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65章 六艺

李纲道:“敢问陛下,文试是否指四书五经以及理工科等内容?武试是否指六艺?若是如此,权重如何分配?”

杨二陛下点点头。

“嗯,文试便是传统科举内容加上理工科,武试便指六艺。权重按一百分计算,四书五经占据六十分罢,理工科二十分,六艺二十分。但六艺中的书和数有所重叠,便只考核礼、乐、射、御四项,每项五分。”

李纲草算了一下。

如此,四书五经的内容,只占据六十分,今年的举子,却是没有准备,估计会引起不小的风波。而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先通告天下,让举子早做准备,然后再修改科举的内容。

举子考的好与不好,便都没有怨言。

但杨二陛下不在意。

你没有做准备,其他人不也没做准备?朕添加些内容进去,又不会偏袒了谁。

而在心里,杨二陛下觉得这种突击方式更好。

大家都没有经过培训,也没有准备,能答得上新增题目的,绝对是头脑灵活的人才,必然予以重用。而今后能答的上来的,不一定头脑灵活,因为他们有准备了,可能考的题目,他们事先涉猎过,如此一来,便会漏掉真正的人才。

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这届入围的举子,水平将是最高的。

“民生的内容,也不要局限于长安米价多高等小问题。把眼光放长远些,可以问举子路过的各州郡,米价分别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差别?百姓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好处?哪些人又会有所损失?官府应该制定何种政策等等。”

李纲眼前一亮道:“陛下英明。”

杨二陛下却是继续开口,李纲一一记下,最后考卷被改的面目全非。

出了皇宫,李纲和樊子盖两人相视一笑。

“当今天子,想法真是天马行空,难能可贵的是,还一针见血,怎么我就想不出来呢?”李纲感叹道。

“我等已经老了,比不得陛下年轻,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只希望能尽快培养出一些后起之秀,为陛下分担压力。陛下虽从不抱怨,但相比于历朝帝王,当今天子已是非常殚精竭虑了。”樊子盖也感慨道。

“这也是我担心的,陛下现在年轻,可如此励精图治,总会伤身体,为江山长远计,樊大人,你说要不要再劝陛下纳一个妃子?”李纲忽然建议道。

樊子盖却是摇头。

“等过些时日吧,先前自作主张和奚部联姻,陛下没有怪罪已是黄恩浩荡,我等身为臣子,不可得寸进尺,只能等陛下自己想通。不过,眼前的状况其实是最好的,皇后已有身孕,后宫暂时有仪妃作陪,只要陛下不沉迷女色,继续励精图治,盛世迟早会到来。”

李纲点点头道:“这倒也是。”

……

待得出了皇宫,李纲便去安排举子的食宿。

杨二陛下说的对,提前或者迟到的举子,基本是寒门,囊中羞涩,恐怕舍不得开销,从情理上来说,朝廷理应优待一下。

不久。

兴化坊一家客栈前,一名衣衫褴褛的举子驻足观望,最后却是长叹声,转身离去,来到小巷,敲响一户人家,待得门打开,后面出现一名老者,举子拱拱手道:“老人家,小生是泉州的举子,特来长安参加科举。泉州地处闽南,消息闭塞,小生来的迟了,身上的盘缠也将用尽,住不起客栈。不知老人家可否借一隅给小生避寒?小生还有些体力,每日可帮老人家劈柴烧火。”

老者忙将书生往屋子里请:“家里小子多,父母出去帮工了,小老儿管不住,乱糟糟的,公子莫要见怪。”

书生四处望一眼,心下失望。

倒不是嫌老者家里破败,而是老者住的只是两厢房,院子里却有七八个追逐的小孩子,加上孩子的父母,能挤下来已是不易。

他不好叨扰对方。

跟着老者进到厅堂喝下几杯茶,书生道:“原来老丈家里光景也不好,如此小生也不好叨扰,小生还是去找其他人家借宿吧。老丈,这里有十文钱,留给几个侄子买些零食吃,权当有缘。”

“使不得,使不得,公子你进京赶考也不容易……”

老者马上拒绝,书生却已拱手离去。

待得来到街上,书生摸摸锦囊,苦笑一声,去了隔壁街,正要敲响另一户人家,却听得几名路过的书生,在议论食宿的事。便赶忙上前问道:“两位留步,在下李宵翔,是泉州的举子,今日方到,正要找住处,却听两位说礼部已经为举子准备了住宿之地,可是真的?”

“确实如此。”两人皆停下脚步,抱拳回礼。

“据说昨日礼部尚书李纲李大人进宫面圣,陛下听闻寒门举子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便命少府出资,着礼部解决食宿问题。李兄既然来自泉州,想必家里光景不好,可去礼部登名,会有小吏带你去专门的客栈。”

“陛下仁爱啊。”李宵翔心中一声松,又问:“却不知礼部衙门在何处,在下第一次来……”

“呵呵,我俩也要去礼部,李兄同去如何?”

“如此便多谢了。”

待得到了礼部,将郡守的推荐信交上去,果然有小吏带着去了专门的客栈,李宵翔进到房间里看一下,单人间,隔音效果非常好,书桌砚台等物齐全。

小吏笑道:“李公子莫要奇怪,当今天子宽厚爱人,自然不会让你们士子风餐露宿好。”说着,又将一叠饭票交给李宵翔。“这是饭票,共计九十张,也是陛下特意交代的。接下来一个月,你可以拿这些饭票去一楼就食,也是免费的。”

李宵翔感动不已。

在泉州,李宵翔家里的光景也不差,有上百亩良田,不仅能保证温饱,还有余力他就学。

可来到长安之后,李宵翔才明白什么叫‘长安居大不易’。

他带的盘缠,也许十天都坚持不下去,科举的时间却还没有定下来,他已经做好了风餐露宿的心理准备。

却没想到天子早有安排。

心灵深处,一根弦仿佛被触动了一下。

李宵翔拱手道:“当今天子优待,我等士子无以为报,只希望早日金榜题名,为陛下效命。”

“哈哈,那就静待李公子佳音了,接下来有什么事,李公子可去礼部,告辞。”小吏客气一番,告辞离去。 r01EVRXe5Ld/y32spXy3fD/5g9MAnAyoV5LVU09gCTB98H2POvRKr7Tlx8ImKd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