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66章 长安居大不易

却说小吏离去,李宵翔拿出一张饭票,迫不及待地下了一楼。

已经有很多举子在就食。

李宵翔有些手生,因为饭菜都是一大盆一大盆被摆在桌子上,旁边放着餐盘,需要多少,举子便可以打多少,没有人浪费,打完饭后,或是安静地坐在一边品味,或是几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盆子里的饭菜,却是分量很足,荤便是荤,没有一大堆佐料里,只有几块肉的情况,素菜也是色香味俱全。

李宵翔看一眼便觉腹中饥渴难耐。

打满一盘子肉菜,李宵翔来到一张桌子前问道:“幸会幸会,在下泉州举李宵翔,不知可与几位一同就食?”

“嗨,李兄坐坐坐,都是穷人,何须客气?”一名青衣举子大大咧咧道。

李宵翔哑然一笑。

那青衣举子却是个话痨子,李宵翔方坐定,便迫不及待道:“李兄是泉州人?泉州地处闽南,东有大海,西有武夷山,位置偏僻,大业元年虽改名建安郡,但和朝廷依旧少有往来,李兄竟然赶上了科举?这一路上怕是吃了不少苦头?佩服,佩服啊。在下王铭杰,来自扬州。”

“原来是王兄,幸会幸会。”李宵翔客气道,却又问:“方才在下听闻几位在谈论盐市?”

“李兄竟然不知道?”王铭杰愣了一下。“哦,你瞧我这记性,泉州远离长安,消息闭塞是正常的。”

“那盐市究竟发生了什么?”李宵翔问道。

“这个就得好好说道了,陛下在盐市上的手段,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是帝王术的最佳运用。”

王铭杰打开话匣子,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盐市的事,也是发生在去岁岁末,当时于氏、郑氏等大小是十三家门阀,垄断了大隋的食盐买卖,各地盐价居高不下,寻常百姓哪买的起盐吃?都是以盐布为生。”

“当今天子有个习惯,也不知是好是坏,便是喜欢微服私访。”

“也许是哪天微服私访,得知了百姓吃不盐的事,便命少府研究出精盐的制造之法,产出的精盐,竟然只要五十文一斤,物美价廉,百姓欢天喜地,转而都去购买皇室精盐。”

“盐商们不甘心亏本,便想将皇室精盐一口吃下,继续控制盐市。”

“但陛下雄视寰宇,怎么可能任由盐商鱼肉百姓?”

“李兄,你猜猜接下来陛下是怎么做的?”

“难道将盐商缉拿入狱了?”李宵翔道。

“对,也不对。”王铭杰卖了个关子,等到差不多了才继续开口。“为什么说对?因为后来十三家的确被缉拿入狱,掉头的掉头,充军的充军,反正都得到了应有的处罚。说不对,是因为陛下并非直接将他们拿下,而是先将他们逼得倾家荡产之后,才一网打尽。”

“在下倒是很感兴趣了,还请王兄解惑。”李宵翔拱手道。

“现在看来,陛下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可当时能想到这种办法,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陛下是怎么做的?陛下先是营造少府产量低的假象,诱使盐商们一口吃下皇室精盐,然后隔几天提高一下产量,把价格也提高一点。盐商们因为前期下过注,若是不继续吞下,盐价便会下降,相当于被套住了,进退不得,只能被陛下牵着鼻子走。”

“等到盐商们的家财都投进去,陛下终于露出利爪,盐价一夜回到解放前,盐商们血本无归,仓库里只剩下一堆堆不值钱的货物,上吊的上吊,跳楼的跳楼。”

“盐商背后的于氏和郑氏等豪门,也被连坐。”

“盐市定价权一下子回到少府手中,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吃不起盐。”

说话的时候,王铭杰满是感慨。

当时他压根看不懂杨二陛下的操作,等到后来想明白了,直觉得浑身发抖,庆幸自己不是盐商,否则必会赔的倾家荡产。可见当今天子并非只会杀人,略微施展一下手段,便令十几家豪门灰飞烟灭。

可怕,可怕。

“好在天子只是针对豪门,对我等寒门子弟,却是颇为优待。”王铭杰感叹着。

其余几人皆是点头。

李宵翔也觉得在理。

大业十一年之前,天下都盛传天子是暴君,可寒门出身的士子都看的出来,那是天子在打压世家门阀,世家门阀不愿等死,便拼命抹黑,百姓愚昧无知,便将过错都推到天子身上,而寒门士子因为害怕遭到报复,不敢帮天子辩解。

是以谣言一发不可收拾。

可大业十一年之后,情况出现变化。

天子在北疆大捷,宇文氏通敌卖国被证实,天子一声令下,宇文氏灰飞烟灭,回到长安后,又携以大盛之威,接连铲除一批戕害百姓的豪门,朝廷风气为之一清。接着,《军功诏》,《永不加赋》等一系列惠及士卒和百姓的诏书,相继颁布,军心回归,民心回归。

等到大业十二年到来。

所有人陡然醒悟,原来天下已经承平,各地的草头王不知何种原因,竟自愿归到朝廷底下。

百姓对未来充满想象。

盛世的苗头,已经能窥见了。

待得王铭杰叙述完,李宵翔终于回过神来,尝一口肉食,回味好久,问道:“王兄,盛世的征兆已经出现,我等迫切为天子效命,不知你打算往哪方面发展?听说天子对科举做出了修改,加入了理工科和六艺中的礼、乐、射、御四项。若是金榜题名,不单单可以入朝为官,还可进入卫府为国征战,或者进新筹建的骊山书院,为国朝培养能工巧匠。”

王铭杰道:“我倒是想进卫府,可惜在大朝会上,陛下说这几年要休养生息,不会再起边患,加入卫府难免虚度光阴。也许会进骊山书院吧,听说里面有很多奇人,我好奇的很,想进去瞧瞧。却不知李兄的目标是什么?”

几人皆看向李宵翔。

后者却是拿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有很多小楷字。

“这是在下赶来长安的路上,记录的十几个郡的风土人情,以民生为主。几位不妨看看这十几郡的米价,在下以为运作一番,百姓可从中获利。所以李某的目标是入朝,最后当一地方官,带着治下的百姓脱贫,这在李某看来,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李宵翔笑道。

王铭杰等人皆抱拳敬礼:“李兄高才,我等惭愧啊。” GI1CY7QKEGKDALNMYVk8+oFQ8Dm9dV1hRRX6bAzMLGVEhMIDEXc+rqbsmxkV+s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