”杨二陛下笑笑道。

“这……让陛下见笑了,实在是因为大非川是一片非人之地,将士们在那里驻扎一天是一天,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所以慢慢养成了铁石心肠,臣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次非是蛊惑,而是确实应该将俘虏全部杀掉,城中守军心甘情愿造反,所求肯定很大,朝廷不可能满足他们,且放他们回归乡里也是一大隐患……” 3WOh1Axo6oa/yAwF2ez/wFl05UCbRhdAClJIVgjV6zXsZZB4Rt9OCrb6VlHlC1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