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投石机停下的时候,郑氏大院基本成了一片废墟。
两千左骁卫精兵进去翻找好一阵子,才从后花园的碎石底下翻出郑氏一干人等,虽然假山被炸得塌陷,但这些人倒还命大,竟活下来百多号人,最后被一齐押到官衙。
只是让杨二陛下遗憾的是,李密贼竟然被炸死了。
古槐庸亲自去看过,确认是李密本人。
对此杨二陛下也无可奈何,暗想李密这狗东西倒是死的痛快,他再让人凌迟一个死人也没什么意思,索性乱砍几刀挂到城门上,准备等尸体发臭后再扔到野外喂狗。
等到了官衙大堂,杨二陛下刚端坐到正上方,门外的百姓便呼啦啦全部跪下,几名乡老自缚双手来,到杨二陛下面前,颤颤巍巍同样跪倒在地。
求饶道:
“求陛下开恩,开恩呐,荥阳百姓不是有意造反,都是被瓦岗寨的叛逆逼的,他们原本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瓦岗寨一来就拿刀去百姓家里拉壮丁,百姓们都是被逼的啊。”
说着竟痛哭流涕起来。
杨二陛下眉头一皱。
大军围城的时候,古槐庸就上报说有荥阳当地的乡老求见,随后大军进城,街道两旁跪满了百姓,有些不周岁还在哭喊的儿童,亦被母亲死死按着头跪倒在地,根本不敢抬头看满是杀意的大军。
整个城内都是压抑的哭声。
杨二陛下招来古槐庸问道:“洛阳那边如何?”
古槐庸拿出一封战报道:“回禀陛下,段文振大将军发来战报,说朝廷大军伤亡不大,瓦岗叛逆已全部俯首,正等陛下回去处置。”
“不过段大将军审问过一些来自荥阳的叛逆,说这些人的确是被逼着造反的,两军交战的时候,这些人都没有动手,朝廷大军一过去就丢下刀兵投降了,李密发给他们的二十万饷银也已全部上交,现在正由少府的车队押往长安。”
说着附身到杨二陛下耳边轻声道:“陛下,这次荥阳有十万人跟着造反,当地应该是怕大军屠城,至于这些乡老,都是自愿等候陛下处置的。”
杨二陛下闻言点点头。
在这古代,只要造反都是诛九族的大罪,朝廷一般不会管原因,也就是说不会在乎百姓是不是被迫跟着造反,遇到某个地方出现大量反贼,屠城成了彻底根除威胁的唯一手段。
但杨二陛下说到底不是完全的古代人。
他的身体里,还有一半后世的灵魂存在。
如果说是一城的异族人,没说的,杨二陛下二话不说,就会下令大军屠城,一个活口都不会留。
但屠灭一城的大隋百姓,杨二陛下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只见杨二陛下深吸一口气,在几名乡老吃惊的眼神中,走过去扶起对方,亦亲自解开几人手上的绳索,道:“诸位乡老都是世间难得的人瑞,到了晚年何必如此亏待自己?”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红着眼道:“陛下,您不怪我们?”
杨二陛下哈哈一笑:“瓦岗叛逆造反,朕深恨至极,可荥阳亦是受兵灾波及之地,朕如何会怪各位乡老?如何会怪荥阳百姓?反倒是朕做的不够好,教荥阳百姓受了牵连。”
“朕做这个皇帝,失职啊!”
乡老立刻泪雨蒙蒙,作势就要再次跪倒在地,但被杨二陛下紧紧搀扶着,其余几名乡老亦有萧君等人扶住。
“诸位乡老,莫要如此,否则朕心中愧疚更甚。”
见状,那些乡老不再是泪雨蒙蒙了,而是开始嚎啕大哭。
上百岁的老人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不一会儿,杨二陛下的衣袖上就沾满了不知名的液体。
但杨二陛下不觉得脏,反而觉得这些百姓可怜。
明明是被逼着造反,中间没有向朝廷大军挥出一刀,李密给的饷银也都全部上交给朝廷,最后还要乞求朝廷放他们一条生路,如果朝廷不肯罢休,他们就只能伸出脖子等着被砍头。
一时百感交集,自言自语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几名乡老跟着念了一遍,整个身体都开始忍不住颤抖。
这就是明君啊。
不仅不怪罪荥阳百姓,反而检讨自身做的不够好,是因为自身做的不够称职,才导致荥阳百姓被兵灾牵连,然后还因此自责起来?
孔夫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
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至理名言,试问夏商周以来,哪位君主能像眼前的陛下一样,真正做到?
“明君啊,当真是千古未有之明君,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实在是我大隋百姓之幸事,实在是我大隋百姓之福,荥阳百姓实在是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几位乡老稍安勿躁,朕只是有感而发。”杨二陛下劝说道:“朕刚刚说过,朕不怪荥阳百姓,要怪就怪那瓦岗叛逆,如果不是他们,荥阳百姓根本不会有此劫难,对了,这郑氏亦是罪魁祸首之一。”
“来人,将郑氏一干人等押到官衙之外,搭个台子,朕要公审他们。”
见几名乡老都露出疑惑的眼神,杨二陛下笑道:“几位乡老莫被郑氏的伪善欺骗了,若不是他们从中作梗,荥阳根本不会在短时间内陷落。”
“此外,朕的别驾和郡丞,亦死在郑善果手中。”
“还有这种事?”几名乡老立刻仇恨地看向郑氏一干人等。
杨二陛下点点头道:“不错,实际上,瓦岗叛逆便是郑氏引进荥阳的,若不是各地的关卡和城门被他们故意打开,瓦岗叛逆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攻克荥阳,那李贼发下去的二十万饷银,也都是郑氏出的。”
“对了,朕的别驾和郡丞,也死在了郑善果这混账东西手中。”
听到事情的真相,几名乡老撕了郑善果的心都有了。
在荥阳当地,郑氏经常给穷苦人家施粥,一直以首善之家自居,百姓们基本认同这一点,他们这些乡老也如此,前些时日瓦岗进攻荥阳的,郑氏和瓦岗唱了一出双簧戏,在人前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所以当地百姓根本不知道郑氏是罪魁祸首之一。
现在听到真相怎会不痛恨?
那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抄起拐棍,作势就要去抽郑善果的脑袋,杨二陛下一通好说好歹才拦下来。
却听对方又道:“陛下,您还年轻,不知人心险恶,郑氏在荥阳一直以首善之家自居,深得民心,陛下您要公审他们,最好跟百姓们说清楚,否则百姓在担心您会屠城的同时,又看见您将郑氏满门抄斩,最后兔死狐悲之下,说不准会发生某些不忍言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