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却说杨二陛下将叱吉设炮决之后,突厥人的士气一下子降到最低,大隋将士马上嗷嗷叫起来。
此时在龙庭的西南角,一支两万人的大隋偏师,正在做进攻前的最后准备,苏猛将弟弟苏烈放到马上,自己也跨坐上去,看着前方火焰滔天的战场,自我安慰了一番,说道:“小烈,咱们家历代从军,阿爹受伤回归乡里,哥哥我挑了大梁,本来想着等哥哥提不动刀了,再让你接替,不想你自己跑到边疆来了。”
“大哥,是那个书生吓我,说要把我交给官差,我害怕,跑到马车箱子里,醒来后就到了边疆。”苏烈软糯道。
苏猛却是哈哈一笑:“什么书生?都是鼠辈,只会欺负小孩子,以后碰到书生别怕,敢骂你就用拳头招呼,打不赢回家叫阿爹帮你打。不过你自己来了边疆,也是命,活该咱们家吃军伍饭,等打完仗,你不用回去,我去求求校尉,想办法把你留在朔方,跟着哥哥杀突厥人。”
“好!”苏烈大喜。“可是阿爹怎么办?”
“大军里有监军太监,是陛下安排来帮大头兵写家书的,回头哥哥去找下吴公公,请他写封信回长安。阿爹虽然跛了脚,但兵部每月都会发些饷银到家里,生活不成问题的,你小孩子一个,不用操心。”苏猛安抚一番,叮嘱苏烈检查护甲,大喝一声‘驾’,拍马冲出。
古语曾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以前,苏猛是和父亲苏邕同在朔方守卫北疆,每逢战事皆背靠背作战,后来苏邕被突厥人埋伏,跛了一条腿,被兵部安排退伍,回到长安颐养天年。
苏猛便一个人留在朔方。
五月的时候,薛世雄带领卫府十万大军抵达,汇合朔方的边军后,总计二十万大军挥师北上。袍泽却是突然找过来,说他弟弟苏烈偷偷摸摸来到了朔方,是跟着卫府大军一起来的。
当时苏猛很懵逼。
朔方距离长安何止千里?
苏烈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如何能只身一人来到朔方?
细问之后才知道,是苏烈藏进一个粮草箱子里,被辎重车队带着到达朔方的,把押运粮草的校尉吓尿了裤裆。
老天爷哟,箱子里什么时候藏了一个光腚小子?
得快快送回长安。
但有将士认得苏定方。
定眼一看,这不是苏猛的弟弟苏烈吗?
大惊失色之下,赶紧找来苏猛,一看果然是弟弟苏烈,先是几个大耳刮子过去,接着才有心情问苏烈是如何跑到朔方的。之后苏猛虽想把苏烈送回长安,但大军马上就要出发了,于是咬咬牙,干脆向校尉求了个情,带着苏烈北上。
注定要混军伍,提前熟悉一下战场有什么不好的?
骏马冲出后,苏烈瞪大眼睛,只觉得冷风在耳边呼啸而过,那些飞舞的人头,给了苏烈极大的冲击。可终究是军伍家庭出生的小子,耳目渲染之下,此时并没有害怕,反倒热血涌了上来。
“大哥,把弓箭给我。”苏烈忽然道。
“哈哈,这才是我苏猛的弟弟,接着!”苏猛横刀劈过,直接砍下一名突厥人的脑袋,匆忙间将马背上的弓箭取下,交给苏烈。
八岁的小子虽挥不动横刀,弓箭也无法拉满。
但军阵之内,敌我距离极段,哪怕苏烈力气小,射出去的箭矢也足以要人命。而苏烈自幼被苏邕和苏猛调教,弓箭什么的当然不在话下。
只见他张弓搭箭,瞄准一名举刀顽抗的突厥人,嗖的一声,箭矢飞出,直接命中胸膛。
苏猛大喝一声好。
“好!小烈!多干掉几个突厥人,回头大哥给你要军功,以后你就能在右侯卫扎根了。”
但苏烈的运气似乎用完了。
接下来他又射出几箭,无一命中。
……
一天后,战场终于回归平静。
但和之前不同的是,此时龙庭周围多了十五座京观。
最小的京观,有一万颗人头。
最大的京观,竟然超过十万颗。
杨二陛下端坐于马上,正远远望着那十五座京观,内心没有一点恐惧。
薛世雄和李靖先后到来。
“陛下,臣让军司马统计过,那十五座京观,其中有三座是十万人京观,剩下的十二座是万人京观,共计四十二万颗人头,被胡子跑了八万。”薛世雄惭愧道。
杨二陛下顿觉可惜。
“无妨,突厥总共两百来万人口,一下子损失四十二万,大部分还是壮劳力,足够气死始毕那狗东西了。回到长安后,卫府提交军功册,兵部审核通过后,转交三省,一应奖赏,皆按《军功诏》施行。”杨二陛下淡声道。
薛世雄立刻放下心来。
实在是这次的人头太多了,足足四十二万呐。
按《军功诏》封赏的话,便会出现三个公爵,十二个侯爵,其余小的封赏不计其数,都是要花钱的,没有百万贯能办下来?薛世雄以为杨二陛下会打个折,却没想到事情出乎他的预料,杨二陛下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不打算少了将士的封赏。
感动之下,薛世雄大礼参拜道:“多谢陛下,臣代众将士谢过陛下了。”
又回头大声高喊:“将士们,陛下说了,你们的军功仍旧按照《军功诏》施行。”
将士们早就翘首以盼了。
若按《军功诏》封赏的话,将士们其实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什么?因为大家伙太努力了,足足拿到四十二万颗人头,军功属实太大,天子封赏完,皇宫也该穷的八面漏风了吧?大家伙也不忍心看到陛下吃糠咽菜不是?娘娘金贵的像天上的凤凰一样,大家伙忍心看到娘娘又没有长裙子穿?
便想着打个对折也是可以的,好教杨二陛下不去讨饭过日子,萧皇后的裙摆也能盖住鞋面。
所以说,大隋的将士是最善良的。
他们担心封赏太多,杨二陛下会扛不住,便想着少要掉奖赏也是可以的。
但《军功诏》早已经明旨下发天下。
杨二陛下金口一言,说出的话是要当金子使,怎么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别说少府拿的出一百万贯,便是拿不出,杨二陛下砸锅卖铁,把皇宫卖了,也要把封赏落实下去。
有功必赏,这是原则。
他励志成为千古一帝,绝不会让将士寒心。
于是下一刻,骚包的杨二陛下又闪亮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