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57章 想嫁女儿的独孤氏

独孤氏,关陇集团之一,祖上独孤信,鲜卑人,西魏八柱国之一。

和宇文氏扎根卫府不同,百年来,独孤氏地位超然,乃是因为他们嫁女儿嫁的好。因为孤独信的眼睛极其毒辣,他总共七个女儿,其中三个成了皇后,民间盛传独孤氏专产皇后,是皇后专业户。

比如杨二陛下的便宜老娘独孤伽罗,便是独孤信的七女儿。

还有长女,是北周明敬皇后。

四女是李渊的老婆,在李唐一朝被封为元贞皇后。

也就是说,杨广、李渊都是独孤信的外孙。

杨二陛下又问:“现任独孤家家主独孤罗,是独孤信的长子,继承了独孤信的优点,他是不是打算将哪个女儿嫁给瞿让?”

古槐雍目瞪口呆。

陛下,是您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还是在北镇抚司、皇城司、六扇门之外,您还有一个我不知道的衙门?您是怎么知道独孤罗想把女儿嫁给瞿让的?

“陛下,独孤罗的确打算把小女儿嫁给瞿让。”古槐雍懵逼道。

果然如此。

杨二陛下并不奇怪。

独孤信那老东西死的早,但杨二陛下对这个‘外公’,还是有一丁点印象的,别的本事没有,就是看人厉害,传言独孤信通过摸骨便能看穿一个人的前世今生。

便宜老爹杨坚没死的时候,曾向独孤信求亲,想让独孤信嫁个孙女给杨勇。

当时杨广还没成为太子,太子是杨勇。

可独孤信摸了杨勇的骨头后直摇头,看到杨广也在一边,便顺手摸一下,结果惊为天人,对杨坚说嫁孙女可以,哪怕是嫁最漂亮的小孙女也好商量,但必须嫁给杨广。反正是政治联姻,嫁给哪个儿子都是一样的,杨坚无可奈何之下,准备答应。

不想杨广宁死不从。

因为杨广是在江南发家的,基本盘是江南集团,和关陇集团天然尿不到一个壶里,加上从小看关陇集团不顺眼,便拂袖而去,跑到江南和萧皇后定下婚约,生米煮成熟饭之下,杨家和孤独家的联姻因此失败,杨坚气的直跳脚。

等杨广登上皇位,独孤信已经驾鹤西去。

长子独孤罗继承家主之位。

独孤罗自觉舅甥关系不错,也想嫁个女儿给杨广,虽说杨广已经娶了萧皇后,但有独孤家在背后撑腰,把萧皇后挤下去轻而易举。

但杨广压根不鸟独孤罗。

等到伟大的杨二陛下穿越过来,对世家门阀打压日渐凌厉,关陇集团惨遭重创,独孤罗彻底死心,觉得杨二陛下迟早会被干掉,转而寻觅其他有‘帝王之命’的人。

对此,杨二陛下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独孤氏要嫁女儿,杨二陛下也不能拦着,虽说其中掺杂了些不好的念头,可杨二陛下也没有证据不是?总不能说独孤氏是皇后专业户,就不允许独孤氏嫁女儿吧?

但嫁给瞿让就有问题了。

瞿让是反贼,独孤氏嫁女儿给瞿让,是觉得朕好欺负不成?

还有,独孤氏竟然密谋‘倒帝’?

是嫌活的太久了?

“独孤氏是太后的娘家,竟然想将朕赶下皇位?好,当真是好的狠呐。”杨二陛下冷笑道。“北镇抚司有什么盘算?”

“陛下,这件事奴婢已经移交给王公公了。”古槐雍恭敬回答。

杨二陛下这才反应过来。

“传王大伴来见。”

不久,王大伴匆忙走进御书房,杨二陛下劈头就问:“独孤氏勾结瓦岗之事,以及那劳什子倒帝党,皇城司打算如何处理?”

王大伴恭施了一礼:“回禀陛下,独孤氏勾结瞿让之事,人证物证都已经找齐了,之所以没有立刻发难,是因为倒帝党有多少人,有哪些人,暂时没有调查清楚,等到名单备齐了,奴婢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闻言,杨二陛下手指敲着桌面。

现在看来,紫微星冲日被隐瞒一事,不是偶然。

司天台是受了秘书监的意思,秘书监估计是受了独孤氏的意。

但孔雷结和季孙两人已被砍了头,十族被夷,证据无处可寻,但也没什么,勾结瞿让一事,足以将独孤氏连根拔起。

关陇集团有八大家族。

最大的宇文氏和于氏已经被灭。

一旦独孤氏也被灭掉,剩下的五家成不了气候,李氏的根基虽然很深,但独木难支,再对付李氏要容易的多。

至于所谓的倒帝党,却是要慎重处理。

因为谁也不知道倒帝党有多少人,又有哪些人,王大伴的处理方式很对杨二陛下的胃口,先不打草惊蛇,等把名单搞清楚了,再一网打尽。

要么不玩!

玩就玩把大的!

“北镇抚司已经不涉及国内事,这样,王大伴,你去找张庭月。独孤罗既然想把女儿嫁给瞿让,说不准跟其他草头王也有联系。张庭月的六扇门专司草头王,你找他一起去问问。那些草头王已经归顺,若是他们知道却不说,你也别客气,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抓劳工,朕不缺他们那几个人!”杨二陛下杀气冲冲地道。

……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时间来到四月初。

慕容婉的车队已经进了皇宫,但杨二陛下忙着独孤家和倒帝党的事,没兴趣去后宫见一个野人。

王大伴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名单备齐了。

其中可能漏掉一两个小鱼小虾,但也没事,把大个的搂住就行。

四月十日,早朝。

虽说太极殿周围多了几队武士,但群臣没放在心里,暗想是不是上次的刺杀给杨二陛下留下了心理阴影?

待得王大伴宣声早朝开始。

群臣纷纷出班,皆是请杨二陛下尽快完成慕容婉的册封仪式。

礼部一名侍郎奏道:“陛下,天子娶亲乃是人伦大礼,绝不可轻待之,今奚部之女嫁入中原,虽皇后已封其为仪妃,但册封册封,重在‘册’字,需要帝王授命,陛下不加盖玉玺,终究不合礼法。臣恳请陛下于诏书上加盖印玺,早日完成册封仪式。”

百官一齐朝拜:“臣等恳请陛下早日完成册封仪式。”

“卿之父,可是郭允?”杨二陛下问。

“陛下,臣之父,正是郭允。”那名侍郎叫郭邯,闻言对杨二陛下朝拜了一下。

“原来真是郭允啊,当年朕还是皇子的时候,曾见过你父亲一面,是开皇一朝的忠臣,良臣。”众人不明白杨二陛下为什么感慨,抬眼望去,见杨二陛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你父亲当年虽官位不高,却为人通达,处事圆润,很少有人能利用到你父亲。” GKr8QQLtw5Jz2kxDRnjv4L+W9+qT7ufsOxgKftuqSFeeIutdHfATwHe1S8ySX6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