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言,百姓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也是愈发狐疑,都觉得越听越古怪?唐国公是朝廷派到河东的封疆大吏,怎么开始说陛下他老人家的坏话了?
虽说当初三征高句丽,确实百害而无一利。
但天子不是已经浪子回头了吗?
比如在年初的大朝会上,天子便言明要与民休养生息,百姓因此原谅了天子早些年犯下的错误,现在你旧事重,听起来怎么有点揪住尾巴不放的意思?
竟还说不任由陛下胡来?
陛下他老人家要不要胡来,是你一个官员管得住的吗?何况陛下他老人家现在哪胡来了?无论是《军功诏》,还是《永不加赋》诏,或是其余大大小小的诏书,哪一项不是为百姓所想?
李渊不知道百姓心中所想。
见百姓交头接耳,以为百姓是赞同了他的说法,当即大受鼓舞,继续蛊惑起来。
“三征高句丽之苦,天下谁人不知?如今天子竟欲四征高句丽?当真不把百姓当人看?河东的百姓们,你们虽然不说,可本官知道你们肯定不愿意再征高句丽!”李渊大声道。
却不想底下有一青衫汉子扭头看向同伴。
“石头,你愿不愿意去辽东?”
叫石头的同伴也是一名孔武有力的汉子,说话却结结巴巴:“某……某……当然……当然想去,可……可窦……窦建德说……说某是结巴,把某带……带在身边,会……倒霉,就不……不要某。”
青衫汉子道:“就是啊,窦建德在辽东抓高句丽奴隶,送到茶卡盐湖一个能换一贯五,赚钱赚的黑了心,现在谁不想去辽东发财?唐国公却在上面扯屁话,竟说我们不愿意去辽东?当真可笑至极!咱们不高兴陛下四征辽东,只不过是担心陛下将高句丽人杀光了,教三山五岳的好汉没了赚钱的门路。”
结巴汉子深以为然。
李渊也感觉到气氛有点不正常。
怎么百姓一点都不热切,甚至有些人看自己像看傻子?
裴寂担忧道:“唐公,事情有些不对劲啊,是不是刚刚哪里说漏了嘴,百姓不相信我们了?”
“有这个可能。”李渊环顾一圈,更加怀疑。
“唐公,不如这样,将高君雅和王威当众治罪如何?反正嘴巴长在咱们身上,说两人有罪便有罪,看到两人被杀,百姓应该会相信咱们。”
闻言,李渊沉默了。
一会儿。
“可以,反正也无法收为己用,便拉过来一刀砍死吧,如若两人的死能换来百姓的信任,也算死得其所了。”李渊点头道。
不一会儿。
高君雅和王威被带到现场,皆是身穿囚服,四肢被四根大铁链束缚,站在囚车里,一路喝骂李渊意图谋朝篡位,叮嘱百姓不要被反贼蛊惑,否则荥阳百姓昨日的下场,便是太原百姓的明天。
那青衫汉子愣道:“石头,国公竟然说高大人和王大人是突厥的奸细?”
“好……好像是的。”结巴汉子道。
“可高大人和王大人怎么又说李渊想要谋朝篡位?看起来还振振有词,你觉得谁说的才是真的?”青衫汉子道。
“我……我哪知道?”结巴汉子白眼一翻。
类似的对话在各处出现。
李渊满意地点头,刚想趁热打铁一波,不想有急使飞来禀报。
“报!”
李渊眉头一皱,鸿翎急使的戏早演完了。
这家伙还演什么?
不想被后者的话吓了一大跳。
“手忙脚乱的,成何体统?今后便是突厥人来了,也不要慌张,该禀报什么就禀报!说!究竟发生了何事?”
那急使站起来,脸上竟是惊慌之色。
“启禀唐公,卫府大军已经包围了太原城,朝廷的使者……”
“你说什么?太原城被卫府大军包围了?太原何时有卫府兵驻扎?卫府大军从何处而来?”不等急使说完,李渊已经先一步揪住了对方的衣领,脸上诧异和震惊交织。
那急使也是满面苍白,道:“回禀唐公,太原城确实被包围了,卫府大军现在就在城外,陛下派出使者,要求您放掉高君雅和王威,否则李氏及一应参与谋反者,皆诛十族!”
“狗皇帝也来了?”李渊脸色巨变,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虽然微不可察,但旁边的裴寂依旧看到了。
便忍不住心中打起小算盘来。
谁都没想到前脚才准备造反,后脚卫府就把太原城包围了,显然狗皇帝提前听到了风声。
“天子带了多少人?”裴寂急切道。
竟是下意识地不敢再称呼狗皇帝。
“目测不下于六万,右御卫、左侯卫、左骁卫、左屯卫都来了,陛下亲临军前。”急使惊慌道。
就在此时。
“轰!”
一声炮响,惊醒了所有人,循着声音看去,发现城内一座官员的院子,已经倒塌了一片。
裴寂变色道:“是天雷弹!绝对是传说中的天雷弹!现今只有卫府中装备,卫府大军真的赶来了!唐公……”
李渊脸色极其难看。
从下定决心到付诸行动,前后不过一月时间,不想刚准备发布讨伐檄文,转眼狗皇帝便出现了,对此李渊是拒绝的,因为他完全没有准备好。按照最初的计划,是先南下抢占东都,掠取东都及周围郡县的财富,然后大肆招兵买马,等朝廷得到消息再匆匆赶到,他的造反队伍应该扩大了好几倍,卫府大军不一定镇压得住。
可关键时刻,卫府大军竟然出现在眼前。
如果说不是杨二陛下事先得知了消息,谁会信?
但狗皇帝是怎么得知的?
要知道自己决定造反,也只是二十天之前的事,哪怕当天被密探送往长安,再到卫府大军赶到太原郡,也差不多需要一个月时间,时间上竟然提前了?也就是说,狗皇帝至少提前十天预料到自己要造反?
可天下哪有什么料事如神的人?
就算有,也绝对是扛着仙人指路的神棍。
脸上一阵变换,李渊问道:“狗皇帝当真出现在了军前?”
“启禀唐公,卑职亲眼所见!”那急使回道。
“狗皇帝带了多少人?”李渊又问。
“启禀唐公,卑职和同僚目测过,皆以为不下于六万,军中出现右御卫、左侯卫、左骁卫、左屯卫的军旗。”急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