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出身自中古政治世家,兰陵萧氏。
标准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
但这并不代表她是个弱女子,相反樊子盖、虞世基、裴矩、李纲、张须陀等一众朝臣进宫,看到杨二陛下的寝宫外躺了一排的小宫女和小太监,就知道平日里温婉的萧皇后大开杀戒了。
那些宫女和太监趴在地上,后背没有一块好肉。
古槐庸如一条狼般站在角落里,冷冷地盯着这些人受刑。
就是不知道把自己等人紧急叫进宫,是为了什么?
左骁卫竟然还将宫城封锁了?
许进不许出!
等进到寝宫里,则可以感受到一条母老虎散发出的威压,令得几位朝臣不由自主地低头,转进内堂,却发现萧皇后不停地以手擦面,而杨二陛下,则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娘娘,这,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陛下,陛下他……”
樊子盖瞳孔猛地收缩起来,心中惊骇至极!
陛下好好的,怎会这样?
脸色发青,气息绵长,分明是晕厥过去了,陛下当值青年,平日里极为注重保养,怎么会突然昏迷?对了,皇宫还被封锁,却不像兵变,一定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王大伴却是一抬手,示意几人出去说话。
等来到外面,王大伴才开口道:“几位都是陛下的心腹重臣,陛下不知何时醒来,这件事还是要教几位知道的。只是几位知道后,万勿说与他人听,否则陛下无子,这大隋,恐怕会变天。”
长长的胡子兀自颤动着,樊子盖骇人道:“王大伴,究竟是怎么回事?陛下他为何会昏迷?还有,一没印玺,二没兵部调令,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命左骁卫包围皇宫?”
王大伴道:“樊相稍安勿躁,左骁卫只是在戒严皇宫,这是娘娘下的懿旨,待得陛下醒来后,娘娘会跟陛下解释的。”
樊子盖是中书令。
在大隋,三省长官俱是宰相。
此时门下省和尚书省长官空缺,也就代表樊子盖是唯一的宰相,除了没有兵权之外,朝廷政令一手抓。陡然发现皇宫被左骁卫戒严,虽然王大伴解释是萧皇后下的懿旨,但这依旧不符合典制。
何况左骁卫大将军是萧皇后的亲弟弟?
一旦萧皇后有异心……
在杨二陛下昏迷,自身又没有子嗣的情况下,皇位会不会易主,谁知道?
王大伴也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解释起来极有耐心。
“樊相毋须多虑,娘娘是在保护陛下。”
“半个时辰前,陛下心中突感不安,便命古公公招来司天监,想问问大业十二年大隋的气候,不想查出秘书省伙同司天台,隐瞒了一个月前紫微星冲日之事。”
樊子盖惊骇道:“紫微星冲日?”
王大伴点点头道:“对,紫微星冲日。樊相应该知道紫微星冲日,即代表帝王陨落,当时又正巧碰到陛下起兵讨伐瞿让,所以司天台和秘书省隐瞒不报,樊相应该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吧?”
樊子盖点点头。
王大伴又道:“只是后来陛下安然无恙,秘书丞孔雷结和司天监季孙,担心事发被问罪,便联合起来,将司天台最近一个月有关天象的奏折,全部扣留了下来。只是没想到陛下会主动问及,季孙自知瞒不下去,便坦白了向陛下认罪。”
樊子盖不疑有他,问道:“如果是这点事,依陛下的性子自会将相关人等拿进诏狱,为何现在会昏迷?”
王大伴叹息一声道:“是老天爷,老天爷不佑大隋啊。”
“因为紫微星冲日之事,最近一月关于大隋各地气象的奏折,也都被扣留,可在一月前,司天台就已经断定,今年关中将有大雪灾,年后,河南、河北、河东三地,大旱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伴生蝗灾的可能性也高达七成!”
“什么?”
听到这话,樊子盖等人均是面色苍白。
王大伴亦脸上毫无血色,继续道:
“是啊,关中大雪,关外河南、河北、河东三地大旱,加上蝗灾,中原岂有一处幸免?陛下尽管心如磐石,也扛不住这种噩耗的打击,最后昏厥了过去。”
“值此关头,若是秘书省或者司天台,再将紫微星冲日之事泄露出去,有心人一搅和,陛下无子嗣,大隋恐将变天。所以娘娘赶来以后,立刻命萧大将军把皇宫戒严,此时,也只有左骁卫愿听娘娘的话。”
听到这些解释,樊子盖不再追问皇宫被戒严的事。
一个月前,杨二陛下正欲兴兵讨伐瞿让,值此关头出现紫微星冲日的天象,谁都明白代表什么,而秘书省和司天监竟敢隐瞒不报,置皇帝安危于不顾,更是其罪当诛。
好在最后天象不作真,杨二陛下安然归来。
按理来说事情应该过去了。
可坏就坏在大业十二年,大隋将各处招灾,且杨二陛下知道后又昏厥过去。此时若是紫微星冲日的事情被抖出去,而杨二陛下又没有一个子嗣,一旦有心人图谋不轨,大隋必会变天。
萧皇后的安排,是最妥当的。
此时樊子盖等人不禁在庆幸,幸好萧皇后及时将皇宫封锁,刚刚那些太监宫女是探子无疑,应该没来得及将消息传出去,死了活该,便道:“紫微星冲日,秘书省和司天台竟敢隐瞒不报,当真是该死,一干人等可曾全部抓住?此事绝对不可以外传!”
“古公公已经将秘书省和司天台一众官员全部投入诏狱,只是此事牵连甚广,陛下没办法现身弹压,朝堂上恐有波澜,还望几位想些办法稳住朝堂。”
几人对视一眼,最后樊子盖说道:“朝堂之上,我们几人会处理好。”
一时相顾无言。
许久过后,王大伴犹豫道:“几位大人,本公公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本公公只是一介奴婢,按理来说不该插手后宫之事,可这次陛下突然昏迷,当真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训。”
“陛下成婚数载,未有一个子嗣,天下藩王和世家门阀早就盯着了。储君未立,国将不稳,如若陛下有什么好歹,这皇位,定是会易主的。”
“所以依奴婢看来,陛下的后宫只有娘娘一人,实在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