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关于农业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其特点是对土地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轮种。传统农业——生计农业,其特点是对作物轮作,进行农业生产的人,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传统农业的类型包括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现代农业——商业农业,其特点是产品提供给非农业消费、高科技含量、机械化、规模大、生产一体化。

我国农业文化虽然浩瀚丰富,但都有其基本特征。第一,地域性。我国农业地域广阔,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生产水平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文化。第二,多样性。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地生产水平、自然条件和传统习惯不同,地域、民族、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差异和多样性,由此产生的独特景观、价值观念、行为体系等有形和无形的农业文化异彩纷呈。第三,相对稳定性与发展性并存。农业文化是由农业生产和生活衍生出来的,其特征也必定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由于农业生产是不断发展的,农业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农业文化的具体内涵和具体表现形式在不同时期又是有所发展变化的,农业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是相并存的。第四,艺术性。农业文化形象地反映了农业生产和生活,展现了农人们的思想感情世界,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很多农业文化表现技巧极为高超,因而农业文化具有艺术性。

(一)乡村农业文化

乡村文化是指某一地域或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乡村文化是在村镇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体现在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乡村艺术上,也体现在民居建筑、农耕劳作、乡村饮食等方面。基于文化结构的三分法视角,乡村文化可以分为乡村物质性文化、乡村制度性文化和乡村精神性文化。三类乡村文化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乡村物质性文化是乡村居民集体或个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创造方式及其表现出来的文化。乡村物质性文化立足于“物”,既包括具体的器物,也包括这些器物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乡村物质性文化具有直接的视觉体验特点,通常是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们享受和体验乡村魅力、感受乡村生活、欣赏农业景观的重要载体。乡村制度性文化是乡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为维护乡村的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而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及礼仪规范,对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规范性作用的文化。乡村制度性文化具有可看、可观、可参与的特点,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中很多类型都可以独立开发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使创意农业充满文化情趣。乡村精神性文化是乡村作为一个稳定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结构与情感反应模式,属于抽象的文化层,也是乡村文化的精髓。乡村精神性文化通常表现为乡村居民所共有的心理、秉性、观念、信仰等,它通常潜存于物质文化里,是隐性的,只有通过长期体验才能领悟。乡村精神性文化不仅是创意农业开发的重要资源,也是吸引广大消费者到乡村体验创意农业的主要驱动因素。

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首先,乡村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容易产生共鸣,使人们形成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其次,乡村文化作为独立的存在,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内在动力;最重要的一点,千姿百态的乡村文化为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将乡村文化当中的物质载体、生活风俗开发为商品和旅游产品,有助于区域形象和品牌的塑造,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及水利工程当时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并逐步向现代生态农业方向前进。由于地域不同,不同地区的地形、环境资源、气候特点以及民族生活习惯导致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因此农业生产文化有所不同,其类型繁多。

(二)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文化大国,以农为本的思想是一直传承至今。农业生产以生产粮食为主,根据各地地理与气候特点和几千年来积累的生产经验,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形成了几个不同的生产类型。

1.种植业文化民俗

种植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种植业民俗是狭义农业民俗(或农耕民俗),为农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从具体民俗事象来看,包括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在内的农作民俗,大致包括生产工具民俗、技术过程习俗与相应的人文仪式民俗两大方面,涉及作物种类、作业方法、农具使用、生产的信仰、禁忌与仪式。

2.渔业文化民俗

渔业民俗是渔文化的主要内容。早在原始渔猎时代,便产生了捕鱼民俗,延续至今;后来,出现了水产养殖业,形成了渔业养殖民俗。在沿海、内河与湖泊地区,捕鱼养鱼是主业,居民被称为渔民;在一些非渔业经济区,往往渔农兼作,捕鱼养鱼被当作副业。无论怎样,在捕鱼养鱼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习俗惯制,人们遵循它们,无疑是因为它们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心理价值。渔业民俗可分为工具民俗、技术过程习俗及其相应的人文仪式,也可分为捕鱼过程习俗、渔民特有习俗、船俗。

3.林业文化民俗

林业民俗当然是林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林木采伐和林木栽培的习俗惯制。有关林木采伐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人类用石刀、石斧砍削树木以造房屋的活动;有关林木栽培风俗开始于对道路、疆界标识的需要。我国商周之际,便出现了人工植树,表现在“列树以表道”(《国语·周语》),“为数封而树之”(《周礼》),即种植护路树、表里程的行道树和表明疆界的疆界树。这样便改变了原始社会只伐不种的局面,真正意义上的林业开始诞生。林业风俗包括采林伐木风俗,植树造林风俗。

4.畜牧业文化民俗

畜牧业民俗是养殖业民俗的一大类别。养殖业包括了水产养殖、桑蚕养殖、畜禽养殖(役畜、肉畜和家禽),积累了丰富的民俗事象。其中畜牧业民俗主要指畜禽养殖民俗,包括生产工具、设备以及技术操作和人文仪式几方面的民俗事象。

5.采集与狩猎文化民俗

在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时代,采猎一直是农业生产的辅助方式,采猎民俗仍在人类社会中代代相传,而以少数民族地区与山区为盛。在工业化与现代化的今天,由于都市人们对绿色食品与原始野味的喜爱,促使着采猎民俗的存在和发展,并成为现代人热衷的户外活动之一。

6.副业文化民俗(农产品加工业民俗)

副业是相对主业而言的。就整个农业经济而言,农业副业主要是指相对种植业和养殖业而言的农产品加工业,实际上已经属于传统手工业范围了。但就某个区域和家庭而言的副业,往往又是这个区域和家庭主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如在种植业经济区,渔业可能是副业,而在渔业经济区,种植业可能是副业。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也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形成了固有的技术操作过程及其相应的人文仪式,另一方面也生产出了各地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产品。例如,我国南方有碾米和舂米习俗,北方有磨面习俗,并逐步由家庭加工业发展为专门的磨坊业,敬奉雷公老爷,认为抛撒粮食是伤天害理的事,雷公会发怒行雷惩罚,或打死人,或使家中天火烧,所以过去每年6月24日从事饮食业的人会一起到雷公庙烧香磕头,祈求雷公宽恕,俗谓“雷公会”。

此外,农业文化按基本类型还可分为耕作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古建筑文化,农产品文化,生活器具文化,遗址文化,农村自然环境文化等。以上农业文化,都可作为乡村旅游的资源和主题要素加以充分利用和发扬光大。 bvPLtrl9KrYna4FqLaF1OS78OlQDWmEBxn+D47y5t26AC/hxGlh9BTzp3QUcmg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