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农田作物景观设计与开发

乡村景观具有很高的美感度,那里的田园农舍、风土人情、乡风民俗,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神韵和意境,可以成为紧张繁忙的都市人休闲放松、消除疲劳、恢复身心的场所;居民还可亲手种植、维护和采摘,客串一把农民,体验一下施肥剪枝的滋味。此外,这样的活动还具有教育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活动,可以让青少年认识了解农耕文化、生物知识,并通过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乡村景观的要素和农田景观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差异很大。中国很早就懂得根据不同土壤、地貌、季节与作物“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创造了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国传统农业非常注重多种作物的搭配与布局,创造了间作、混作、套作等多层次的种植方式,提高农田、果园、菜园生物多样性,使农业生态系统复合化,提高稳定性。并利用相生相克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利用相生组合使种间互利共生,使用相克达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农耕文化实际上就是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乡村植物景观除了生产功能之外,还有生态和美化的功能,此外,传统种植习俗也不容忽视;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在作物景观设计技术上必须科学、可行。

乡村景观包含因地域环境形成的地域自然风貌、乡村聚落形态、后天农田景观等内容,是村民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原真文化的体现,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节点之一,在旅游开发时就应该以恢复和保护为原则。根据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可以将乡村植物景观划分为村落植物景观(农户外环境植物景观)、农田植物景观、道路植物景观和水域河道植物景观;生态植物景观营造可以从自然群落中得到借鉴,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要求。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要讲究经济性、乡土性、功能性、适地适树性原则。景观农业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其突出的特征是用美学价值表现来自农作物的观赏价值和农作物的特征结构,包括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农耕与田园、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活,以及现代高科技农业带来的惊奇与对未来的展望。这种新型的农业景观,除了满足生产功能之外,同时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大幅增加。例如,植物迷宫是景观农业模式的一种。农田景观(farmland landscape)是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树篱、道路等的镶嵌体集合,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或者说农田景观通常情况下是以林地、草地、水域、居民点和工矿企业等为镶嵌体,以农田防护林、道路、沟渠、田坎等为廊道,以耕地为基质的网格化景观体系。农田景观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等)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与其他景观相比,生产是农业景观独有的特征,因此,对主题文化进行表达,乡村农田以及休闲农业园区内的生产性景观是应该考虑的首要要素。

(二)基于乡村旅游下的农田作物景观设计

乡村农业旅游作物景观的设计,应从开发农田景观、建设休闲农业、完善农田林网三个方面规划建设农业生产景观,并合理地对主题文化进行表达。不同的地区有着复杂的地理状况,各地地理状况的差异,形成了多样的农田景观;《淮南子·齐俗训》曰:“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此句说明一定的地理条件对应一定的农田耕作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农田景观格局,例如山地的梯田景观、湿地的稻田景观。因此,应保持并营造适宜本地的田园自然景观。

1.农田景观开发

农田作为乡村生态系统的基质,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平衡,并对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村庄、工业设施等建设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和破坏,农药化肥污染农田以及农田基础设施视觉效果不佳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发:①保护基本农田。通过政策手段,减少对农田的不合理占用,如在建设各类项目时,能够优先利用荒地和劣质土地的就不占用耕地,能够调整其他用地的就不新增建设用地;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工业企业、中心村、农田林网、水利设施,避免工业项目、居住用房、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合理布局造成农田的支离破碎;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拓展农田的保护内涵;最终建设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②增加农田多样性。在景观生态系统里,小型斑块可以增加景观多样性。但是,乡村农田多为大面积连片,缺少小型斑块。例如湘北乡村一些地方连片的黄色油菜花,虽然视觉壮观,但是缺乏吸引力。如果在大片的油菜周围点缀一定规模的蚕豆,则可以丰富视觉效果,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在进行农田景观开发时,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破坏整体景观格局的情况下,可以因地制宜地镶嵌色彩区别于主要农田斑块的小型农业斑块,从而增加农田的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如研究表明,棉花与不同邻作作物组合对棉田棉铃虫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棉花邻作大豆或花生的复合景观可较好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只有坚持发展和保护农田景观,才能维护农田景观安全格局,保持乡村景观特色,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也可在适当季节改变域内传统粮食作物种植,改为观赏性较高的作物大面积种植。例如江西婺源的油菜花种植,不仅提高了农田的观赏性,还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观赏性与生产性的统一。③提升农业生产设施美学价值。一些乡村农田水利设施类型丰富,但其美学价值不足,需要利用艺术化手段进行处理。可以巧妙地设置地形,改变沟渠平缓的水流,形成跌水景观;对水工建筑的形式加以考究,例如将水井保护用房建设成为井亭,既起到保护作用,又提升了观赏价值;也可以在沟渠的两侧设置木架,种植攀援蔬果植物,形成绿色长廊。总之就是需要因地制宜,利用科学的、艺术的处理手法,营造视觉优美的农田风貌。另外,应注重农田轮廓的处理,在农田与居住区、农田与道路之间的田缘线合理种植植物,避免它们之间生硬地交接在一起,而应合理过渡、有效衔接。通过综合处理地形、植被的种植,增加农田田冠线的韵律和视觉效果上的层次感。

