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73章 《大隋正统诏》

杨二陛下欲重振中原尚武之风,百官不是没人反对。

他们反对的理由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其一,自前汉独尊儒术,废黜百家,已经不会再出现不同学派的学子,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读书人慢慢放弃了六艺的学习,这已经成了传统,没必要重新要求读书人习武。

其二,天下习武的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治,若其中出现几个强人,啸聚山林,地方上便会手忙脚乱,何必徒增烦恼?且强人一多,天下必会大乱,难道皇帝不怕担心江山不稳吗?

但杨二陛下真不担心。

他知道重文轻武的后果。

比如弱宋,相继被契丹人、辽人、蒙古人按在地上揍。

再比如明朝后期,也是重文轻武,结果辽东一个小小的建奴,便窃了老朱家的万里河山。

重振尚武之风,虽会导致国家难以治理,却是能威慑异族,轻易不敢入侵中原。

比如尚武之风盛行的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屁大点的地方,却有哪个异族敢轻视?若是侵入中原,不单单要面对列国的正规军,还要面对孔武有力的百姓。

那时候的百姓,不论男女,都是能随时从军作战的。

当真是百万汉人百万兵。

在杨二陛下心里,他宁愿天下被汉族人打烂,也不容许被异族占据一寸土地。总归是一个锅里搅的,打烂后会重建,接下来又是一个汉人王朝。

但被异族占据就不同了。

届时汉人不再是中原的主人,哪怕异族建立的中原政权不弱,和汉人也没关系。

比如满清,在当时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强国。

可和汉人有半点关系?

在满清统治者眼中,汉人是家奴,是奴隶,是被剥削和奴役的对象,也许有人会反驳,但可曾记得慈禧对列强说过什么话?

“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这话什么意思?

便是在满清统治者的眼里,汉人连外国侵略者都不如!

汉人是奴隶,列强是朋友,朋友来了,不正好一起压榨奴隶?

三百年的统治结束,汉人的脊梁骨都被打断,直到后面打了几十年战争,才重新将血性打出来。

代价,却是几千万同胞的命。

试问这种异族政权,对汉人有一丁点好处?

杨二陛下极力避免。

但人生百年,他能保证自己当政的时候,异族不敢入侵中原,但不能保证后代不出现昏君。

所以他还要早做准备。

必须重振汉人的尚武之风。

天下可以姓杨,也可以姓李、姓赵、姓朱等等。

唯独不能跟着异族姓。

中原,必须是汉人的中原。

想了想,杨二陛下突然道:“王大伴,拟诏。”

张须陀等人面面相觑。

却见杨二陛下起身,在御书房里来回走了几圈,忽然开口。

“自大业十二年起,北疆以长城为界,西疆以陇右四郡为界,南疆以交趾为界,东为大小琉球,后世杨氏子孙,但凡被异族跨过以上四条线者,皆视为丧权辱国,不足以奉宗庙,天下百姓可起兵反杨!朕尊此令,当着为永例,以正告后世子孙!”

张须陀等人先是一愣,随后大惊失色。

张须陀更是惊的从椅子上站起来,急呼道:“不可!陛下!万万不可!如此一来,便给了心怀不轨之人机会!若是有人故意放异族入关,您将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陛下,万万不可啊!”

段文振等人也纷纷苦劝。

杨二陛下道:“纵然出现张将军的预测,那也是朕统治无方,异族进了便是进了,没有借口可讲。”

“可……”

“诸卿莫要再劝,朕意已决!”杨二陛下摆摆手。

张须陀长叹一声,一屁股坐到凳子上,薛世雄等人也是脸色紧绷,第一次觉得杨二陛下孟浪了。

这简直是不留后路。

但杨二陛下不后悔,他的灵魂是纯正的汉人,坚持认为让异族占据中原,是炎黄子孙的耻辱。即使过了千百年,被所谓的‘融合’所美化,耻辱也是耻辱。

后人没资格替先祖原谅敌人。

比如后世东洋入侵华夏,汉人死伤无数,是刻在几代华夏人身上挥之不去的仇恨。若过了千百年,华夏将东洋收进版图,是不是也要美化那场侵略战争?

反正杨二陛下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眼前他穿越成大隋皇帝,自然极力避免,也不允许后世发生。

为此,不惜赌上杨氏皇族的传承!

还是那句话,为了保证中原为汉人所有,他不介意杨氏皇族的兴衰与否。

诏书被杨二陛下定名为《大隋正统诏》。

是他出台的第一条‘祖制’。

等到诏书的内容传出,朝堂为之一震,一时反对者无数,便是樊子盖等帝党核心成员,也颇有微词,倒不是帝党离心,而是觉得《大隋正统诏》范围太广,杨二陛下是在自找麻烦。

但杨二陛下的回答很简单。

“朕是在定下汉室的基本盘,后世杨氏子孙,只可开疆拓土,不可丧权辱国,谁丧权辱国,谁便不配当天子!像那旧晋衣冠南渡,在朕眼里是耻辱!汉室大半疆土沦陷,晋庭竟然不顾北方百姓的死活,跑到江南苟延残喘?若是教朕遇到了,朕宁愿与异族同归于尽!”

樊子盖掩面而泣。

文臣一齐跪倒在地,不知如何开口。

武将却是在张须陀的带领下,单膝跪地,甲胄吭吭作响。

说出的话,掷地有声!

“陛下,我等大隋将士,必以鲜血守护国土!但有异族妄图入侵中原,除非从臣等的尸体上跨过去,大隋将士不牺牲殆尽,绝不让异族踏入中原半步!”

杨二陛下没有答话,他的目光在文臣身上扫过。

太极殿里针落可闻。

许久。

杨二陛下开口了。

“守土开疆,不光是武将的职责,你们文臣也责无旁贷。可现在看来,你们都飘了!争权夺利的时候,唯恐比别人慢半拍,遇到异族入侵,却是拼命往武将头上推。”

“难道武将是你们的家丁不成?”

“有些话,朕不想说,也懒得说,你们心里都清楚。朕奉劝你们一句,不要一次次挑战朕的耐心!真等到朕忍无可忍了,你们休怪朕不念及君臣之情!”

“退朝!” FoxT1J8nzu9Elv7Uk99u5Gc4BhS7mDmWW2jhYSk4SemnjXLDdouaMSThRIHcR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