2.建设休闲农业

休闲旅游是创意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乡村旅游获得高附加值的主要途径。利用创新理念设计出各种蕴含乡村文化的休闲旅游项目,将创意农业从观光向观光+度假+体验的多元功能转变,从而实现创意农业价值体系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例如,可以开发各类参与性旅游项目;将乡村农田景观文化资源开发成展示、体验、表演型休闲体验项目,让消费者在欣赏与参与中感知乡村文化的魅力,满足消费者“游”与“娱”的需求。通过对休闲旅游项目开发,可以增加创意农业的产品类型,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创意农业的收益水平。在实践中,可以围绕“游戏”“学习”“耕作”和“休憩”,融人相应类型的乡村文化资源,设计和创造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应用耕种、稼穑体验来创新休闲农业,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亦可单独设立稼穑园来满足游客体验休闲的需求。用体验来创新休闲农业,在作物生产中设计和开发适当的体验项目,能体现休闲农业的本质特点,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高层次的乡村度假和乡村生活阶段,重在过程的体验,体验活动包括农作夏令营、播种、移栽、灌溉、施肥、采收、农机操作、加工等。

3.完善农田林网

不同地域都有其特殊的景观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田景观。以集约化经营为目的的土地整理,很难突破模式化,景观千篇一律,不利于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农田建设的本质之一也是创造在获得、应用和保护基础上的美学价值。因此,可以借助土地整理,保留当地传统乡村景观,突出地域景观的特殊性,体现本土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增加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①提高农田斑块舒适度。田块是农作物的载体,与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要求不同,需要在满足农田生产的同时,增强景观美学,提高景观多样性,减少化肥与杀虫剂等污染物的投人,其布局的形式力求紧凑、形状规则、地势平坦、没有险峻及奇特等特色,但可达到视野开阔与景观多层化等功效。②提高农田廊道舒适度。农田廊道可以隔离不同农田地块之间虫害传播与污染物扩散,以防其他干扰,促进水分与养分在农田景观中的迁移。盲目减少廊道对农田的持续利用不一定都有益,而且农田廊道又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廊道布局。其中,田间道路是感知农田景观的重要廊道,是视觉敏感度较高的景观空间。田缘线是农田廊道舒适度的关键,应加强其空间的多样性,使人既可以感受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远景。③保护有价值和有特色的农村居民点,将农田与村庄相互融合。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进一步促进农田的集约利用,农田中小的或零星的斑块(如林地、防护林、沟渠或草地等)大量地从现代农业景观中消失。集约化生产为了增加农田产量,不断扩大农田规模,消除了许多农田廊道,农田景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农田的田块规模越大,廊道越少,需要投入的物质和资金越多,相应粮食产量也高,但其景观多样性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扩散也较快。景观结构复杂的农田产量低、生物多样性高,投入也少。持续利用下的农田景观不仅要满足生产需要,还要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对村民喜闻乐见和已经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传统植物应当进行合理应用,如农作物、果树、药材、蔬菜、花卉等都是乡村农田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材料。

4.主题文化的表达

与其他景观要素相比,植物生产是农业景观独有的特征,因此,对主题文化进行表达,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区内的生产性景观是应该考虑的首要要素。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园区要体现“以农为本”的本质,就必须要使休闲农业园区的主题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不同的主题农作物本身在不同时节、不同种植方式下会具有不同的形态,形成不同的景观。在进行造景时首先运用主题作物进行景观创造,发挥其生产功能,更能凸显主题文化的本质属性。对于种植业来说,能够发展成为农业主题旅游资源的农作物本身,在不同时节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姿态。对于后天农田景观的开发,首先,在耕作制度上,无论空间的利用还是时间的利用,都既要保证农庄生产的正常运行,又要满足一定的休闲需要。如在种养品种选择上,既要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或设施条件,又不能带来或造成新的病害、虫害和生态灾害,因此,对于人身体有害的植物必须谨慎引种。又如,技术与必要的设施要配套。对于体验尤其是农耕的设计,其全程配套技术和指定所需的设施、设备要求,必须有可应用性,并指明技术要点、技术关键。其次,生产性植物景观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当地当季的种类外,还应对植物的形状、颜色、生长状态提出新的要求,以达到作物植株造型美、花朵美、果实美、文化美等。另外,生产性植物生长周期短,以轮作的形式进行更替,因此不同地块对植物的选择,要注意植物周期的更替,使不同地块种植生长周期不同的植物,避免植物更替时出现大片土地裸露的现象。不同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生产性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在于其色块的景观效果,设计时应该使暖色靠近主观赏点,冷色远离主观赏点,这样可以增大景观的视觉面积,给人更强烈的震撼。同时,根据人的视线,色块面积的安排由近及远依次变小,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增大面积,产生放大景观的效果。利用植物不同色彩的搭配,形成一个大自然的色彩盘,不同时期演绎不一样的色彩景观,在把握植株美的同时,还要把握生产性植物景观的整体色彩,不同色彩的排列顺序要符合色相环色彩排列的规律,使色彩整体调和。第三,生产和游赏的可契合性。休闲农业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设置体验,通常会面临农业的生产性和游赏性并不统一的情况。因此,在休闲农业的体验设计中,就必须寻求生产需要与旅游需要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实现生产与游赏价值的互补和统一。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新、奇、特、稀、珍等品种)、技术处理(套作、嫁接、修剪、造型等)等来实现,通过季节反差、品种反差或塑造景观氛围等方法加以调整、搭配,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设施作衬托(如田间观览游道、艺术支架、通道花镜)或作为景点背景等方面形成美化的形象,从而使游客获得悦目感。由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目的是休闲,本质是体验,因此,主题型休闲农业项目设计应集中凸显某一核心特色元素,进行放大,融入各项目与活动当中;休闲农业项目要留住人,不仅要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的休闲项目,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休闲农业体验的设计中,要尽可能地把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一般性操作转化为可参与性的操作,给游客提供尽量多的直接感受的机会,如参与耕作、播种、采收,或是学习移栽、修剪、嫁接等。当然,为保证农庄生产的正常运行,有的可单辟专区,专项提供农事参与的内容。不同的主题农作物本身在不同时节、不同种植方式之下,会具有不同的形态,形成不同景观。在进行造景时,运用主题作物进行景观创造,发挥其生产功能,能凸显主题文化的本质属性。对于种植业来说,能够发展成为农业主题旅游资源的农作物,在不同时节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姿态。如葡萄园的春绿夏花,秋叶冬果,形成璀璨的四季主题景观。根据主题农作物的品种、季相和色相的变化特点,在保证农田正常生产的同时,对生产用地在规划时进行合理的集中,利用田地的外在表现形式如重复、叠加、色彩渐变、阵列、连接等,进行景观表现,可以构造农业旅游新景观。如日本农民将黄色、黑色、绿色水稻混合种植,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叶子的水稻形成不同的色块,以黄色和黑色作为画笔在绿色的画布中绘出想要表现的图形。例如,花田景观的设计将作物完美组合,展现出极致的画面,满足了游客观赏的需要,成为吸引游客的抓手。现代科技采用先进的栽培种植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设计者可以在设计时进行巧妙构思,大胆地设想,通过对生产设施进行提炼、拆解、变形、重组,打造神奇的主题作物景观。技术上,可以采用如滴灌、无土栽培、容器栽培、立体种植、轮作等技术。如北京草莓博览园利用可升降悬吊种植方式,草莓的高度可以百变调整,让人欣赏到不同造型的天瀑,打造一个百转千回、游意无限、浪漫而神秘的草莓隧道,使游客产生在画中游的诗意。又如,江苏泗阳农业大观园里对蔬菜进行树式栽培,打造树阵立体景观。农田景观要素的设计,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做到满足游客观赏、休闲、娱乐的要求。

总之,结合美景度评价,对农田植物景观的优化应从协调安排作物种植、选用新颖的农作物品种、增加观赏植物种类三方面来提升景观的色彩与季相变化。农田景观的优化,则应从景观整体规划设计、功能区设计、活动设计来提升景观的文化意境美及多样性,并从科学规划设计、观赏性与生产性的统一、活动设计、经营管理四个方面总结生产性植物景观的营造策略。 eHqgxebteGtb9gSdLG0k7dT8WEZ7T8iIcuV5KntaHQ3mUnophBFj3Am4aVcBo0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